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写作在高考命题中对学生而言是相对较难的部分,它不仅考查考生各个层次的语言能力,如语法、词汇、语篇结构、语用能力等,还考查学生对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流利性等,是一种对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境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语言连贯就是上下衔接、前后照应、语意贯通,是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语言连贯题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近年来语文会考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语言连贯题在近几年的语文高考中,以其全面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省市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但也因它的灵活多变以及考查能力的全面性,又成为众多考生望而生畏的一道"拦路虎"。尽管老师对于此题型也进行了专题的复习,考生对于注意的方面和角度也已经熟悉在心,但仍然效果不佳。在此,谈谈自己对此题型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赵志成  单猛 《新高考》2004,(7):12-13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题第23题,考查的是语言连贯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即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灵活性。请看题目。  相似文献   

5.
吴磊 《现代教学》2007,(10):52-53
2007年上海英语高考力求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意图明确、结构清晰,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测量有较好的适切性,对中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考英语写作是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如何在高考中很好完成写作任务是困扰考生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如何应对高考写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谈谈看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赵书梅 《中国考试》2006,(12):24-29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是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题型,它集阅读理解与语言应用能力考查于一体,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在一定语言情景下准确、灵活运用词汇和短语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综合性强、考查范围广,而且许多题目设计巧妙,因而对广大考生来讲此考题难度比较大,从以往考生试卷反馈数据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考生在完形部分的得分与其英语考试总分成正比,完形部分得分越高,总分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语言表达连贯”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考点之一。所谓的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2006年高考,全  相似文献   

9.
何传跃 《学语文》2005,(1):5-27
排列句序指的是次序混乱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语意贯通,结构合理。句序的调整与排列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能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因此,它是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综合题型之一。先看2004年的几道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0.
罗珉 《中学生英语》2008,(10):14-17
高考中情景交际类题是考查语言交际能力的具体表现。今年各省高考题中的交际考查比例加大了,目的是考查考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2012,(9):40-44
总体而言,2012年高考英语试卷所用语言素材大部分取材于真实生活场景,语言地道真实,测试考生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试卷内容力求新颖,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英语写作给考生留下较大空间展示个人写作能力。各个省份高考试卷立足创新,基于语篇,突出语用,注重能力,联系实际,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相结合,重视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体现语言人文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12.
《招生考试通讯》2013,(3):17-17
2009年起,辽宁省英语高考把最后一篇阅读理解题改为新题型——补全短文。补全短文的文章词汇简单,条理清晰,与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都有一定的联系,但更侧重于应用,考查考生的预测、判断推理和调节等综合能力。试题将具体的标题、段落或者某一关键信息留空于段落之中,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逻辑清晰。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以来,高考语文对“语言连贯”考点的考查,一改以往的选择题型,而采用了主观题型,令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提供解答语言连贯主观题的8个基本思考点,供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英语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纵观近几年的上海英语高考题,加强对考生语言使用能力的考核成了英语高考的一个重心。仔细分析2007年试题,我发现高考英语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试题语言材料真实,着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注重考查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本文将从分析2007年英语高考题入手,分析上海英语高考动向,  相似文献   

15.
李秘秘 《高中生》2012,(5):36-37
湖南新课改后的英语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完形填空,增加了完形填空(二)。该部分为自由完形填词题,文章长约150词,设8空,属主观题。本节侧重考查考生的语感以及语言的衔接、连贯、结构等语言知}只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考完形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推理、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诸多题型中对考生能力考查最全面的一题。考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读懂这篇残缺的文章,理解并领会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推断文章的内涵。这样才能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以及其他基本技能与常识,对每一小题的选项尽可能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使重新构建的文章前后连贯,主题鲜明,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7.
英语写作在高考命题中对学生是相对较难的部分,它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它并非要求考生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共四小题,每小题都是3分,共12分,考查形式为选择题。2009年《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今年广东卷第一大题能力层级有两个:A和E,即识记与表达应用。除第1题拼音属识记外,其余3题都是在表达运用的层级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检测考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水平。与2008年比较,题量相同,考点大体稳定,字音辨识、成语使用、语病辨析、连贯四个考点的考查保持不变。四题四个考点,覆盖面广,考点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9.
光合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之一。综观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物、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彼此的制约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图表及问题情景的变化,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信息转换能力、实验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11浙江高考短文改错是一则关于孩时自我教育的小故事,内容贴。近生活,难度适中,结构简单,语言易懂,总长度为104个词。既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阅读短文的能力,又考查考生利用知识去发现、判断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