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明辉 《时代教育》2009,(5):156-15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小学生习作是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中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2.
李如燕 《天津教育》2023,(32):144-146
<正>开展个性化习作能力培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由小学生个性化习作能力培养目标和思路展开论述,围绕学生习作立意能力培养、选材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策略。一、小学生个性化习作能力培养目标在习作教学中,个性化习作能力培养逐渐成为习作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此过程中,课程标准对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教学提出不拘形式、新奇、新鲜感等要求,而这些要求本质上就是希望能够借助习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的空间,提高其个性化习作能力。为此,在个性化习作能力的培养中,  相似文献   

3.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3)在习作评改中,让学生体会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叙事能力能够真实反映出一个人的语言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小学习作叙事教学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通过实践发现,激发兴趣点、梳理一条线、引导点和面这三个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叙事能力。此外,在小学习作叙述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叙事的儿童性、合理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6.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怎样抓住重点,使每位学生喜欢作文,乐于表达.下面浅谈一下笔者对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一些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学段学生的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在探讨习作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小学低学段习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普遍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教师该怎样激发小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体验生活、良性评价、赏识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对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习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惧作文、厌倦作文的心理倾向.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下工夫. 一、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积累生活素材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的关系总是紧密相连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或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小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鉴赏能力,又可以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让学生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文是集阅读、表达、思维及实践于一体的,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培养与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习作”是小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素养的提高。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培养起学习的习作能力呢?根据这几年的语教学经验,笔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习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反复修改而成的。在小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要教会学生修改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反复修改。文章只有反复修改才能具体、生动、形象。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修改,要培养学生自我修改文章的优良习惯和能力。对此,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审视当下小学生的习作,假、大、空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真事抒真情?文章从素材的选择、文题的拟定、细节的刻画、方法的选取等方面,阐述指导小学生在习作中注意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在习作教学中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习作表真情.”持之以恒,必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改进小学生习作传统训练模式,改变习作教学低效徘徊的状态,引导学生宣泄真情实感,展示童心灵气,张扬人本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创意作文的能力成为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习作核心能力贯穿于习作表达的全过程,对学生习作表达起着关键性的支持作用。习作核心能力具有层次结构性,主要由情感判断能力、材料运用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习作思维能力等要素构成。从小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出发,结合课标学段目标,明确习作核心能力的基本框架,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梯度分解,螺旋巩固"、"专项习练,重点突破"、"阅读引路,互为补充"、"图式指引,物化思维"等路径强化对小学生习作核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在白板技术逐步普及农村小学之际,小学语文中的习作教学有了转机。笔者就如何利用白板技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从以自板技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利用白板技术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利用白板技术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利用白板技术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习作教学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支撑习作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它往往导致教师难教习作,学生也就难以写  相似文献   

17.
张晔 《成才之路》2010,(27):39-39
不少小学生怕习作,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如何在习作教学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习作难度,改进评改方式,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以下是本人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小学习作教学中。小学是习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习作自我效能感培养对小学生的习作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第二、第三学段小学生习作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吴向东  蒋黎明 《教师》2012,(33):69-69
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具有特殊性,如信息闭塞,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水平滞后,等等。对此,笔者由“巧做伯乐,雕琢学生心灵”着手,从“培养兴趣,关注学生心灵;时时留心,妙借生活素材;处处用心,发掘学生潜力;另类巧评,温暖学生心灵”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习作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亦是教学的难点。长期担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发现不少小学生对习作感到害怕,甚至恐惧。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