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学年组织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口算比赛,每个年级50道口算题,时间是10分钟。近年来,每次赛后的研讨活动上,教师们对学生口算能力的担心越来越大,甚至埋怨我们的课程改革。笔者觉得教师们的担心、埋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妨让我们来看看课改前、后其中两年的口算比赛统计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战     
五年级的五分钟口算比赛,是以班队活动的方式举行的。学生们通过前段时间认真的训练后,都已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了。于是比赛就在异常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先以小组为单位,六人一组,决出一个第  相似文献   

3.
口算是三年级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三年级口算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探寻口算性质,掌握口算技巧,培养口算习惯,从而赋予口算教学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闫丽蓉  蒋丽萍 《教师》2019,(12):84-85
口算也称为心算,是数学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是学生终身学习生涯的起点。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学习,而数学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因此,计算教学对一年级的学生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一些较有效的口算方法,以提高一年级学生们的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可有些学生到二年级时口算能力还是很差,作为教师的我们决不能放弃,要想方设法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在复习好一年所学过的口算题目的同时,再对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进行训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计算的兴趣,激发计算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教师可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如口算、笔算和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的口算教学与练习很重要。我们要培养一年级学生熟练口算的能力,通过课堂上用足每一道小题、课后对口算进行勤学苦读、坚持进行听算练习等手段,扎实提高学生口算的熟练度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电脑的音像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某教师教四年级的数学课,先在电脑荧屏上呈现动物口算比赛的画面.小熊猫在计算17×25×4时迟迟不能说出答案,而小猴子则马上答出结果是1700.电脑接着提问:为什么小猴子会算得那么快?有什么窍门呢?学生们兴奋起来,纷纷抢着回答,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近来许多小学教师反映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强,尤其是低年级问题更为突出。据了解,目前小学低年级均使用口算练习册。练习册中的题量很大,例如一年级两本练习册中,每册34页左右,每页60道题。既然安排了这么多练习题,为什么口算能力还不强呢?一些教师反映学生不爱做口算练习册上的题。我们认为,这与练习册的编排不无关系。为此,我们就练习册的编排及使用问题在北京市三所小学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57名小学教师,120名一年级学生和110名一年级学生家长。调查结果见以下各表。1.学生问卷表1,表2说明,绝大多…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四则计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为了解决我县小学教师以往忽视口算教学的问题,我们在八一年秋季深入到城关二小、三小的两个一年级班,和教师一起钻研教材,讨论教法.在改进口算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动口、动脑,通过多种感官来理解算理、熟悉算法,以形成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弟学校设施落后、师资薄弱、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作为低年级计算的主要内容,口算一直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三年级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口算能力的提高是关键。本文以苏州育才学校为例,对农民工子弟学校三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展开探究,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1.
加强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笔算和口算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计算的时候,笔算和口算往往结合着运用。有些学生的计算速度太慢,计算错误较多,这与教师平时忽视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有很大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就加强了各年级学生的口算训练。一学期来,虽然时间不长,工作还不够深细,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曾以各年级最基本的四则计算题,对全校各班学生分别进行了两次口算能力的了解,两次了解的时间相隔三个月,每次的时间和题目都相同。两次了解的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口算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口算技能训练,忽视过程性学习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对口算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关勇 《师道》2009,(1):24-24
听一年级的一堂课,是20以内加减法的一堂综合练习课,最后一个环节是口算比赛,学生的口算相当出色,正确率100%,速度平均达39题/分。我心里一颤:一定是魔鬼训练。下课后,我们请教了授课老师,答曰:用体育竞赛专用的秒表计时?我问:有例外吗?答:没有,人人过关。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一次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中听了两位老师执教同一个课题——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由于教师对例1算法多样化处理方式的不同.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计算,是开启小学数学大门的钥匙,是小学数学的灵魂和根本。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口算练习从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至六年级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乎遍布每个练习,而且,课后还有专门的口算卡,这足以证明:加强口算训练是小学数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把口算训练落到实处,使教学做到经常性,甚至制度化。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以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族素质。素质教育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指导算法,重在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上课,内容是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复习。复习的第一个环节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师呈现算式45+23,请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学生说可以用"拆"的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呈现以下两种拆法.  相似文献   

17.
彭志娟 《小学生》2013,(6):44-44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也是数学里面最重要、最容易掌握,可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以后计算能力的提高,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通过几次教学一年级的实践,我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口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口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  相似文献   

18.
一、情景引入   师:前几天,北关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进行了一次口算比赛,今天老师把口算题目也带到了咱们班.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一、直击现状 一轮新课程实验下来。我们发现.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都不是很理想。为了解低年级学生口算的实际状况.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对学生进行了检测。他们刚好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单元.我们把教材中学生已练过的30道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题作为检测内容,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选取普通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不同水平学生在心算和口算方面的能力表现.结果表明:小学生心算与口算能力总体上随年级呈上升趋势,且心算与口算能力成正比关系;同一年级不同水平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差距较大;影响心算口算的可能因素有笔算、知识经验和工作记忆等;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其影响因素还有表内乘法不熟悉以及对运算本质不理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