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语是一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湖州联语承载了诸多的地方历史、风情的文化内容,亦文亦史,亦庄亦谐。湖州联语不仅撰制水平相当高,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还由于联中的人、事、物涉及到湖州乡土人情和轶事掌故,成了湖州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我们伟大祖国姹紫嫣红的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所谓“对联”,简而言之,就是“对应”“关联”的两句话。“对应”,指的是在形式上上下两句联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和词组或句子的结构要对应相同;“关联”,指的是在内容上上下两句联语要互相有关系有牵连。  相似文献   

3.
家教联语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精彩凝练,饱含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家教联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教学中,联语虽不是教学中的重点,却是教学中的难点;虽不要求小学生撰写,却必须训练小学生会鉴赏,这是提高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最有效的捷径之一。下面仅就小语教材中出现的联语作一分析,共探联语教学之趣。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的太清宫、丹东凤凰山的斗母宫等地 ,均可见一副用道家特有的“符字”写成的构形奇特、诡谲神秘的类汉字联语。这实际上是一副通过自创的特殊“符字”字形来蕴道家“养生十四决”真谛于其中的汉语析字联语。本文从文化修辞学的角度 ,对这副奇异神秘的联语 ,逐字进行了理论上的破解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教学中,联语虽不是教学中的重点,却是教学中的难点;虽不要求小学生撰写,却必须训练小学生会鉴赏,这是提高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最有效的捷径之一。下面仅就小语教材中出现的联语作一分析,共探联语教学之趣。  相似文献   

7.
趣联征对     
(一)一岁两春双五月(征下联) 说明:2009年农历己丑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分别在正月初十日及十二月二十一日,此谓“一岁两春”;2009年农历闰五月,此谓“双五月”。联中有“一、两、双、五”等词,联语意思清楚。要求下联也要有此特点。  相似文献   

8.
朱念 《初中生之友》2010,(12):38-39
对联被陈寅恪称为“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体裁。茶联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联语的作者一般难以稽考,联语常用口语,基本不用典故,但很有趣味。  相似文献   

9.
“皓月当空”、“繁星满天”是语中常用的两个成语,常有人将它们搭配而用。从语角度来说,它们字数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因而显得珠联壁合。可看似姻缘甚浓的两个成语却并不该出入成对,因为“皓月当空”“繁星满天”是说一轮明月挂在空中,周围繁星似锦、星罗棋布,想来是一幅众星捧月的星空美景。可仔细想来,这是不可能出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联语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它凝炼精辟,对仗工稳,含意深刻,是祖国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语文教学中,若能适当引用,就能增添教学情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引用联语评价历史人物 中学语文课本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有的人物在课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引用一些联语去褒贬他们就可以让学生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其爱  相似文献   

11.
朱念 《初中生之友》2010,(34):38-39
<正>对联被陈寅恪称为"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体裁。茶联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联语的作者一般难以稽考,联语常用口语,基本不用典故,但很有趣味。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单纯、便捷的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所反映的生活面要广阔得多。长篇小说作家不能不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达到他塑造人物、评价生活的目的。运用诗词、联语到小说里去,便是这些手段里的一种。在小说里写进一些诗词、联语,不仅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传统,而且也是文学作  相似文献   

13.
导言 对联源远流长,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巧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构成两句或两段音节、字数相等,词性对称,声调平仄协调的联语,如鸳鸯戏水,又似莲花并蒂,短小精悍,富于表现力,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三界     
明代徐达的宅邸中曾悬一联,联语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香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清末樊增祥书一联语,曰:金管记德,银管记功,斑竹管记文,隆吾门望;奇花在庭,奇书在手,奇山水在目,适我性情。  相似文献   

15.
“镶嵌”手法在联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析了联语中运用镶嵌手法的各种形式 ,论述了镶嵌法用于联语中有其独特的修辞功能 ,并指出联语中运用此法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漫话对联     
对联源远流长,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学样式。对联巧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构成两句或两段音节、字数相等,词性对称,声调平仄协调的联语,如鸳鸯戏水,又似莲花并蒂,短小精悍,富于表现力,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华民族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法认为外加状语是句子中可有可无的成份,这是对外加状语句法功能的一种误解,与附加状语和联加状语一样,外加状语是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它的参与是连接两个句子以及更大的语篇单位的必要条件。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外加状语所起的连接作用不同与联加状语。联加状语架起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桥梁,但是外加状语架起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动态衔接枢纽。  相似文献   

18.
陈继昌先生的“晚霞莫道”联语,用笔沉实,行笔稳健,点画间笔断意连,是老年人中少有的佳作.尤其是下联,处理得比上联行气要好一些.应加注意的是:第一,一联中字与字之间要注意互应.从上联看,“晚”、“無(无)”字处理得好一些,而“霞”、“限”字生硬一些.“好”的“子”旁处理有点生硬.第二,两联之间要注意照应.现在看来,这两联缺乏统一性,像是两次书写的,原因是二者照应不太好.第三,“霞”字的书写不太准确;引首章偏高了,宜在“晚霞”之间.  相似文献   

19.
顶真,也称“顶针”、“联珠”、“蝉联”,是对联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点是用联语中前一句的末字(词)作为后一句的起字(词),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20.
清人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根据反切原理首创“系联法”以考求《广韵》的声韵类。在系联的过程中创制了各种条例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切语借用”“切语偶疏”即为其中的两条。然而据此所得结论却有值得重新审视之处。本文通过周遍性的选例,对比参照与之相隔不远的韵书《集韵》,旨在考订此两条例的得失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