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就是把选定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并且受力分析思想还贯穿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受力物体;2.隔离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哪些力;3.画出受力图示——一边分析,一边在受力图上准确地标示出各力的方向;4.分析受力顺序——一是场力(如重力),二是弹力,三是摩擦力,最后把其他力(题目中给出的附加力)标出.例1如图1所示,竖…  相似文献   

2.
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作出力的示意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呢?一、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首先要确定被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受力体.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要分析物体A受力的情况,A是研究对象;若要分析物体B受力的情况,B就是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只需考虑该物体受到的力,而不必考虑该物体对其他物体的施力情况. 二、弄清有几个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力的作用,并依次分析各力这一过程要做到两个“防止”.其一是谨防“漏力”.初中学习阶段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就是把选定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并且其还贯穿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所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高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同学们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就是把选定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并且其还贯穿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所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高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同学们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应用二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排除不易分辨的伪力.只有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地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最感困难,许多学生不会判断受力分  相似文献   

6.
力学的中心是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因此认识力的概念,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力学的基础.认识力的概念,主要是认识场力(包括重力、万有引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弹力(包括弹簧的弹力、接触面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等)和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等)的概念,认识这些力的产生条件和力的三要素;分析物体受力主要是隔离出作为研究对象的物体,分析它受到的所有力,并会画出受力图.  相似文献   

7.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初中物理初步学习了重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受力分析时主要分析出以上这几种力.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必须掌握分析物体受力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8.
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情况下运动规律的科学.因而弄清物体受力情况是解决一切力学问题的前提.由于力学问题还要延续到电场力、磁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所以受力分析就成为整个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同时,科学受力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也是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下面谈一下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程序①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②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相似文献   

9.
物体受力分析刍议吴青山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物理学特别是力学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全面正确把物体的受力做出分析呢?第一,从力的概念去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确定研究对象,紧紧抓住"受"字。分析物体"受"了哪些力...  相似文献   

10.
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学生学习物理第一次综合应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可用较多方法,比如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交分解法等.同时解决多个物体的平衡问题时还要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对学生来说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高.本文就共点力平衡的几种基本方法进行探讨.共点力平衡的一般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画力的矢量图;4.运用力的合成法或分解法建立方程求解.方法一解三角形法若物体处于三力平衡,则其中两力的合力必与第三力等大、反向.那么,这三个力平移其中两个,必能围成一个矢量三  相似文献   

11.
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受力情况决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运动情况反映物体的受力情况.受力分析要注意按顺序分析,一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二弹力,三摩擦力,四其他力,避免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受力分析”,不外乎是:分析物体(指刚体,以下皆同)的受力的个数、力的性质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在中学物理和普通物理教材中,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除了分析物体的受力个数、(?)的性质外,仅仅对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分析,而对力的作用点并没有作深入的分析。也就是,研究的“物体”受力分析,其对象通常是指“质点”。正因为研究受力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质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物体运动的性质是由其初速和受力的情况决定,因此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物体的受力图是研究和解决问题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平时教学中通常所研究的力在同一平面内,这些力叫做共面力,如果所受各力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叫做异面力.近年来,一些省市的高考物理试题开始出现了物体受异面力作用的问题,一些考生在考后反映:异面力的题目,平时做的少,做题不习惯,找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中力图包括力的图示法和力的示意图.其中力的图示是分析物体受力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学生在画力图时往往有下列几种错误.  相似文献   

15.
力的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贯穿整个力学的学习,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学习重点;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是难点. 一、考查平衡力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考查题型一般是选择题或填空题,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解题时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不要混淆.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条件"是中考命题中的热点,有关这部分知识在平常练习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低。本文利用平衡力知识分析、解答有关典型例子进而探讨:1.应用平衡状态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2.应用二力平衡分析物体的受力及运动状态;3.应用平衡力解决压强、浮力与简单机械的综合问题;4.应用平衡力解决连体漂浮或悬浮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从而阐明通过应用平衡力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进一步弄清力学中有关的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钭方健 《物理教师》2003,24(12):40-41
解力学平衡问题,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列出联立方程再进行运算得出解答.这样处理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方程求解中有可能出现多解,物理意义很难理解.而平衡问题与“三角形”有关,能灵活运用力的封闭“三角形”性质,特别是在解决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的问题,可化难为易,简捷直观.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三角形”的性质在处理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受力分析时运用平衡力分析法又是一种很重要的技巧.在初中物理学中着重介绍了二力平衡,即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一般对二力平衡的应用,例如在研究摩擦力,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这就是我们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基本原理.包括用弹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知道力学对于物理如同骨骼之与人体,尤为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和熟练的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是学好力学的关键,更是学好整个物理的关键。当物体所受得力在一个平面内时就可以在一个平面内画出其所受的力,求出未知力。当物体所受的力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时也就是物体受力是空间的,就不能在一个平面内画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这样就为分析受力增添了许多思维障碍,特别是加入了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就更是容易出错。下面我就以典例为载体,介绍一种受力方法,空间受力、分面分析法。例题一、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θ=30~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物体,重力为G,现在用力与斜面底边  相似文献   

20.
<正>在物理问题中,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力学规律列方程的前提。下面就正确进行受力分析需要掌握的三种方法逐一分析。1.基本概念法: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概念着手,搞清楚研究对象与哪些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分析时可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逐步进行。例1如图1所示,光滑小球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