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前提和结论为否定判断的归纳推理,国内现行的逻辑教材只讲了一种形式,即归纳主项式。而对人们在思维实际中经常运用到的且具有实效性的归纳谓项式和归纳主项谓项式却没有论及。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总结,以期对逻辑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哈米尔顿的谓项量化理论揭示了量化命题中的简单换位规律,突破了原有三段论的规则,增加了大量新的三段论式。德摩根的主项质化理论给传统的逻辑方阵增添了新的内容,八个命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谓项量化、主项质化命题有着广泛的思维空间和运用价值,且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哈米尔顿和德摩根都对联项“是”作了深入研究、赋予新的内涵。给逻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把握肯定命题谓项的周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的周延性是性质命题形式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本文从肯定命题的逻辑形式、肯定联项“是”的逻辑涵义和借助文恩图解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正确把握肯定命题谓项的周延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周延性,是指对直言判断主、谓项外延的断定情况.如果对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处延作了断定,则其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如果对其主项(或谓项)的部分外延作了断定,则其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形式逻辑有关其通论认为:全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周延;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特称否定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上通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请看下面的事例:(1)凡商品都是能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些物品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会在语法书上看到语态转换中应注意的问题。问题的重点往往只集中在转换规则上以及什么样的动词不能转换等等。但却很少甚至没有谈及它的逻辑问题。逻辑学里有周延一说,所谓周延就是性质判断中主项概念和谓项概念的外延被否定的情况。主项或谓项在一个判断里由于外延  相似文献   

6.
“函数”本来是一个数学概念,弗莱格把它引入逻辑学,使其在逻辑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弗莱格用函数和自变元概念代替传统逻辑中的主项和谓项概念,在此基础上相当自然地建立了量词理论,并成功地把算术的符号语言扩展为一种逻辑语言,从而建立了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7.
传统逻辑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推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而是有这样一个重要的预设: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不是空类,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函数”本来是一个数学概念 ,弗莱格把它引入逻辑学 ,使其在逻辑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弗莱格用函数和自变元概念代替传统逻辑中的主项和谓项概念 ,在此基础上相当自然地建立了量词理论 ,并成功地把算术的符号语言扩展为一种逻辑语言 ,从而建立了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9.
换质法被公认的两条规则不能确保所有推理都成立,应给其加上这样一条规则:在全称判断的换质中,其主项的外延必须全部包含在前提和结论谓项共同的最小属概念的外延中;在特称判断的换质中,其主项必须与前提和结论谓项共同的最小属概念具有相容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传统词项逻辑推理有许多不适用于空词项,性质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和9个直言三段论有效式只有预设主项或谓项存在才成立。传统词项逻辑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常常使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用谓词逻辑理论将其形式化一步一步地进行演算,人们就会感到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1.
论直言命题的存在含义--对一个老问题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项逻辑有一个实质性假定:即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只能指涉由实存个体组成的一个非空非全的类。但它同时又试图发展成为一个纯形式的理论,该实质性假定不参加其具体的推理过程,由此导致一些奇怪的结果:如每一步都正确的一个推理过程,其最终结果却违反了它的推理规则。解决的办法就是去掉该实质性假定,像现代逻辑一样纯形式地发展其理论。  相似文献   

12.
按规则对直言命题进行变形推理,会出现结论违背经验常理的情况.探索其根源,是经验思维中对对象域的把握与逻辑对对象的抽象设定不一致所致.为消除直言命题变形推理出现违背经验常理的情况,使经验与逻辑统一起来,必须限定“每次对命题变形不得转移主项或谓项的论域”.  相似文献   

13.
求数列通项式,在中等学校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又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笔者就数列通项式的求解方法归纳整理为累加法、递推式法、数学归纳法和待定系数法,提出了典型例子,并就待定系数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单称判断逻辑形式公式其解说,在现行的逻辑教材中存有分歧。多数教材给出的逻辑形式公式为:“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并认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少数教材给出的公式为:“(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认为单称判断的主项有两种情况,即有的是单独概念,有的是普遍概念。本文对它们分别作了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单称判断的逻辑形式和准确刻划,关键在于确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普遍概念。  相似文献   

15.
直言命题问题,自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体系以来,一直是传统逻辑(或者称普通逻辑)的基础和核心。几千年来,人们对直言命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其理论不断成熟和完善。然而,这种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其主项所指称的事物在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即主项不是空类)的基础上,而对主项为空类(即主项所指称的事物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以下除了特别说明外,一般是此含义上使用)的直言命题问题的研究却显得不足,以致出现种种不正确的解释或处理方法。本文试图对主项为空类的直言命题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原理》一书 ,对主、谓项的周延性的解说 ,“是相对于判断的形式结构而言的 ,不是相对于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而言的”不恰当 ,所举例子更易造成误解。不能以个别的具体判断主、谓项所具有的某种关系作为这种判断形式主项或谓项周延与否的理由。该书在给出周延性概念后直接列出关于周延性一般形式的四点结论而无具体分析。我们对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性的形式结构上的断定 ,正是建立在大量分析各种具体判断主、谓项外延关系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7.
A、E、I、O四种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性问题,是指在这四种判断中对主项和谓项外延的断定情况的问题。弄清“周延性”问题,不但对于准确地理解A、E、I、O四种判断中主、谓项各自的断定情况,正确理解和掌握这四种判断的逻辑性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正确地运用这四种判断去构造推理——换位推理、三段论,并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推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在形式逻辑教学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问题。学习逻辑的人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一定要明确认识研究周延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逻辑的角度看,传统逻辑在主项存在问题上存在有严重缺陷。去掉直言命题的存在含义后,将会给传统的词项逻辑理论带来很大影响。在主项为空时,关于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换质推理、换位推理和三段论推理等许多推理形式不再普遍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三、词项隐含 逻辑隐含中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由一个判断隐含另一个判断的,叫词项隐含。词项隐含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相对概念作主项,种差作谓项的性质判断隐含一个对应的谓项相反而联项相同的判断。 由于相对概念是反映某种关系或具有某种关系的事物的概念,而关系总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这就决定了反映关系的相对概念也总是一对对相比较而存在的,对于某一相对概念总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词项逻辑的逻辑常项即词项联结词A、E、I、O的逻辑性质如对称性、周延性(范围和方向),可以建立三段论的新方法———替换中项法,来同时解决三段论的判定问题、直接的推理或者直接的证明问题,最后形成包括24个经典有效式的非经典三段论体系。经典三段论的规则立足于直言命题的四个组成要素: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来判定三段论的有效性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