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记谱法的文化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谱法就是记录乐谱的方法。无论是在古希腊出现的字母谱,还是欧洲中世纪出现的用于记录天主教歌曲的“纽姆谱”以及后来出现的简谱和五线谱等,它们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记谱法的出现和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当时音乐的传播和交流,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而记谱法是与社会、时代、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这些因素对记谱法的产生、发展、演变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是研究记谱法不可忽略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东亚乐谱体系的发源地,乐谱出现时代远早于西方。但与西方记谱体系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记谱法是骨干音记谱法且多数情况不记录节奏,与实际音响表现差异较大,后朝人往往读不懂前朝人留下的乐谱。因此,古谱研究对于复原过去的音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清代之前罕有完整乐队声部且板眼精确的乐谱,湖州师范学院漆明镜教授潜心研究明乐谱多年,为了使原音重现,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感受明代学堂歌诗文化,  相似文献   

3.
曹艳 《辅导员》2013,(15):71
乐谱既是一个音乐工具,又是音乐的心灵。对乐谱的精通在音乐基本教育上有一个必要的地位。具体来说是,短句、调性和节奏的掌握能力可以早日确定和具体化的一个媒介。把精通乐谱当作组织音乐经验的一种手段。我们应当用它来把我们认为与听觉训练和节奏有关的所有那些能力确定下来并推进一步。对记谱法的学习应当给学生一种对旋律和短  相似文献   

4.
曹艳 《辅导员》2013,(10):71-71
<正>乐谱既是一个音乐工具,又是音乐的心灵。对乐谱的精通在音乐基本教育上有一个必要的地位。具体来说是,短句、调性和节奏的掌握能力可以早日确定和具体化的一个媒介。把精通乐谱当作组织音乐经验的一种手段。我们应当用它来把我们认为与听觉训练和节奏有关的所有那些能力确定下来并推进一步。对记谱法的学习应当给学生一种对旋律和短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今天的音乐生活中所使用的乐谱有两种——五线谱与简谱。这两种记谱方式都是从外国传入的。这两种记谱方式在国外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经一定的方式传入中国以后,又有一定的发展。现在五线谱与简谱分别在我国的专业音乐领域与普及性的大众音乐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符号、数字、文字甚至图表将音乐记录下来的方法叫“记谱法”(Notation),其记录的结果就是“乐谱”。记谱法因国家、民族、时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历史上出现过的记谱方法很多,目前世界通行的五线谱和筒谱,是经过多年发展变化,近代才从西欧传入中国的.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7.
乐谱既是一个音乐工具,又是音乐的心灵.对乐谱的精通在音乐基本教育上有一个必要的地位.具体来说是,短句、调性和节奏的掌握能力可以早日确定和具体化的一个媒介.把精通乐谱当作组织音乐经验的一种手段.我们应当用它来把我们认为与听觉训练和节奏有关的所有那些能力确定下来并推进一步.对记谱法的学习应当给学生一种对旋律和短句,对和声,对调性,对节奏的更好和更准确的掌握,并且应当为音乐想象活动和音乐构思的进一步工作提供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8.
《宋代音乐文献及其诠释》是21世纪初国内唯一宋代音乐史专著,是中国早期音乐断代史研究的著作之一。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宋代原始音乐史料的介绍;第二章是对宋代宫调理论的整理与分析;第三章对宋代音乐史料中的各种记谱形式作了详细介绍;第四章是对古代文献史料中以各种记谱形式保存的宋代乐谱进行的译谱与注释。对《宋代音乐文献及其诠释》内容的了解有助于加深对该著作学术价值及作者研究方法的认识,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训练友友记谱一直是音乐学习里很重要的部分。但记忆并不是无意义的事情,它可以使音乐家从乐谱里解放出来。马博士把自己研究出来教儿童学习音乐的方法,运用在儿子身上,他同时也记住“制造音乐”要给人一种愉快的体验。他教儿子的时候,以身作则,实践自己订下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关于福建南曲的记谱法问题,黄翔鹏、何昌林两先生均发表了很中肯的意见(见《中国音乐》1984年第二期)。将黄先生的论点对照南曲乐谱,似可得出以下结论:南曲谱字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一次“移律,存谱、异名,失字、替音”的变易。  相似文献   

11.
记谱法作为音乐文化的知觉表象,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之下,中西方记谱法体系截然迥异。西方记谱法与中国传统记谱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要求精确性,而后者是强调即兴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记谱法在学堂乐歌等种种原因的影响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出现了断层。所以面对此种现象,我们应该从新重视记谱法的重要性,使记谱法更加完善,从而促进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太古传宗》乐谱引起人们的关注应当从1962年杨荫浏与曹安和编辑出版的《西厢记四种曲谱选曲》一书开始。随后,傅雪漪先生于1984年撰文《罕见的戏曲音乐书太古传宗琵琶调》、1997年郑祖襄撰文《关于太古传宗琵琶调乐谱的几个问题》都对《太古传宗》乐谱作了进一步的介绍和研究,一致认为该谱是北曲遗存中较早的一份资料,它对于研究元代北曲在明清时期的流变以及探索元明以来北曲音乐的面貌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该文就还未深入研究的《太古传宗》乐谱的其中之一《太古传宗琵琶调西厢记》的文学唱词、记谱特点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虹 《文教资料》2010,(30):94-95
通过阅读与歌唱乐谱.帮助儿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还让儿童理解乐谱对钢琴音乐的作用。将积极的阅读示范渗透到钢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让儿童学会表达音乐,理解乐谱的功能,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产生心灵上的愉悦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纵观我国的音乐教育史,在基础教育阶段,专家、学者、教师之间所谓的“线、简”之争,反反复复从未停止过。主要是所持的观念和立场不同,人云:“音乐教育要走出国门,要和世界接轨!必须使用五线谱”;亦云:“五线谱高雅是阳春白雪,简谱通俗、低级,是下里巴人!”孰不知广大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面对大多数人,培养基本音乐素质的教育,决不是培养少数音乐家的教育。没有必要把门坎儿抬得过高。简谱的由来将音乐记录成乐谱有各种方法,其中有“音位记谱法”如五线谱、中国方格谱,它根据横线的不同位置记示音高;有“奏法记谱法”,根据乐器…  相似文献   

15.
音乐新课标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6.
图形谱是指利用图像、记号以及文字记谱的方法。这种记谱法历史十分悠久,十分形象,记谱形式多样。20世纪中叶以来,一些现代派作曲家不满足于通用的五线谱,往往自行发明或创造一些新的记谱法,有的就利用图像来记谱,如具体音乐、偶然音乐及电子音乐,均使用图形谱。音乐课堂图谱是指将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化的、简洁明了的图画或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风格、曲式结构等特征,强化音乐审美感受,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一种音乐课堂手段。如何让学生完美体验音乐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然而现今的教学手段中,图形谱则被众多音乐教师所用。在15年的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对图形谱手段中的几个领域提出浅显见解。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数字简谱源于法国。17世纪法国天主教“芳济各”教派的僧倡苏埃蒂最早正式提出了这个记谱法,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群众唱宗教选美诗。到了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深感五线谱记谱方法的复杂,造成了群众学习音乐的困难,于是他大声疾呼要简化记谱的方法。1972年,他在法兰西科学院作报告时,提出了数字记谱制度。接着,他又在《论现代音乐》一文中,具体地阐述了这套数字记谱制的内容。1967年,他又把数字记谱制度编入自己的《音乐辞典》中。然而,当时由于遭到音乐界许多专业人士的激烈反对,数字简谱未能一下子在群众中得到推广。以后,数字教…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由此可见,识谱教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世界公认的象形文字,中国音乐记谱法体系属于文字记谱法。欧洲的古代记谱法,则属于字母记谱法体系。如希腊字母谱、梭密字母谱Solm—isati-on、拉丁字母谱、梭发字母谱Tonisolfa,以及中世纪纽姆谱Neunes。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音乐的记谱法没有朝着欧洲五线谱坐标式的记谱方向发展?这个问团的探求是很有意义的,这里面包含着汉字和记谱法与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思维以及音乐心智行为重要特点。现就中国古代几种主要记谱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乐谱文本解读直接影响音乐情感表达。文章分别从乐谱文本解读对音乐情感表达重要性、具体内容以及与音乐情感表达的关系,分析探究乐谱文本中音乐结构、乐谱内涵、演奏者个性三层内容与器乐演奏中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关系及重要性,从而引起广大器乐学习者对于乐谱文本解读的重视并提高自身的音乐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