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小忠 《学周刊C版》2023,(19):148-150
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控制关乎田径训练的成败,过高的训练强度、过多的训练量会导致学生受伤,而过低的训练强度、过少的训练量会影响训练效果。控制好田径训练强度、训练量势在必行。文章立足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阐述了控制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意义,对影响二者的具体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从提升师资力量、设置训练目标、设计训练方案等多个层面提出训练建议,希望为提升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忠义 《教师》2021,(8):43-44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专业性强的体育人才成为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分配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为此,文章简要地分析了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阐述了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设计的相关原则,并重点从训练制度、时间、方法和恢复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61):137-138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实行,体育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田径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运动项目,合理控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能够促进青少年心理与身体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初中时期是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关键阶段,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讲,需要基于学生生长发育的特殊情况,对学生田径训练的强度给予合理控制,使训练量与之相匹配。文章在总结学生田径训练特点及田径训练强度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科学进行田径训练指导的方法,包括对训练体系的完善、训练方法的优化等。  相似文献   

5.
陈红培 《考试周刊》2010,(45):126-127
通过对仙桃职业学院田径队参加湖北省历届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成绩,依据高职院校田径业余训练的特点和条件,从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训练学理论角度,对高职院校田径队赛前短期集训的计划制定、负荷结构、训练内容、恢复等问题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方进新 《考试周刊》2008,(22):161-162
田径选手的高原训练的强度要适应缺氧条件,主要是要低于平原地区的强度,但又不可过低,而训练量则应保持在正常水平.田径选手的高原训练应考虑到,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有氧训练,训练效果可以大为提高,而缺氧条件下的训练对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在整个高原训练阶段,使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得到持续不断的相应一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中田径训练设计强调遵循合理性、有效性、适度性等原则,教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做客观分析,设置适当的训练任务,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田径训练大多具有机械重复的特点,学生对此比较排斥,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为学生准备合适的运动内容,科学安排训练总量,以提升训练效果。学生运动素质基础、运动能力、身体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设计田径训练任务时,要参照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量,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赵冬青 《考试周刊》2013,(59):125-126
在体育运动中,耐力训练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基础性工作。而田径类中长跑的训练量多、强度大,运动负荷和体能消耗也大,往往令受训对象身心疲惫而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且目前大多数学生一直生长于"龙子凤女"的独生家庭,普遍缺乏一种能吃苦、不怕累的运动品质和精神意志;加上许多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活动中依然采用传统陈旧的方法与手段,既简单机械又缺乏相应的情感艺术元素,以至于长期以来中长跑训练往往比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障碍更多、难度更大。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变学校活动中长跑体育项目训练的不良状况呢?作者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对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对福建省高职院校田径课余运动训练工作中诸多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指导和改善高职院校田径课余训练工作,使高职院校的田径运动队在组织管理、训练和政策体制上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0.
秦娜 《学苑教育》2023,(5):77-78+81
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培育以及心理压力舒缓具有重要意义。田径是初中体育课程的关键活动之一,为确保其教学工作能够合理开展,应当明确控制强度的主要措施,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参与田径训练活动,减少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性,实现理想的身体素质提升目标。本文首先分析初中体育田径训练现状,随后探究强度控制必要性与基本原则,最后提出执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对赛前训练的尿蛋白、胆红素、肌糖原、血液成分等生理实验结果证明:以95%以上强度训练负荷,其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大运动量(85%和75%)的强度;国外教练赛前训练实践证明:高强度(85%-90%)低训练量的训练安排模式要优于低强度(85%~55%)中等训练量的赛前训练安排模式。而中国教练特别注意“平时积累、赛前突击”的大强度负荷训练,将大强度训练理解为“接近专项距离的100%强度的速度训练”的安排是不科学的,是导致运动员比赛竞技状态不稳定和易损伤的重要原因,我们在赛前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安排上应借鉴国外教练“有效训练负荷”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为参照,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分析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得出结论,拓展训练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一致,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吻合,在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成效突出,在云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融入拓展训练对提升学生基本素养有益。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训练实践总结,通过论述心理训练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从心理训练的特性出发结合田径训练的方法与目的,阐述了心理训练的方法,旨在为田径教学和训练与心理训练的共同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的基础学科。运动训练量与强度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要想明确小学生运动训练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需要对小学生的运动训练特点进行了解,结合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促进项目训练的优化型,确保训练强度与训练负荷等环节的有效连接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所有训练项目需要依据实际的比赛来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确保运动训练量和强度的合理安排,要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开展运动训练,以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5.
将“素质拓展训练”的育人理念及方法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冲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打破不适应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就素质拓展训练引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罗晨  金博 《成才之路》2011,(2):28-29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高等职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艺术修养、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发挥着较好的作用。本文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分析了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阐述了如何将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贯彻到高职教育当中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加强.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开展进行调查,分析了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教学中的困难,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希望为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体育课的田径教学中,应正确地运用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技术,发挥专门练习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的特殊作用,达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热情,以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及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技术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等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由于当前高职田径教学存在田径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田径教学形式陈旧单调等问题,导致曾经作为高职院校热门科目的田径教学演变成了程序式的选修科目。为解决高职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明确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应实施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和田径课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等策略,提升学生对体育项目尤其是田径项目的兴趣,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41所高职高专院校田径业余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论显示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田径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客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