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是在侵略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后开始的。他们借助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又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办学校、创报刊、办医院。他们以传教为名,为侵略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控制和掠...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列强曾把—个又—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从不平等条约被签订的那天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随着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及国民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对国际法的逐步了解,中国历届政府都提出了修改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那么,中国是如何废除近代以来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3.
自清末开始,国人就发出了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吁,但作为外交主体的中央政府正式提出和实践“修约”、“废约”外交政策,则是自北洋政府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出参战要求后。北洋政府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将废约问题正式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迈出了中国政府废约运动的步伐。此后,中国各大的政治势力无不就废除不平等条约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政治斗争中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列强曾把—个又—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从不平等条约被签订的那天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随着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及国民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对国际法的逐步了解,中国历届政府都提出了修改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那么,中国是如何废除近代以来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三年前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收回旅大运动。这次运动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的一次新高涨,虽然这次运动未能取得最后成功,但却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祖国神圣领土主权的坚强意志与决心,对贪得无厌、妄图吞并中国的帝国主义是一次严正的警告。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建立了领事裁判权制度.领事裁判权在西方列强所掠取的各种权益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保障列强各种特权的基础.在意识到领事裁判权的危害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制度一直是近代中国废约运动的中心内容.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南京政府在民间废约运动的推动下,经过长期的外交努力,自巴黎和会到太平洋战争,终于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要真正成为独立强国,还须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相似文献   

7.
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之后,我党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进一步深入人心,一个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标志的反帝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1924年7月成立的北京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以下简称:反帝大联盟)在这场斗争中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早期反帝目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从党的文件和党的领导人的阐述来看,在1927年以前,反帝目标的内涵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在每次反帝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也总是将斗争的目标引向废除不平等条约。对于国民革命反帝内涵的界定,也是限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范围。在这个时期,党侧重于反对经济方面,尤其是关税方面的条约特权。中国共产党的废约反帝主张,对孙中山国民党产生了直接影响,使得大革命具有了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基本内容的反帝内涵。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套上不平等条约的枷锁,不断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凌辱,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抗日战争开始扭转这种局面,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确立,不平等条约基本废除,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降,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从事游历、传教等各种活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中国旅游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进行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外交活动--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关税自主,收回了部分租借地,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相对平等的新约,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作用.但此次改订新约运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及不彻底性,还不能达到人民所期望的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顾维钧在民国北洋、南京政府期间“联美制日”统战外交的核心是以美国为重点、同时也争取联合英、法和苏联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以达到维护国家主权、废除各国不平等条约和制约日本的目的,从而在修约运动中逐步争得了中国的权利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广东 《考试周刊》2008,(12):236-238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对传教政策的保护,基督新教各团体开始往广西拓展教务.1896年,美国宣道会传教士来到梧州,开始了它在广西的传教之旅,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其传教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19,(3):14-18
《民报》学人认为,条约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意,即使人民不满意,也只能遵守条约,但是我们可以和平地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国家自由。这虽然表达了《民报》学人的和平希望,但是要废除不平等条约也是要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的。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政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政府,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学界对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关注多集中在中前期,对其末期修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兴起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监狱改良运动,这是在特殊的国内外背景下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和过渡。本文主要从国内民主政治的要求、追求国际社会的承认和相应国际地位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监狱改良运动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并指出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民国时期进行现代化改革所要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1840年鸦片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持其宁赠朋友不与家放之政策.屡牺牲我民族之权利,与各国立不平等之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取得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同时代爱国的仁人志士一样,孙中山从参加革命之日起,就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为已任,毕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奋斗不息.反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是孙中山革命斗争的重要部分.本文拟就孙中山废除不平等条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先后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领土完整统一和中国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极大损失,而这些条约的废除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得以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1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认识到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大量日军被拖进中国战场,阻止了德国与日本在中东的联合,加上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激起了美国民众对中国抗战的同情,1942年12月10日,美国国务院宣布:为鼓励中国国民党政府抗日,自动放弃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并签订新的和平条约,英国政府也响应此号召,于是中美、中英之间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谈判展开了。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于1925年发生的五卅运动,人们常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反帝”这一核心领域,却往往忽视了在整个事件交涉过程中,北京政府与公众之间所出现的互动关系。在当时,民众对不平等条约已极为不满,所以当“五卅”惨案发生后,舆论界立刻对北京政府施加强大的压力,要求以强硬的态度进行对外交涉。不仅如此,民众还进一步呼吁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最终促使政府借此事件发起了“修约”运动。  相似文献   

20.
传教士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吴洪成自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其中包括在中国传教和设教堂、建学校的特权。在以后近一个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中,西方传教士联翩东来,足迹几遍及大半个中国。远来东土的传教士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