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新定义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且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了明确的界定,这确有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结合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心理健康的如下标准:  相似文献   

3.
适应性行为的概念及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性行为的概念及其测量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韦小满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给人的健康标准作过如下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把人的健康分为三个要素。即身体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 :“健康 ,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看 ,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而且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明确的界定 ,即突出了心理健康特别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自身和外界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它的最佳功能状态表现为 :一是积极而有效的心理状态 ;二是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 ;三是能适应环境的心理状态 ;四是有大胆的创造力。面向新的世纪 ,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呢 ?一、上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内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教育不但包括身体健康教育,还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引起心理的巨大变化。产生种种矛盾心理,即俗称“心理断乳期”。  相似文献   

7.
王陵君 《考试周刊》2012,(16):193-194
"健康,不但是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从这一点来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由此可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健康。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健康的人除了应具有传统概念中的健康体魄外,还要有健康的心理。那么,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健康是人类生命的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谓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平衡状态。”又何谓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而且综合性很强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  相似文献   

11.
所谓心理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科学而系统的教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是:健康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的定义,意味着衡量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必须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综合评定,而这就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躯体功能的正常,而忽略了心理方面,这样对于健康的理解是木全面的。心理方面的健康和躯体方面的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辅相成的。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只讲生理是不够的,必须既注意生理健康,又注意心理健康,才能增强人的心身适应能力。体育运动以其增强体魄的最佳方式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体育活动可增强体质也早已成为人们知识系统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之一。然而,由…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需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分析了技校生的心理特点,并指出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观点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全面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具体地说,生理健康是指体格健全,身体各部位功能正常,没有疾病,没有缺陷;心理健康是指能自我控制感情,用意志去克服、抑制自己的愿望,有稳定的性格,智力正常;社会健康是指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良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和最佳状态。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有不少盲生,由于生理缺陷与周围环境接触少,加上家长的百般呵护甚至放任,对生活缺乏积极的认识,极易形成不愿交往、自我厌弃、悲观绝望等心理,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种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使学生成为生理与心理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健康是人类生命中的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人的眼睛被誉为五官之首,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  相似文献   

19.
究竟什么是健康?长期以来,人们把健康仅理解为没有疾病、没有缺陷、精力充沛等。其实这些理解都不够完善。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应具备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屈.社会的适应能力。”随着心理科学的蓬勃发展,心理健康在人们的观念中日益重要。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