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读书.似乎没有什么可谈的.一是前人谈得很多;二是几乎没有人不主张读书的。但是,处于信息时代.站在一个教育者的立场.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淡一谈读书,特别是如何教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在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相似文献   

4.
“嗜好的读书”,见诸鲁迅《而已集》中的《读书杂谈》。这位大师在文中说,读书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比如单纯为升学、为就业而读书,往往很被动,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二是嗜好的读书,纯粹出于自愿,出于兴趣,是在做一件爱好的事情,这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如何读书?这个问题在教育领域很普遍。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倡导教师读书,把教师读书作为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似乎只要教师开始读书了,就开始成长了;只要教师读的书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快要达成了。其实,这是对教师读书的一个误读,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教师只要读书就可以获得专业发展,读书,对于教师成长并不是万能的。这里其实涉及读书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怎么读?一是要读出"一根桩"。教师读书并不是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知识的社会。知识,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基本条件。想要获取知识,就必须运用有效的手段——读书。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培养一个人谈吐、气质、思维方式的最好途径。读书已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学生如果仅仅将“读书”停留在语文课本、家庭作业上,他将来肯定不能很好地承载人生。那么,如何让他真正感觉到读书是件“有意”又“有益的事情呢?许多老师和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仅仅一句“你应该多读书,读书很重要”就够了吗?这里,我想就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谈谈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7.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  相似文献   

8.
读书是开阔孩子视野、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兴趣。我们的做法是——一、营造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孩子总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不然就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我相信,在一个举手就可拿到书的环境里成长,很少有孩子会对书籍产生抗拒。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我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少看电视多读书,经常交流读书的心得,谈论读书的乐趣,让孩子从父母的喜悦中渐渐体会到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参与到我们的交流中来了。二、带孩子上书市和图书馆要读书,首先要买…  相似文献   

9.
编辑叔叔阿姨: 我是一个很爱读书的孩子,但在读书中,我会经常遇到一些令 我很难懂的文言词汇。请问该怎么办? (江苏/李小闯)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  相似文献   

11.
生活条件好了,读书的心思却越来越淡了。书房很宽敞,书橱很漂壳,而在翻开书页的同时也就走了神。记得1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宿舍熄灯之后,读书的心火依然旺盛,便跑到了卫生间里借着那昏黄的灯光,一直读到天亮,不觉得困,也不觉得累。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一个人强迫着自己作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心灵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把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体会“物我两忘”的机缘。这一机缘,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当你回过头来,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何等陌生。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更何况是错过了一段读书的岁月呢?  相似文献   

12.
今天,你读书了吗?这是一个读书约定.我与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约定,每天至少阅读10页课外书,尽情享受阅读之乐,获得无尽的能量和创意.虽然这个约定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可不容易.关键在于是否能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让读书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让每一个在小学读书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苏教版人的一个理想。什么是习惯?习惯又有什么用呢?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相传,清代有个叫刘蓉的文学家,小时候在家里西侧的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读书     
青年会叫我在未离南方赴北方之前在这里谈谈,我很高兴,题目是"为什么要读书"。现在读书运动大会开始,青年会拣定了三个演讲题目。我看第二个题目"怎样读书"很有兴味,第三个题目"读什么书"更有兴味,第一个题目无法讲,"为什么要读书",连小孩子都知道,讲起来很难为情,而且也讲不好。所以我今天  相似文献   

15.
版本与读书     
版本与读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章太炎曾说:"所谓经书只是一种线装书罢了。"线装书乃属于版本书中的一种。我想,凡是接触过书籍,自己也读过几本书的人,原本就应该把版本和读书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几天不读书和不洗澡一样难受即便工作再忙,董卿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关于读书,她的名言是——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读书,能让人学会思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安静下来;读书让我很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青年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才能不断地走向成功。在实践中,我觉得读书、反思、合作,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一、注重教师读书读书对今天的青年人很重要,读书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很重要。为什么要求教师读书呢?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因为一个人太渺小,没有那么聪明;一个人的精力太有限,没有那么充沛。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癖好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比起嗜书如命的人来,我只能勉强算作一个有一点读  相似文献   

19.
点灯人语     
同学们,我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因为读书,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也因为有了书的陪伴,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而质朴;因为读书,我们的才思更为敏捷,写作能力会得到很明显的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似文献   

20.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留意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发现他们读书时,时而会微笑着点头,时而会蹙眉叹息。我想:他们是不是仿佛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