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选好实验材料和用具,做好此探究实验将使学生对各种探究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城市或农村房前屋后的草坪、石块、花盆底下极易找到。鼠妇爬行较缓,一受惊吓就缩成球状,很容易抓到。  相似文献   

2.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七年级生物学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但由于实验中的主角“鼠妇”在有些学校(特别是城市学校)来说,“货源”不足,影响了实验的开展。而蚯蚓。则比较容易得,学生也熟悉。我们经过实践,用蚯蚓替代鼠妇来做“水分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胡玲 《中学生物学》2003,19(6):39-40
国家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安排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设计和探究的方法。在实验的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捕捉鼠妇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验时也不尽人意,无法达到预期实验目标。首先是学生捉不到鼠妇,捉到的也是半死不活,根本无法用作实验材料。在实验中  相似文献   

4.
郑琳露 《生物学教学》2002,27(10):30-31
1 实验目标学会探究实验全过程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激发其探究知识的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验态度、科学的实验精神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 ,了解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协调配合、共同研究的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2 材料器械1 0只鼠妇 /组、纸盒或解剖盘 (约 4 0cm× 2 0cm)、黑纸板、玻璃板、湿土、干土、冰冻过的湿土 ( 5℃左右 )。3 教学模式和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已有的知识 ,在注重初一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上 ,采用了教师“过…  相似文献   

5.
王源  丁梅 《中学生物学》2007,23(7):27-27
鼠妇学名普通卷甲虫,俗称潮虫、西瓜虫等,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鼠妇科。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有"探究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本实验从准备到实施周期比较长,鼠妇的保管和饲养存在一定难度。笔者曾参与"鼠妇的生物学特征和转向行为"的研究,共采集约2000只鼠妇,饲养2天至2周不等,未发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是以鼠妇为实验材料,通过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关于鼠妇的参考资料,是这样描述的:“……生活在陆地上潮湿阴暗处,以腐烂植物为食,怕光,常夜间出来活动。”笔者一次偶然观察到,在阳光明媚的条件下,有许多鼠妇以每分钟2—3米的速度在干燥的水泥路面上四处爬行。  相似文献   

7.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初一《生物学》教材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教材安排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认识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鼠妇为探究对象,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亲自捕捉鼠妇,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物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有一个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用鼠妇探究光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确实具有实验速度快而实验结果明显的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鼠妇因个体较小、逃跑速度快而极难捕捉,以致于无法开展探究活动。我在带领学生捕捉鼠妇的时候,每次搬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装置的设计、制作及使用步骤。  相似文献   

10.
王琳 《中学生物学》2009,25(11):48-49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若能把这一实验做成功,对学生的科学探究信心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教材中对实验用具和方法没有细节上的描述,笔者在几次教学实践中,因为一些方法或细节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课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实验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一种新的实验形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归纳结果和评价延伸,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实践中,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如何搞好实验探究教学?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一、明确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让学生完成完整的探究活动刚步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实验探究从何处入手,分哪几步、每一步应怎样做会感到非常迷惘。教师应根据探究的实例,使学生逐步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里以实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为例,说明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结合情景,提出问题。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若干个。针对所采集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可…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体系 ,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去支撑。初中生物学新的课程理念总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下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一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的分析。  一、科学探究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目的 :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  课时 :1课时。  材料器具 :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方法步骤 :   1 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捕捉鼠妇若干个 (注意 :不能破坏学校或社区的草坪或花坛等 ) ,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   2 …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吉林教育》2006,(12):41-41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并于同年出版发行的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之前的旧《生物学》教材“动物行为”部分就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及表达与交流等方面,总结了“光对鼠妇生活影响”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6.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组织好这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笔者通过对周边地区的一些学校的调查发现,许多学校或教师并没有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这一重要的探究活动,有些教师虽然组织学生开展了这一探究活动,但因为一些方法或细节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性实验,本文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阐述了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要点,供一线生物教师借鉴。  相似文献   

18.
鼠妇(Procellio),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等足目,又名普通卷甲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初中第七册上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中的实验材料,由于在城市中很难找到,因此,鼠妇的长期饲养和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现介绍饲养和管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郗媛媛 《甘肃教育》2020,(2):190-190
通过生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本文通过一节原创性实验探究课《探究温度等因素对金鱼呼吸速率的影响》来谈谈生物实验探究式创新教学。一、源于课本,超越课本课本要求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光对鼠妇的影响”探究教学为例,探讨了蕴涵在实验对象、实验步骤、实验失败探究中的科学理论知识,强调了重视探究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达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