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食铸就爱     
默默 《中华家教》2020,(3):25-25
泰国广告短片《三个妈妈的饭盒》讲述了三位普通妈妈的暖心故事。短篇中的三位妈妈分别来自泰国孔敬、清迈和曼谷,她们的孩子分别是现役军人,在外阜医院工作的实习医生,在曼谷工作的女生。因为这三个孩子都不在他们妈妈的身边,所以妈妈们都同样非常想念自己的孩子,她们分别来到市场采购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食材,回到家中精心准备,制作出了美味又健康的食物,并倾情录制了一份给孩子的录像。  相似文献   

2.
小妈创业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妈妈为了孩子改变了原有的工作;为了孩子踏上了创业的旅程;为了孩子放飞起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一起分享她们创业路上的苦与累、酸与甜,让我们为她们的勇气和魄力默默祝福,祝福她们在新的旅程中"一路走好"!如果你也是这样一位妈妈,请你和我们联系:MSN:zlj5b202@hotmail.com。  相似文献   

3.
<正>看了这个案例,我不由想到一些全职妈妈,她们为孩子规划了美好的蓝图,然后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做铺垫。她们要求孩子按照她们的计划做这做那,而且要达到她们所规定的目标,一旦出现任何小差错,她们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甚至歇斯底里或寝食难安。可想而知,有这样一个焦虑的母亲,孩子的压力会有多大,而一旦孩子反抗,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紧  相似文献   

4.
两只母袋鼠     
在一片绿树成阴的大森林里,紧挨着有两间小房子,分别住着两个袋鼠妈妈。她们都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叫菲菲,另一个叫佳佳。两个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菲菲的妈妈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因为她知道:刚出世的孩子,还没有发育好,离不开母亲的怀抱。而佳佳的妈妈总是把孩子丢在家里,自己去赚钱。她把大森林里的蘑菇收集起来,卖到别处去,有时也贩卖一些松果什么的,赚了好多好多钱。有一天,两个妈妈在一棵橡树旁相遇了。佳佳的妈妈趾高气扬地对菲菲的妈妈说:“你怎么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一点都不想去赚钱?以后总有一天会饿死。”菲菲的妈妈说:“…  相似文献   

5.
当你在孩子耳边苦口婆心,而孩子对你置之不理的时候,你有过沮丧的感觉吗?有过自己怎么这么失败的想法吗?如果你有这种挫败感,你是怎么消除的呢?我们选择了三位妈妈,让我们走近她们的内心,分享她们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带我到楼下的花园里吹泡泡。虽然小时候我也玩过吹泡泡,可是这次却有了不同的感受。在灿烂的阳光下,我吹出的一串串泡泡就像一个个顽皮而可爱的精灵,她们绕着我飞上飞下,翩翩起舞。当我伸手去抓她们时,她们就急忙闪开,仿佛在故意逗我。这些泡泡和周围的绿树、鲜花、蓝天、白云共同组成了一幅流动的立体画卷——真美啊!泡泡是太阳的孩子,她们都争先恐后地飞得高些,为了早点去到妈妈的身边。太阳妈妈非常喜欢这群孩子,她给孩子们穿上了绚烂美丽的七彩衣,把她们打扮得甭提多漂亮了!太阳妈妈又十分疼爱这…  相似文献   

7.
有两位年轻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宝贝,摔疼了吧?”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  相似文献   

8.
张丽雪 《家教指南》2004,(11):24-25
在一些家庭中,做妈妈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有一些反复无常、言行不一的表现;在做出判断的时候,偶尔也会出些差错;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小错,也有反应过火的时候……但是,跟这样的母亲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正因为这些妈妈把抚养孩子变成了一件易如反掌、充满乐趣的事,她们的家庭才变得更加和谐、幸福。以下几方面的情况都曾在她们身上有所反映,同时作为母亲,你也应该知道。你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当然了,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们都会在抚养孩子方面力争做得最好。然而,试图做一位完美无缺的母亲,却只会让自己有一种力不从心、愧对孩…  相似文献   

9.
学习为人母     
有一次去接儿子时,在教室外面正好碰见有个妈妈对她的孩子很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样啊?烦死人了!"儿子听后马上对我说:"妈妈,其他的妈妈怎么都‘吃不消’孩子呀?他们总说‘你乖了妈妈就喜欢你’,其实她们做不到的。"我惊讶之余赶忙说:"宝贝,妈妈一直都告诉你,妈妈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10.
<正>周末的儿童乐园里有两对母女在做沙画,一位母亲从色彩到布局,从笔触到比例耐心地教着孩子,不时还搭把手,孩子却缩手缩脚的,不敢伸手;另一位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幸福地欣赏着,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沙画世界里。陡然一看,第一位妈妈巧,懂得如何指导,孩子完成的作品就是不一样,第二位妈妈拙,什么都不管,就让孩子随意地画,作品就是一般。相信很多人都很羡慕孩子有一位巧妈妈吧。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可能事情完  相似文献   

11.
正与一本台湾妈妈汪培廷著的《喂故事长大的孩子》的无意相遇让赵妈妈顿悟: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绘本的书。赵妈妈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为一岁多的儿子天天买下了几十本绘本。随着儿子一天天地长大,家里的绘本量已经难以满足天天的阅读需求。赵妈妈向自己的两位已经当妈妈的朋友介绍了绘本以及绘本带给天天的快乐体验,"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她们姐妹三人达成共识,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绘本馆。她们经  相似文献   

12.
有两位年轻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宝贝.摔疼了吧?”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好孩子.没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教育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的邻居中有两位年轻的母亲。她们都有一个5岁男孩。其中一位母亲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敬老人,团结小朋友,对人要友爱。另一位母亲说要想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就要从小从娃娃抓起。她对自己5岁的儿子说:你长大了要孝敬妈,妈有钱。你对妈好,妈的钱就全是你的。你从小就要立志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挣大钱,过好日子。”她还把她的理论落实到行动上,孩子多吃一点饭,妈妈会给钱;孩子自己穿衣服,妈妈会给钱;孩子打酱油回来,妈妈更是眉开眼笑地给钱……这孩子就在妈妈金钱的激励下“茁壮”成长着。渐渐地我发现,这个用金钱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全职妈妈,一个美丽圣洁、令人起敬的称呼。如今,它不仅成为一些事业有成且成熟的女性的向往,更得到一些新生代的年轻女性的认同与追求。全职妈妈的时段,可以是陪伴孩子到初中毕业,也可以是在孩子上小学时再转职做职业妈妈。在赴台湾交流海峡两岸的家庭教育,参观新竹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活动时,我印象最深的是与我们一起研讨的10多位与会者,她们全都是“义工”,又都是三四十岁的全职妈妈。她们中间多已大学毕业,为了给孩子奠基一生,她们选择“全职太太”的角色定位,愿意在孩子的成长期陪伴在侧,与他们一起成长。“做个全职妈妈,如何?”“只做一…  相似文献   

15.
何锋 《中小学德育》2012,(12):49-49
同学们:年末将至,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测试时间。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次次的学习考试?在此,老师要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有两位妈妈,她们都有一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孩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带来一叠纸、一捆笔,...  相似文献   

16.
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妈妈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只能送到托儿所或者幼儿园里。在她们看来,托儿所只是照顾孩子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她们更愿意成为全职妈妈,让孩子得到最多的母爱。实际上,根据我的体会,送孩子去托儿所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在美国基本上有三类机构提供托儿服务:正规的幼儿教育中心、私人兴办的小型托儿所、家庭自办的托儿班。正规的幼儿教育中心硬件设施最好,有专门的场地,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活动场所,里面的用具、玩具也都是专门为孩子准备的。这种幼儿教育中心常常是连锁性的,在总部下面有许多分支机构。美国最好的幼儿…  相似文献   

17.
孩儿他妈     
田一洁 《家长》2010,(8):67-67
我有好几个同学这几年都成了孩儿他妈。自从她们有了孩子,就不约而同地改了称呼——前面用孩子的名字,后面加上妈妈二字。比如,刘燕变成了子喻妈妈,小幽变成了一鸣妈妈……  相似文献   

18.
从孩子降临算起吧,那之后,一个“妈妈”才开始成长。跟着孩子一路走来,我们溯流而上一步步发掘自己的母性.生命的悸动、人性的幽深。 “妈妈”的身份,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成长灵感?3位母亲分享了她们的心路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两只美丽的小鸟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决定在这棵大树上各筑一个巢,因为她们要生鸟宝宝啦。
  没过多久,两只小鸟分别产了蛋、孵出了自己的孩子--她们当妈妈了。每天,两位鸟妈妈出去找食物,回来后一口一口地喂给鸟宝宝们。看着鸟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鸟妈妈的心里好像吃了蜜一样甜。  相似文献   

20.
他们怎么管孩子——美日韩幼儿独立性教育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在《观念决定成长》这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朋友去八达岭长城游览,在入口处遇到一位外国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也来游长城。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跟着妈妈走,还有一个孩子躺在婴儿车上睡着了。妈妈要去买门票,于是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门口的检票员说是否可以把孩子放在入口处,得到许可后,转身就去排队买票了。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睡在车上的孩子醒了,他看见妈妈不在,并没有哭,也没有害怕,而是把盖在身上的东西拿开,在旁人的帮忙下,从婴儿车里爬了出来,与另外两个孩子玩了起来,丝毫没有对妈妈的依赖……”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