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在单相流体与相变流体对流传热方面的强化方法及机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启发式教学,经过历代教育研究者接力式的努力,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思想逐渐丰富和发展。基于数学学科的启发式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然而与之相应的针对性研究却比较缺乏。数学教学中,育人是根本。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学会是底线。假如师生间不再出现"热场",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为此,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冷场,需要进行"热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圆形翅片管和椭圆翅片管的性能分析比较,选取椭圆翅片管对乙烯工业中的圆形翅片管空冷器进行设计改造,达到提高传热效率、降低流动阻力,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目的。根据改造的结果以及在实际中应用,采用椭圆翅片管空冷器在压缩气体的冷却上各项参数均优于原圆管翅片管空冷器,达到了要求。证明椭圆翅片管空冷器在乙烯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在其它类似的场合中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磁场强化传热属于有源强化传热技术的一类,是利用磁场的作用,通过改变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加强流体的混合过程,提高流体的传热系数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存在冷热对立面的封闭立体在外加不同的磁场方向时,自然对流程度的不同,推导出磁场强化传热的一般机理性的公式,并验证磁场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建筑的节能和保温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从设计原则、传热原理、热工计算、实例分析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建筑外墙和窗户的保温设计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连续流不可逆卡诺热泵模型,以总传热面积为目标函数,导出不可逆卡诺热泵的最佳传热面积比以及最小传热面积与泵热系数和泵热率间的关系。并由此讨论了不可逆卡诺热泵与传热面积有关的各种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不同流速下的各种传热数据,用实验法和理论计算法给出管内热膜系数α测、α计、Nu测、Nu计及总传热系数K测、K计的值,分析了实际法和理论法得到的传热系数的区别.在传热管中加入螺旋弹簧作为强化元件后,对各种数据的计算及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流传热是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和核心内容之一,在对流传热教学过程中探讨分析出多种辩证关系,如:复杂内容和简单形式、实际计算值与虚拟热边界层膜厚度、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等之间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思路,培养严密逻辑思维,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深刻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能源已被各行业高度重视,本首先分析了平壁传热的基本原理,然后就提高传热系数,扩大散热面积以及加强辐射散热这三种,强化散热器传热之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传热的比赛     
安冬 《小学生导读》2009,(12):38-38
把钢勺、铝勺、瓷勺、塑料勺插进一只玻璃杯中。在各种勺柄的同等高度上涂一小块猪油,再在油上粘一粒个豆子。现在你想,如果往玻璃杯里倒进开水,哪个勺柄上的豆子先掉,哪个后掉?  相似文献   

11.
画赞、像赞是绘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称颂人物的功绩。《文心雕龙》以郭璞的《尔雅图赞》作为画赞、像赞系列的代表。画赞、像赞源于图赞或颂。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画赞、像赞的早期形态,东汉初年形成风气和规范。画赞与像赞具有传播、教化、纪实的功能。汉代早期画赞的作者是由官方指定的;东汉末年创作渐趋个人化;魏晋时期,人们既可为同时代人作赞,亦可为帝王、隐士、佛教徒作赞。受到来自佛经翻译和史赞两方面的影响,此时出现了较为长篇的序赞,以补充说明传主的生平。六朝画赞、像赞的表现力增强,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由于功能过于单一,唐代画赞、像赞日渐式微,逐渐被其它题画文学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2.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著名的美学命题“有意味的形式”,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现代艺术家和评论家对它赞赏有加,但其仍未免有滑向形式主义之嫌。李泽厚先生对它进行“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的改造和完善,虽也可包涵部分文学作品,但要把整个文学涵盖在“有意味”中,似乎并没有做到,还有待进一步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歌唱形式和召唤模式四个方面对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非洲文化特色进行了较为详尽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令留学生头疼的称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呼和称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称呼就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称的词语 ;称谓语则是对他人介绍 ,表示身份的词语。人类社会是一定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组织形态 ,称谓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称呼语就是这种特定文化的反映。称呼语中包含的文化意蕴 ,不仅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 ,也反映在这个家庭的社会关系中 ,而且还体现在各种行业之间。研究称呼语所包含的丰富的语义内容 ,可以了解称谓传承文化的功能 ,帮助留学生透视一定社会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在由单纯的形式罪刑法定主义向实质的罪刑法定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类推解释经历了由最初的完全被禁止到适当的允许的艰难过程。实质罪刑法定主义注重法之内在价值,深入到实体内容中去考察刑法规范的妥当性,同时两大法系的逐步融合也为类推解释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戏剧对白翻译贵在形神兼备。如若不能,则先神似而后形似。文章引用实例就《卖花女》汉译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杨宪益的译本是形神兼备的典范,值得从事戏剧对白翻译的译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最后谈谈夏朝国家政区的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12](P166-167)。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结论。就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来看,说夏朝国家也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最多只是表现在外观形式上,其实际内容则是这些国民常常聚族而居,在各级行政区划内基本由具有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的若干“氏族”及其“宗族”集团组成。夏朝的地方一级政区,是臣属于夏朝的同姓或异姓方国,这些方国在文献中每每称为“某氏”…  相似文献   

18.
习惯上,人们对报告文学的体式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划分。前者有人物报告文学、事件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后者有传记式报告文学、书信(日记)式报告文学、札记式报告文学、访问记式报告文学等。但从创作实践考察,则还有诸如政论体报告文学、调整报告体报告文学、时事评论体报告文学、游记体报告文学等鲜有人论及。本文择其要者,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9.
题材选择是魏晋诗,赋关系的重要方面,建安时代,以提纯学创作内容的学性和凸显学自身抒情功能为特征的体演进意识,与“雅好慷慨”的时代精神相交汇,使诗、赋创作以强烈的主观抒情性为统摄,题材趋同现象普遍、突出;魏晋之际,诗、赋创作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而同题创作中衰,更为重视诗、赋题材之“异”;太康作家更为自觉地选择诗、赋题材,对“诗缘情”、“赋体物”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相似文献   

20.
西方社会法制之成果,主要得益于法的形式正义的实施。然对其之讨论,往往局限于形而上,而乏联系具体制度的分析,以致长期只能沉溺于空谈,对国家法制发展少有裨益。故必以深具特色的、可代表西方精神的具体制度加以探讨,方得窥其精髓。以为我攻玉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