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出努力的人,早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古人说这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有时候应懂得放弃,这样才能得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是我国文艺思想全面总结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美学史上的高峰之一.其间涌现出王夫之、叶燮、王士祯等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大师.大量的诗论、词论、文论、戏论相继问世.在论述的明晰性和体系的完整性方面,许多著作都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地.作为王夫之、叶燮、王士祯的同时代人,纳兰性德以词作名世,甚而得到“国初第一词人”的赞誉.至于他的文艺思想论著,却往往不被人重视.如果考虑纳兰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地位,可以说他的文艺思想有独特的价值.如果再考虑他英年早逝,“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付;所欲遂之愿,百有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就更加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棋     
世事如棋局,人生如对弈。人生往往在丢“车”保“卒”,还是丢“卒”保“车”两者间徘徊,而不知所措,妄图两者兼得。然而,人的可悲处就在于此:该舍之时偏偏要得。 古人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人又说:“忠孝不能两全。”可见舍与取由古至今都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的确,人们常想鱼和熊掌兼得,但也该想到在你获得的时候你也失去了些什么。尤其是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的社会,人们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一切向“钱”看,那么我们会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麦崇楷得到钞票而失去了自由,…  相似文献   

4.
学科论认为,一门学科对宇宙某部分事物的揭秘、某种规律的揭示,为人类知识、改造世界提供了武器,也成为学习者向往崇拜它,有热情有兴趣了解它,希图努力掌握它的不竭动力。王国维说:"经典作品‘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的‘秘妙’会使读者自失其中。"歌德说:"材料是每个人面前可见到的,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能找到,而形式对于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  相似文献   

5.
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说人生没有完美,总会出现一些不足。那些活跃在文坛上的大文人,一不小心也会美中不足,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事。汪曾祺咬牙吃苦瓜汪曾祺在某篇短文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写一写我在昆明吃过的东西,可以写一大本。"所以汪曾祺写了不少关于"吃"的文章,比如《豆腐》《手把肉》《韭菜花》等。有一次,汪曾祺说:"世上没有我不吃的东西。"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外地人一提起"苦肠丸子"就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     
名家名篇(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屋舍·俨然故·患有所不辟也舍·鱼而取熊掌者…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第19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4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相似文献   

8.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他说:其实,这座雕塑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其多余的边角去掉而已。真的,在人生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一座雕塑,只要去掉"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人生,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第1~10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个准备参加三校生高考的艺术生小辈,我总对自己说:昂首挺胸,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会得到自己想拥有的东西,一定会!曾经,我是个中考失利的"不幸"的人,曾有一度想逃避现实,不愿去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因为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不愿人生出现  相似文献   

11.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相似文献   

12.
心语     
山东日照市实验学校 1.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七(3)班陈迅 2.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七(3)班王海涵 3.学,我所欲也;娱,亦我所欲也.二者可兼得,方便可行也.——七(5)班杜晖  相似文献   

1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题记问题的提出严育洪老师在《课堂坐标:教学设计新走向》一书中指出:课堂时间是个常数,教学内容实在不该贪多求全。"冗繁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的人的人生是快乐的,有的人的人生是多彩的,有的人的人生是悲惨的,有的人的人生是……然而我的人生既不悲惨,也不快乐,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不完美。我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现在已经支离破碎了。在我  相似文献   

15.
<正>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以磅礴的气势,充沛的感情,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明确提出了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由"鱼"和"熊掌"所设比喻引出来的论点,恰当地说明了人们在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取之。作为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人,  相似文献   

16.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抉择:爱与恨、悲与喜、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踌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其实,此时我们只需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便可做出正确的抉择。 古代学者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简单两句话,便概括出古代男儿舍生取义报效祖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的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17.
《鱼我所欲也》章,准确地运用了类比推理来确立中心论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义,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段话,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喜  相似文献   

18.
正他一直不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那样孤独、那样自卑、在人际关系中那样笨拙,于是渴望成为相反的、完美的样子。"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得那么好,我却不行";"我的人生就应该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可是很多人不明白,学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重要的事。太多人为了追求完美,而对自己苛刻,认为不完美是自己的错,拼命  相似文献   

19.
人,都是有梦想的,五颜六色的梦;同时,也有着自己的追求,追求能够达到或者达不到的心目中的王国。苏东坡所言“人之所欲无穷”,我的理解就是人的梦幻和追求没有止境。没有梦想,也就没有了追求,就失去了人生的动力。我就是一个喜欢幻梦的人。记得上大学之前,我曾做过  相似文献   

20.
孟子,名轲,本是鲁国人,但由于家族没落,迁居邹地。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学成后游说诸侯施行仁政。晚年退居立说,编撰《孟子》七篇,给后世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孟子的文章,笔挟锋芒,长于辩论,善用譬喻,说理精辟,文字流畅,颇富雄辩家气概,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笔者仅撷取《孟子》中的几个例子,谈谈他的思辨艺术。一、善用比喻。比喻是孟子进行辩论或阐述道理的最有力的工具,也是他运用得最多最纯熟的方法。《告子篇》中,孟子阐述舍生取义的道理时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