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素凡 《学周刊C版》2014,(10):196-19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活动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活动。面对一个自然环境、一件物品、一幅名师的作品或者同伴的作品,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幼儿都在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水平来阐释他们的所  相似文献   

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指南》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发现活动中提升小班幼儿感受与欣赏美小班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感受与欣赏放在了艺术领域的首位。但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中,欣赏活动少之又少,表现为在教师组织下的对范画或审美对象进行即时的观察和固化的提问,流程相对简单和程序化,小班美术  相似文献   

6.
<正>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作为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已成为共识,这是一个焦点,亦是一个热点。美术作为幼儿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幼儿表达自身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开发本土幼儿美术课程资源,可以作为建构现代美术教育核心经验的重要媒介,能够促进幼儿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尝试在理念建构、环境创设和活动实践上为本土幼儿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  相似文献   

7.
幼儿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打破以往“照葫芦画瓢”单向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感受美、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兴趣、情感、智能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能磨炼人性",审美素质是人素质结构的重要组织部分。为了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支撑,以我园地域环境条件为基点,着力打造幼儿园生活化美育特色。旨在充分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并以美术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师幼的审美素养,以期达到"以美怡情、以美启智、以美激趣、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活动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美术活动是幼儿的一种体验表达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是人们对观察和想象到的事物进行艺术化表现的结果。开展情境化的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置身于美的情境之中,受到沉浸式熏陶,进而启发幼儿的审美表现力。为此,我班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秀美水乡”主题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水乡情境,并运用多种材料呈现水乡之美。  相似文献   

1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指南》一方面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寓艺术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前者突出了"教如何审美的教育",即艺术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后者突出了"通过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正>美术这一艺术形式,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感染着幼儿,它是孩子思想、认识、经验和情感的表达,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孩子爱画画是天性使然。但教师的执教模式也偏于走程序化,偏重作品成果的好看与否等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笔者在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几点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幼儿是世界的未来,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美术教学对提升幼儿审美能力、自身素质和发展潜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幼儿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进而让幼儿多元化、均衡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其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对于审美经验缺乏的小班幼儿,更要通过多形式的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和丰富幼儿的感受力,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小班幼儿处于有意识涂鸦期过渡到意象期,这时他们的观察力和小手肌肉还在不断完善中,因而美术欣赏作  相似文献   

17.
<正>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了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在幼儿园开展的美术欣赏活动中,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美术欣赏活动在近阶段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很多幼儿园都开展美术欣赏的课题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艺术领域中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感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艺术"包括两项内容(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四个目标和七条核心教育建议.表述中,教师"教"的成分降低了,而强调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周围生活或艺术作品中的美;与此同时,"技法为王"的观念也被否定,突出强调创作主体(孩子)自由、自主的感受与创作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杨瑞萍 《学子》2015,(6):71
《纲要》提出的艺术领域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教育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情境对孩子来说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亲和力,除了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主要的是它改变了教师单一示范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通过学习和探索,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和情趣,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再是照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