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加强刊物的针对性,提高宣传效果,一直是《中国报道》编辑工作中首先考虑的问题。这里我想就《中国报道》的读者特点和刊物特色等问题,谈几点体会。关于编辑方针《中国报道》是1950年创刊的一份世界语杂志,面向外国的世界语者。50年代.它的编辑方针中提到的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有4个: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语运动。这是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和外国世界语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是一本世界语的综合性杂志,她创刊于1950年,在各国世界语者中拥有一批读者。他们从这本刊物中了解中国,并与中国的世界语者建立联系。发展友谊。读者喜爱《中国报道》,称誉她为“最精美的世界语刊物”,这其中有我们摄影记者的功劳,是他们不辞辛劳,用照相机记录下中国优美的风光、多姿多彩的风情、丰富有趣的人民生活,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向读者们展现了中国美好真实的形象。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现在我们摄影部的记者以年轻人为主,他  相似文献   

3.
对外宣期刊过去经济报道的评价第一,外宣期刊过去的经济报道主要是成就展示型的。由于西方一度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信息封锁,中国的声音很难被世界倾听,所以我们创办《中国建设》这本外宣刊物目的就是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也就是说办刊的目的是介绍和展示。过去中国的经济一直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没有那么多的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全局范围内展开书刊宣传业务大讨论活动是我在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做摄影记者工作这十多年来的头一回,感到非常高兴。在70、80年代一直有权威且好称“老大”的外文局各刊物(指图片方面),特别是我们《人民中国》杂志摄影图片的独特风格,一直是国内其他刊物学习的榜样,我们生动活泼的摄影图  相似文献   

5.
调研的启示     
若干年前,我们就开始讨论外宣刊物市场化的问题,但几年来,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我们的外宣刊物在这方面一直缺乏突破性的进展。这次参加中国外局“灯下亮工程”调研,到各地走了一圈,从办刊的角度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道》从它创刊的时候起,就十分重视与读者的联络和沟通工作。现已85岁高龄的葛一凡先生,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这项工作。最初的通联工作主要是负责处理读者来信,并解答读者来信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别看只是收信、复信,效果却是明显的,这就是它在读者和杂志社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使编辑部可以及时地听到读者的声音,从而及时地纠正刊物中出现的错误,更好地安排和改进刊物的内容、版面及文字,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使刊物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又见金秋,——一个灿烂的世界,收获的季节! 《中国文化研究》在秋天播种,又在秋天收获;这是一个新生儿刚迈出的第一步,是令人喜悦的一年。本刊同仁在与作者读者共同分享这份喜悦的时候,真诚地感谢来自海内外的热诚关心与支持。 自本刊创刊以来,我们先后收到许多诚挚的来信;在本刊创刊周年之际,我们又收到专家学者和读者的贺词贺信,这些祝贺将化为鼓励,溶进我们的刊物里,这些希望,是鞭策,都将落实在我们前进的步伐中。 吴奔星教授说:“《中国文化研究》季刊创刊一年来,把中国文化看成历史发展的一个整体,或宏观,或微观,进行系列的或重点的探讨与研究,将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在勇于发掘的同时,也勇于发展;在敢于否定的同时,也敢于肯定。刊期虽短,却在海内外产生了辉煌的影响。我们可以预见:这个刊物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先锋。”谢冕教授说:“一个高品位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严肃刊物能在短短的一年中站稳脚跟,在当今中国已非常不易;但以一年的努力而在读者心目中形成自己的形象并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的则可称之为艰难的成功。我以为《中国文化研究》正是这样一个刊物。内容的丰博、阵容的强大、态度的严肃,都是它的优点,但《中国文化研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建设精神。它不媚俗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一直是《文化交流》的一名忠实读者。十余年间,这本刊物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通过它了解到古老中国的巨大进步,了解到中国与世界人民日益发展的友谊。说来也巧,今年是《文化交流》创办20周年,也是我所在的德国亚琛市与浙江省宁波市结为姐妹城市2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是一本世界语刊物。世界语作为一种国际辅助语,不属于某一国家或民族,所以《中国报道》的读者涉及范围之广是单一民族语的对外刊物所难以相比的。另外,世界语者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学习、运用、推广世界语,达到各民族人民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世界和平。因此,广大世界语读者与我社联系密切,感情深厚。《中国报道》从1950年创刊之初,就非常重视与读者的联  相似文献   

10.
响亮的声音     
我想以读者的身份来向《北京周报》的同志们表示祝贺。我因为长期搞外事工作,特别希望能够看到介绍中国情况的外文刊物,从中得到信息,得到准确表达的词句。有许多东西是我们独创的,怎样找到表达的词句常常成为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借助《北京周报》我们学习到新的词汇,用来介绍中国。60年代我到非洲去工作,那个时候对外宣传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新华社的英文稿,每天新华社的同志和我们一起油印,并将油印新闻稿向各个方面发送。后来,周报发行工作扩大了,我们这一方面就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创刊十五年来,志存高远,勤勉敬业,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历史考察和义理阐发,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爱护支持下,成绩斐然,前景光明.值此刊物庆祝创刊十五周年之际,笔者作为刊物编辑,又身兼文章作者,以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就中国文化研究问题展开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无数人的命运因高考而改变。高考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选拔方式,助力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智慧和动力,这是国内读者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如何让这个人尽皆知的国内议程进入海外读者的视野,并由此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兴趣进而有更深入的了解,是我们在选题策划和执行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从近期的外媒报道中我们发现,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路透、法新、美联和德新四大主流外电  相似文献   

13.
一位多次出国学习和工作的同志曾说:“70年代我在外国时,把《人民画报》剪下来贴在宿舍墙上,那时画报就是我心中的祖国。到了80年代,外国人对中国了解多了,光靠画报已经不够了,《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编者)就成了我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媒介了。”还有一位同志说过,在美国的两年里,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与一个校方官员第一次见面时,他顺手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本《中国建设》说:“我了解中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的确,在几十年中,外文局各外文刊物作为中国对外宣传仅有的几个主要媒体,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听到的信息似乎是各刊发行量不断下滑、下滑……不错,现在外国人要了解中国太容易了,且不说数千万人的“大出大进”,也不说有多少外国电视台、通讯社驻京记者源源不断地把信息发到世界各地,仅就外国报社记者的文章就足以拉走我们的大批读者。在这些驻京记者与外国读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甚至是共同的偏见。外国记者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且不轻车熟路!而我们要用外国人的文字为外国人办刊,困难何止一条、两条……然而,要全面、真实地对外介绍中国,我们自己不干,难道还能指望外国人利用他们的工具为我们的事业呼唤吗?难道我们能企望外国传媒向国际读者解疑释惑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改革办好刊物。我们高兴地看到,近一段时期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各刊都在探索改革发展的路子。这种探索的核心是针对各自的读者群,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办出各自的特色来。我国的外宣离不开外文刊物,而外文刊物要想巩固、发展,只有继续改革,办出特色。我们期待着各刊的领导、编译出版人员在新的一年里,拿出更大干劲,继续苦练内功,深化改革,为对外宣传开辟更加广阔的阵地。  相似文献   

14.
对外宣传是我国外交战线上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各刊物的编辑方针,包括读者对象、内容构成以及风格、特点,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制定或明确指示的。作为总编辑或副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把中央明确的方针政策、宣传意图通过我们的理解、消化,针对读者的需要,变为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达到我们的宣  相似文献   

15.
何谓外宣,何谓内宣?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时,国际社会无法再一味地固守冷战时期的阵营,很多话题都有了国际意义,比如: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还有中国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等,都已不再仅仅是国内新闻的关注点。每当《对外大传播》的记者采访外国驻北京的新闻机构时,每每会听到这些外国人提及的是《瞭望东方周刊》、《南风窗》等,那些有可能仍被我们视为“内宣”的刊物,占据了惜时如金的外国读者的阅读时间。而在这其中《瞭望东方周刊》又是一本让国内外读者也同样青睐的刊物。是什么力量让《瞭望东方周刊》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崛起于如林的期刊市场?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前有独霸了半壁江山的《南方窗》的“围堵”,后有刚刚崛起的《中国第一财经》的“追捕”下,却能在上海,在这个中国新闻业群雄并起之地站住了脚跟,并且让人看到一片光明的前途?他们成功的经验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人来说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为此我们采访了《瞭望东方周刊》的常务副总编辑韩松。  相似文献   

16.
从两点论出发,认识经济资源在对日宣传中的重要性办外宣刊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清醒地了解自己的资源优势所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资源优势也会发生变化。一本外宣刊物,一定要有相对稳定的编辑方针和刊物基本定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善于从刊物的基本特点与固有风格出发,有机地结合资源重点的转移,调整选题开发的思路。《人民中国》是对日宣传的老字号,2003年迎来创刊和在日发行50周年。浏览50年来的近600个杂志封面,我们就好像在观察一棵大树的年轮,时代的鲜明特点全都刻在上面。20世纪50年代《人民中国》处在实验和摸索阶段,主要为打破冷战封锁,向日本介绍新中国基本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文局出版的各系列非贸易出版物以多语种向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它们以涉猎广泛的选题、短小精悍的篇幅和异彩纷呈的设计在世界上架起了一道宣传中国的彩桥,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读者怎样评价这些出版物,它们对外宣传的效果又如何?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今年,外文局新闻处着重收集了一些来自不同方面对我非贸易出版物的反馈意见,这之中有来自外方的官员,有从事民族研究和宣传的人士,有中国边境外  相似文献   

18.
《湄公河》、《吉祥》是中央外宣办批准云南省主管、主办的两个边境外宣刊物。2003年5月,泰文月刊《湄公河》和缅文刊物《吉祥》迎来了创刊、改版的周年纪念。按照“立足地方、宣传中国、服务周边、放眼世界”的原则,坚持以“好看、可读、有用、可信”的编辑方针,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两刊赢得了对象国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宣期刊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外国读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外国读者的口味是怎样的?相信不少人看过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所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也读过今天的美国人库恩写的《江泽民——他改变了中国》,我们试图从他们看中国的视角中,了解外国读者的需求。最终,我们发现那些曾被中国记者忽略的细节,那些不曾被中国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出现在他们的笔端。经了解,能经常有机会与中国记者同行,并不断亲自写稿的外国专家当属中国外文局各期刊社的专家为“最”。这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专家,一次次走到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去,将自己看到的原汁原味的东西传递给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海外读者。中国外文局近几年来组织了数十次外国专家采访团,赴中国各地采访,他们采写的稿件的确有新的视角,字里行间透着对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份新奇,他们又将这份新奇传达给了更多的海外读者。本刊推出这组选题,就是要使我们的外宣工作者通过“外国专家‘写’中国”了解:中外媒体人之间,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表述,同一个过程不同的角度,以此进一步探讨新时期外宣工作“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在中国出版外文刊物最早、最主要的机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有时也称中国对外出版集团)诞生50周年。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