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与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进行分析揭示二元对立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渲染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代表作《教父》自出版发行以来,曾经占据《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长达六十七周的时间。小说《教父》中忠诚与背叛的二元对立项、谎言与真相的二元对立项以及爱与恨的二元对立项使这部小说充满了矛盾。这些看似矛盾的二元对立项使小说《教父》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3.
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的小说《恶心》中存在着自然与文明这样一组二元对立的研究对象,以这组二元对立为切入点解读小说,说明萨特是如何通过这组二元对立阐释他的哲学观念的。首先概括总结萨特在小说中所表达的独特的自然观,再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参观博物馆这一事件的相关段落的解读,揭示萨特眼中自然与文明的对立,最后说明萨特如何通过这组对立来表达对人是完全自由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4.
明代神魔小说与明代之前的神怪题材的小说相比,是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其类型特征是神魔二元对立。精怪形象在神怪小说中的发展演变,对神魔小说“神魔二元对立”类型特征的形成至为关键,以致对神魔小说类型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宗亚琴 《文教资料》2012,(13):19-20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重要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二元对立的矛盾对立因素并置,但是伍尔夫主张的并非完全是二元对立,而是二元和谐。本文从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点切入,探讨伍尔夫对二元和谐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作者运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分析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银饰》的叙述结构,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视角。符号矩阵理论从《银饰》中抽象出四个语义素,组成六对二元对立关系,来阐释小说的深层结构,每一对二元对立关系推动另一对二元对立关系产生与发展,从而完成小说的叙述。该理论构架了《银饰》的立体叙述结构,使每个二元对立都有广阔叙述空间,同时它也为分析小说的意义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有助于对小说艺术性和深刻性的把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7.
周啸虹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二元对立特色,异于抑恶扬善的传统道德小说,体现出其在离乱时代中以二元对立明道、定分的企图。其二元对立的书写范式,塑造出在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姿态和方式,而当对立格局无法继续包容紧张与裂痕时,遂在对立格局中进行若干转化,重新达到二元世界的结构性平衡。  相似文献   

8.
周啸虹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二元对立特色,异于抑恶扬善的传统道德小说,体现出其在离乱时代中以二元对立明道、定分的企图。其二元对立的书写范式,塑造出在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姿态和方式,而当对立格局无法继续包容紧张与裂痕时,遂在对立格局中进行若干转化,重新达到二元世界的结构性平衡。  相似文献   

9.
俄国作家皮里尼亚克的小说<不灭的月亮的故事>是一部反思现代化、批判专制统治的象征主义小说.文章采用细读法,抓住珍视生命这个贯穿小说的主要理念,从自然和文明的对立、感性和理性的对立、个体生命需求和国家主义的对立这三个角度对小说的象征意蕴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内涵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类型规定着叙事模式,不同的叙事模式反映着小说类型各自的文化接受体系,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历史演义——忠奸对立模式——正统儒家文化的载体;英雄传奇——官民对立模式——墨家文化的隐性鼓吹;世情小说——欲理对立模式——儒家文化主导的产物;神怪小说——正邪对立模式——佛、道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从一桩不幸的婚姻入手,以女主人公康妮与看守猎场的雇工梅乐士之间的感情为主线,探讨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作品也倾注了作者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关注,蕴含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了作者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生态女性主义是第三次女权运动浪潮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女性主义运动与生态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人对自然的统治与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D.H.劳伦斯在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通过对英国工业化小镇以及女主人公厄秀拉的刻画,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表达了实现人与自然和男女两性关系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对黑人男性奶人成长历程的描写是通过男女两性的冲突和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来展现的。透过男主人公奶人的成长经历,莫里森告诉人们女性与自然在许多方面有着天然的亲近;而只有融入自然和理解、关爱本民族的女性,黑人男性才能从自然获得智慧和力量,并在两性的和谐中使生命变得圆满。  相似文献   

14.
冯涛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106-108,138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学、深层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美国作家薇拉·凯瑟的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所反映的女性生态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主要从反人类中心和反男性中心的入手,探索了这部小说的生态境界,认为以前把妇女和自然界都看作是被动的,本身是不具备生产力的观点是错误的,在生态女性批评的视野下,妇女和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5.
南非作家J.M.库切将小说《耻》置于后殖民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过小说中描写的土地、女性遭强暴事件和动物问题体现了殖民主义与生态毁坏的共谋关系。本文从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阈出发,通过分析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类对土地的争夺、男性对女性的征服及暴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虐杀,展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环境、女性问题及动物问题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女性人身权利最直观的犯罪行为之一,强奸受到了女性主义者最猛烈的抨击.布朗米勒的《违背我们的意愿》一书集中反映了"强奸是社会制度和文化准则构建的结果"的观点.但是,一直以来,将男女两性定格成为变革男权制社会而彼此"斗争"的群体的主张对最终消除强奸现象收效甚微.从人性出发,重新理解"平等"与"差异"的实质含义,有利于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实现男女的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17.
Textbook analysis is seen as a major element for study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ddressing pupils, image analysis being rather relevant when studying textbooks written in 11 languages. We analysed 25 textbooks from 14 countries addressed to 14–16-year-old pupils, focusing on: (1) local and foreign/global images; (2) urban/rural and nature images; (3) negative impact, human management, and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4) men and women in images wi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impact. We distinguished some trends between Western (WEc) and Eastern (EEc) European countries and non-European countries (NEc). In contrast to textbooks from EEc and NEc, which tend to show the beauty of nature with little human influence, WEc textbooks tend to exhibit more images of urban/rural landscape, of human negative impact and of human management, expressing an anthropocentric view of the environment. Men are usually more present in textbook images than women. However, some images exhibiting more women than men could be found in textbooks from WEc and EEc, but never in NEc. In negative impact pictures, men are more often present than women but NEc women are never present in such images. Women are more frequent than men in positive impact images. Results suggest that textbooks from EEc and NEc should give more emphasis to human management and urban/rural images, whereas those from WEc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A balance in the presence of men and women in images should be a matter of greater concern by all textbooks’ authors and publishers.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一千英亩》这部小说所包含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指出了在父权制文化中女性与自然同处于被男性剥削和支配的地位,提出尊重女性和自然,建立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角度对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品《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分析了小说中殖民者与非洲大陆自然的矛盾,指出南非大陆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态危机是由这一矛盾演化而成的,揭示出蕴含在小说中的生态意识,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和睦相处,才能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