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熊比特式动态竞争的视角,以零售业为例探讨了服务业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中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认为服务业生产具有一些与制造业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使中国本土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具有某些短期的优势,而长期的竞争优势仍然依赖于企业持续的学习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知识观进行综述,认为知识是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然后深入分析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构建知识外部性的经济学解释,最后论述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企业知识状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理论解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曹兴  罗会华 《中国软科学》2005,(11):124-129
本文基于企业知识理论来解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提出了企业知识状态的概念,对知识状态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知识状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阐述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微观机理,并从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企业成长方面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通过企业知识状态的优化提升,才能保证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竞争情报、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三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竞争情报、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三者的内涵出发,分别讨论竞争情报与公司战略的关系、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竞争情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然后基于三者关系构建三者关系模型,认为企业应该妥善处理三者关系,利用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知识观进行综述,认为知识是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然后深入分析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构建知识外部性的经济学解释,最后论述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是以单一经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为起点和核心,逐渐演化出多元化和国际化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首先从竞争优势外部化、竞争优势内部化、环境与企业互动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四个视角,对单一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诠释;其次,归纳了影响我国企业采取不相关多元化战略从而不能发挥组合优势的四个因素,即机会导向和制度推动、缺乏有效的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缺乏有效管理模式的支撑以及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最后,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三个比较明显的弱点是:没有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整合考虑、没有打破“内向企业”和“外向企业”的界定以及没有打破在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上由来已久的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竞争优势一直是困扰企业战略管理的焦点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如同“盲人摸象”,都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持续,包括机会至上、资源至上以及能力至上,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并从另一个角度——“知识至上”的观点阐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持续,试图为企业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企业综合竞争优势概念的形成、构建机制及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重点就企业战略转型对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不锈钢企业如何提升综合竞争优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学习导向、双元创业学习与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模型,旨在揭示双元创业学习在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双元创业学习对新企业竞争优势的互补影响.利用中国403个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和利用式创业学习在学习导向与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两者对新企业竞争优势的互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评析了竞争优势的两种主要观点,并基于企业-顾客认知互动的战略思维,提出了竞争优势概念分析框架。认为竞争优势是企业最重要的市场属性,是关于成本、质量、种类、速度和服务等顾客认知的基本竞争要素的组合,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市场表现,而资源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属性。竞争优势具有复杂系统的时间空间性、要素组合性、比较相对性、静态动态性、因果模糊性等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主流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汽车产业"集体迷失"、"太弱小强"等特殊竞争现象.本文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形成机制.在对以往文献梳理基础上,建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提出若干假设;采用我国汽车企业大样本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式模型(SEM)等定量方法,检验了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路径创新的组合与匹配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积极影响,并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子;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对路径创新方向、方式和强度的正向作用显著;价值转移与路径创新的耦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企业,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双重约束而,必须有效选择创新组合,其前提是建立产业价值转移的搜索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的产生强烈影响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道德化的经营行为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SA8000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的道德竞争优势,着重探讨了这一优势是如何形成的,以期我国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充分打造这一新的竞争优势来源。  相似文献   

13.
李显君  庞丽 《科学学研究》2008,26(1):110-114
 国内外关于汽车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制的现有理论,还不能对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实践作出清楚的解释。本文提出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建立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框架和分析方法。这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新的竞争范式和发展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我国汽车行业制定突破性竞争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飞  陈岩 《科研管理》2018,39(12):18-29
基于2001-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型海外并购样本数据,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结果,考察海外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正向影响并购方技术创新;海外子公司自主权正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并购方技术创新的关系。进一步考察中国综合竞争优势的二次调节机制,发现利用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增强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且在国有控股子样本中更为显著,而寻求海外技术优势削弱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传统制造和非国有企业寻求海外品牌优势增强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突破了基于传统发达国家所有权优势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类型企业利用母国综合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兑现机制,为企业通过精准并购,优化海外互补性资源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制造业回流为特征的全球产业转移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企业全球分工扩大化初期的竞争优势正逐渐失去。如何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拥有更高水平的技术权力,构建新的竞争格局,是其面临的重要管理实践课题。经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和文献回顾,明确了技术权力在突破式创新作用下通过知识链重构影响竞争优势的具体路径。利用270个有效样本调查数据对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技术权力对知识链重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创新在技术权力影响知识链重构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突破式创新对技术权力和竞争优势的调节效应以知识链重构为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总体实力,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我国主要石油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模型,并以此初步确定了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轶  王希泉 《软科学》2009,23(10):138-144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企业公民行为对竞争优势及组织绩效影响关系的理论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通过对沿海7省市企业的实证研究,描述了企业公民行为。通过对455家中国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有效企业样本的实证调查,对中国企业公民行为构念进行探索性开发,运用spss15.0和amos6.0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公民行为存在交易型和关系型的双因子结构,为中国本土企业在非市场环境中企业公民行为运作实现竞争优势及长治久安提供了一种新解释。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局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起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深入思考,本研究在剖析了低要素比较优势战略带来的环境、收入、劳动力、技术创新等瓶颈问题后,提出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比较优势论",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低要素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具有局限性,完全依赖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和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丁玲  吴金希  叶冉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700-1707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双元化构筑竞争优势的过程、特征与原因。本文以联想研发组织为案例研究对象,打开了中国研发组织双元化构筑竞争优势的"黑箱",揭示了其构筑过程、特征、结果与演化路径,总结了组织双元化演化的过程模型,并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全球化竞争对手并购的角度,分析了复杂嵌套组织的双元化促进"以小并大"企业的融合,补充与丰富了组织双元化的理论体系,弥补了现有研究忽略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不足。研究发现联想全球化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复杂嵌套组织的双元化,并由此获得了竞争优势。本文也分析了联想吸收能力单极化的问题。实践意义在于指导中国企业通过研发组织双元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发现外国在华专利的申请动机有所转变,外国在华专利从开始的促进技术转移,逐步演变到以多种手段和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进而达到封锁技术和垄断市场的目的。本文建立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1985-2012年的数据进行检验,计量分析表明:在1992年以前外国在华专利显著的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是在1996年以后,外国在华专利显著负影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经验分析说明中国的专利制度在企业构筑竞争优势方面对外国企业更加有利,而本国的企业还欠缺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