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战后英国的外交政策是以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思想为基准的,三环外交中的"英联邦"又是英国外交的基石。然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英国和英联邦国家间的关系却出现了某些变化。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对英国的外交政策造成什么影响呢?这将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啸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37-38
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与印度的关系发生改变,英国寻求与印度重新建立外交关系。英国的外交构想是将印度纳入它的英联邦外交体系,印巴以自治领身份独立使英国的构想初步实现,而1949年的英联邦总理会议报告使英印外交关系的重建得以定型,为此后英国与其所属其它殖民地的外交重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英国的帝国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为维持英帝国带来的大国地位,英国决定大力发展英联邦,拟以英联邦取代英帝国,继续保持原殖民地对英国大国地位的支撑作用。在英联邦战略中,印度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此,英国政府决定让印度“独立在英联邦之内”。在移交权力谈判中,英国紧紧遵循这一战略目标,直至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接受自治领地位。  相似文献   

4.
1961年7月英国政府决定申请加入西欧共同市场,但两次被戴高乐否决,直到1972年达成协议,其间历时达十年以上。何以至此?通常说是因为英国不愿放弃英联邦关系和英美特殊关系。这些关系是怎样阻碍了英国加入共同市场?为什么两次否决都来自法国?为什么到70年代又终于达成了协议?本文试图对此加以讨论。1英国在60年代初虽然决定申请加入共同市场,但它还没有把对外政策的重心和基点转移到欧洲来。50年代,英国认为加入西欧联合,特别是带有“超国家”性质的联合,是与英联邦关系、大西洋关系不相容的,认为英国与西欧的关系是“与他们在一起,但不属于他们之中”。60年代初,英国鉴于英国自身实力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之所以受挫,是由于麦克米伦政府在对欧政策发生转折的过程中,仍然兼顾既往的利益关系-对英联邦利益的维护和换救英美“特殊关系”的努力,这些都极大地束缚了英国迈向欧共体的步伐,并且最终构成了戴高乐对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严正否决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三环外交”和战后初期英国的欧洲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初期,英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尤其是在处理对欧政策上,采取了以英联邦和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石的“三环外交”政策,藉以重温昔日大国的荣耀,充当欧洲乃至世界霸主,然而,“三环外交”政策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英国在其外交实践中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7.
英国与西欧的关系是丘吉尔“三环外交”中的重要环节。在战后较长的时期里.“三环外交”成为英国外交主调。这一外交方针是英国基于战后世界体制的现状而确立起来的。英国借助英帝国和英联邦、英美特殊关系与欧洲三者,确立英国在国际关系中适当、正确的地位。三环外交中,欧洲居于末位,然而.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欧洲的发展,国际一体化的加强等各方面原因.英国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改变其对欧洲的方针政策.当代国际社会关系中.英国与西欧的关系也变得颇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随着英联邦的衰落和英国加入欧共体,英联邦的传统维系纽带日趋松散,英国对澳大利亚的影响也日益减弱.而美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文化交往活动的日趋频繁,使得北美英语对澳大利亚英语产生着持续的影响.其中流行歌曲、媒体和广告对澳大利亚英语的北美化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一战后,随着英国实力的衰落以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英国适时调整了对自治领的政策,使其与自治领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政治上,自治领获得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英帝国逐渐转变成英联邦;经济上,英国与自治领共同建立了帝国特惠制,但其影响力日渐减小;外交和防务方面,虽然自治领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一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对英国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据新西兰《先驱报》7月16日报道,新西兰的大学校长们对英国削减在新西兰的大学奖学金项目表示强烈不满。在未来几年里,英国将不再给予发达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的学生英联邦奖学金。奥克兰大学的副校长称,副校长协会向联邦奖学金委员会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他说:“这意味着数名新西兰学生将失去去英国求学的机会,这也反映出‘英联邦’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白里安为解决两战之间欧洲所无法回避的德国问题、美国的经济竞争与苏联的共产主义影响而提出了欧洲联邦计划。英国因担心欧洲联合会损害国际联盟权威、引发世界区域化发展并导致英帝国瓦解,遂以其外交权谋将白里安计划置于国际联盟框架内,使之不了了之。考察英国对白里安计划的政策有助于理解二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月,缅甸脱离英国独立,拉开了英国撤离东南亚的序幕,但英国的殖民撤离并不像其吹嘘的那样,即英国是有步骤、有计划地撤离东南亚。实际上,在英国撤离缅甸后不久,英国在马来亚便挑起一场大规模镇压马共的战争,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面对马共的武装斗争和马来人为主体争取宪政的斗争,英国采用积极务实的政策,选择主动的撤离方式,较成功地解决了马来亚独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南京政府成立后国民党一直以维护中日关系的稳定为重要外交策略方针。即使在“济案”爆发之初,蒋介石仍然希望通过阵前交涉解决军事冲突。由于日本有意扩大事态,南京政府转而求助西方,选派王宠惠、伍朝枢、胡汉民等前往欧美争取国际联盟和英美法列强的支持,南京政府的外交格局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即外交策略重心由日本转向欧美。  相似文献   

14.
均势和孤立主义是英国欧洲政策的一贯立场,但二战的后果使这一传统政策在战后初期发生了转变。英国不但企图拉住欧洲,缔造“世界第三力量”,而且第一次在和平时期主动与欧洲国家结盟。这是英国欧洲外交在观念和实践上的真正变化。这种变化所引起的政策调整促成了“三环”外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欧洲联合进程中,英国坚持主权国家合作的原则,不赞成"超国家"的一体化。战后初期,英国参加了政府间合作性质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和欧洲委员会,但没有参加具有超国家性质,需要让渡部分主权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也不肯参加超国家性质的欧洲防务共同体计划。这使英国未搭上欧洲一体化的头班车,也不利于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上半期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移民高潮。欧洲人移民美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欧洲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摧毁了欧洲的传统经济,导致剩余劳动力向海外迁徙;欧洲革命运动的失败与欧洲大陆的政治和宗教迫害,使得人们向往美洲的一片乐土;美国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劳动力,无疑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迁往美国;欧洲人口激增,官方移民政策的改变,等等。欧洲移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让.莫内是欧洲一体化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其一体化思想的理论来源是米特兰尼的“职能主义”,实践来源是国际联盟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让.莫内欧洲一体化思想的本质是“超国家”主义,原则是“共同行动”,其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影响深远,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欧洲之父”。  相似文献   

18.
In 2016, Britain voted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over-65s were more than twice as likely to vote for Brexit as under-25s, amidst campaign rhetoric steeped in colonial nostalgia.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is generation was taught in many English state schools to imagine Britain’s place in the world during a period of rapid decolonisation from the late 1950s to the early 1970s. Drawing on history and geography textbooks, surviving school-work, BBC broadcasts to schools and school wall-maps, it is argued that English schools embellished the idea of a powerful Commonwealth to depict the continuation of Britain’s global might during dramatic imperial decline. Attempts to reconcile decolonisation with the famous red-bespattered ‘imperial’ map are particularly revealing. By presenting decolonisation as the continuation of empire by other means, many educationists attempted to minimise the external changes to Britain’s global status, allowing imperial ideas to survive in schools into the 197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