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中汉语式英语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在用词、语法方面没有明显问题,读起来也比较别扭,英语味不是很浓。其原因是学生在进行英语书面表达时,习惯性地用汉语思维构思语篇,然后再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教师应从英汉差异角度出发对英汉表达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知己知彼",最终能够准确表达英语。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宇宙感知的角度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汉语因受汉文化整体式思维的影响,允许模糊性表达.汉语的这种特征并不影响用汉语沟通.但是,如果中国学生用英语交流时无意识地使用整体式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便是误导.而一般说来,模糊与笼统在英语表达中是应该避免的.通过分析汉英语言文化中的模糊、精确现象,可以探究影响中国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的相关因素,寻求改进目前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20):98-99
英语书面表达是英语语言能力生成和输出的最直观形式,它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现场依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依答题空间进行科学编辑的能力,规范美观呈现的审美能力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同时在书面表达的创作生成过程中,还能有效锻炼学生英汉语言的转换能力和文化认同力。本文重在如何摸清符合镇原中学校情,班级学生学情,灵活运用学生已有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写作技能,量力而行,将书面表达中的汉语信息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表达写作要点,以精美的手写书法呈现给阅卷老师,达到应试写作的要求,建立英语考场作文自信心,获取高分作文的实用方法。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运用双语教学模式,多元文化思维,培养学生用地道英语进行语言输出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渗透跨文化交流意识,增进学生对英语先进文化的认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传,增进国际理解,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语言教学课中,听说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学习使用英语的基本技能课。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初、高中虽已掌握了一些英语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语法运用水平和词汇量,但口语表达的能力却不够,而学生本身却又非常渴望把英语说好,不仅希望能在课堂上说好,他们还希望在课下各种场合也能说好英语。 然而有很多学生却苦于受我们的母语(汉语)的干扰,在英语听说中要把所表达的思想首先在大脑中翻译成汉语,甚至在表达英语时按照汉语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结果所表达的多是似是而非的英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与汉语在文化传统、语言特征等方面的区别,提出了可行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汉语思维走势向英语思维的正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帮助学生弄清汉、英表达习惯的差别,形成新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6.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书面表达是大学生英语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然而,’鉴于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特点和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普遍存在着语法,词汇应用,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们普遍写作水平偏低,写作能力不足。在诸多问题中,本文将重点研究语言迁移产生的负迁移,即母语对于目的语写作所起的干扰或阻碍作用。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学生们习惯地用汉语思维把作文先用汉语句子表达出来再翻译成英语,这是造成本族文化习得的语言模式及写作规范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语言心理倾向,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收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所以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其语言表达.语言形式及修辞的应用必然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书面表达是历年中考英语的必考题目类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和初步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表达的能力. 书面表达常见错误分析 错误1:用汉语的表达习惯表达英语 这是同学们最常见的错误,因为汉语(母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如要表达“汤姆是个足球迷.他每天下午都会在操场上踢球.他的足球踢得非常好.”,学生们常会将其错误地表达为“Tomis a football fan.Every afternoon in the playground he plays football.His football plays very well.”.对策: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多读多背学习过的例句,重视英语的表达习惯.英语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地点+时间”的语序,不能用汉语的语序来说英语.同学们要学会运用英语思维,解题时大脑里要时刻想着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中有许多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因此在进行被动句的英译汉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把所有的英语被动句都简单译成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如何用汉语顺利表达英语被动句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对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的表达形式进行比较,探讨英语被动句的汉语表达的三种规律,从而根据其表达规律总结出用汉语表达英语被动句的若干形式.  相似文献   

9.
付长军 《课外阅读》2010,(12):124-125
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中一项重要测试内容。它主要考查考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是否能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用合乎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许多学生写作时存在的问题有:①汉语式英语,逐字翻译。  相似文献   

10.
陈秋云 《考试周刊》2010,(13):113-114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语言思维是把语言学习转化为语言交际的唯一媒介。用英语思维,就是指在使用语进行表达或阅读时,没有母语的介入,没有“心译”的过程,完全用英语思考、表达自己或领悟别人的意思。我们学习英语,总有一个母语(汉语)干扰源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语言材料和思维直接联系起来,尽量减少汉语这一中间环节,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测试和书面表达,对某理工科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调查,并对不同专业、性别的学生进行对比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理工科大学生大多存在无法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问题。其中,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胜过非英语专业学生,另外,较男生而言,女生更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同时,就如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翻译中不同语言习得背景译者的词汇组织功能异同,研究选择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两个班60人,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两个班60人,要求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任务的课堂定时翻译。其后,将学生译文转化成电子文档进行语料分析。研究表明,在高频词的重复使用方面,文科学生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工科学生在某些富含生活体验和认知经验的词语方面的表达较文科学生更为贴切。就基于语言独特性的语料分析和统计来看,工科生的翻译创造性并不比文科生低,反而稍高,这说明翻译过程中语言习得背景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因素,除了语言能力,带有认知体验的翻译能力高低也是影响翻译结果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英语专业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由于涉及作者、译者、读者等多个交际因素,翻译技能对有较好的双语功底和跨文化背景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仍不易掌握。文章应用顺应理论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认为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中,并倡导学生在翻译时善于利用顺应动态性和顺应意识程度的积极作用,筛选出更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对开设相关课程愿望迫切。依托反思性教学理论,从测试、体验式教学、教材及课程设置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语翻译教学与学生能力分析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也就是通过加强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深度,从而改善提升其翻译层次。现阶段学生的翻译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在语言方面,表现在语言敏感度较差,汉式英语的现象严重;在文化方面,学生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在思维方面,受翻译习惯性思维影响严重。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课堂操作中,应该针对学生这3方面的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汉语四字成语作为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瑰宝,如何把它们翻译成英语,是本科翻译专业学习者面临的一大困难。运用元认知理论探讨其在本科翻译专业四字成语的英译教学.分析当前本科翻译专业英语教学中有关四字成语英译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运用元认知理论来改善四字成语英译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四字成语的英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Limited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how to incorporate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to translation instruction despi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group of college English majors in China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using a social annotation tool to encourage student interaction during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made greater improvement when they completed the translation assignments with the support of a social annotation tool than when they completed the assignments in the traditional way. In addition, students ha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use of the social annotation tool.  相似文献   

18.
主流文化认同弱化是造成新生代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主要原因。而要强化其主流文化认同,提高其中国文化对外推介能力,借信息技术化之东风,可从两方面做起:第一,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制作成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的系列微课,分门别类,从翻译技巧、策略等加以剖析,供学生课余自学;第二,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语通识课的慕课平台,以经典文本为据,以古今案例为辅,附以汉语解说及英文字幕,同时提供中西视角,消除学生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互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是20 名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研究者首先对受试进行一定的培训,随后收集同伴互评的相关数据,此后随机挑选6名 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同伴互评行之有效;同伴评论的利用率很高;修改后的译文质量有显著提高;翻译的方向对同伴互评的效果无明显影响;学习者对互评机制持积极态度。将同伴互评应用到翻译教学中来,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 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强化校改意识并提高翻译质量,以及促成我国的翻译教学向以过程为取向过渡。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为期1年的教学实验,运用项目教学法,探讨商务词块教学对商务笔译能力的促进作用。80名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参加了实验,实验结果印证了实验假设:通过加强学生的商务词块教学,实验班的商务词块知识显著高于对照班;随着商务词块知识的提高,实验班的商务笔译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