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的文章已经够多的了,我今天又来写这个题目,是因为自己觉得有点新意,想发表出来得到批评指正.总的说来,我的意见是这样两点:一,对人进行抽象以得到人的本质规定,既有个抽象出什么来的问题,也有个抽象到怎样程度的问题;在前一问题上有抽象人性论和具体人性论的对立,在后一问题上则有共同人性论和人性有别论的对立.二,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方面去发现人的本质,既可从类出发去观察个性的差异,也可以从个体出发分析类的不同;用前一方法得到的是人的类本质,用后一方法认识的是人的个体本质.在我国人性论研究中,对以上两点的后一方面都未予注意,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在人性论方面试图实现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他提出人的本质是“爱欲”思想 ,认为人的历史是爱欲受压抑的历史 ,解放人的关键是爱欲的解放。这种人性论是从生理学角度来阐述人性的 ,因而只能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在人性论方面试图实现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他提出人的本质是“爱欲”思想,认为人的历史是爱欲受压抑的历史,解放人的关键是爱欲的解放。这种人性论是从生理学角度来阐述人性的,因而只能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抽象人道主义唯心史观。它以抽象人性论为出发点,把民主和人权作为本质来构思社会主义,认为人的理想和道德观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又用抽象的人和人性来衡量和判断社会制度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21,(1):46-51
人性论所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的问题。这一直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最具有代表性。两位先贤在人性本质问题上存在着"本善"和"本恶"的根本分歧,就注定其衍生的思想主张各有不同甚至存在对立。但殊途同归,两种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是一致的,目的都是教人实现道德上的善。两种人性论在我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对人性解读的历史渊源和演进过程,从人性角度把握我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人性论研究大多局限于抽象的善恶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理论学科,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旨,它的人学理论以人的劳动为切入点,以人的社会性为结论。通过对中国传统人性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比较分析,将有助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全面看待中国传统人性理论。  相似文献   

7.
幸福思想史上的思想家们总是以人性为出发点来认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及其关系。只有科学的人性论才能科学地解读人的幸福。马克思的人性论是科学的人性观,人的本质是最根本的人性,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三者的完整统一,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可以确证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及其统一。  相似文献   

8.
宋明理学人性论从天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立中引申出禁欲主义说教,明清之际人性论从不同的理论途径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批判。“理欲合性”论通过修正传统的德性主义人性论而肯定了欲望的合理性;自然人性论则把人性完全归结为人的感性欲望等自然属性,并由此出发揭露、批判了理学禁欲主义的反人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孔子人性论蕴含的是孟、荀人性论之争的思想渊源。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们对人性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代表,其人性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一样的,即善。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仅仅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以一种理性的张力,共同构成儒家人性观的理论双翼。  相似文献   

10.
人性理论一直是哲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由此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在西方,马克思之前的人性理论非常丰富。例如:以柏拉图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人性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主张“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以费尔巴哈为代表重新提出“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物”,等等。但是,马克思认为它们都属于抽象人性论。抽象人性论,  相似文献   

11.
长期来,人性问题是个理论禁区。粉碎“四人帮”,冲破理论禁区,人性问题又获得重新研究探讨的机会。在讨论中对于什么是人性,众说纷纭。我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这里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凡是一般地考察某事物的性质时,总是指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人性,顾名思义也是指的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他有许多属性,归结起来不外两大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人本质的,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联系在一起的。人和人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人是有多种属性,可以从各个领域来研究它。而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称之谓人的关键。生理学、解剖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之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的总和。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问题。理学的人性论是作为本体论的推演或论证而存在于各个哲学家思想之中的,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仍然纠缠于性善、性恶的纷争之中,实际上则已突破了这些传统的伦理命题,已经从更深的角度来探讨人性。朱熹的人性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他通过对人性的二分,讨论性与情、性与心的关系,完整地提出了他的人性论思想。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集中阐释和分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对以往人性论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论;二,阐明了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三,注意并提出了人的本性的可变和不可变属性的关系,即“一般人性”和被每一历史时期“改变了的人性”的关系;同时,还论证了抽象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辩证统一。可是,长期来,“人性=社会性=阶级性”命题,在我国被认为是不容争辩的。因而使得我们对于人性的研究明显地落后了。所以当前,人性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首先要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基本内容做起。下面我们就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性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说一点意见。先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有些同志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推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否定人性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上述论断是针对费尔巴哈排斥人的社会属性而言的。费尔巴哈在论证人的本质时,除了“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马恩选集》第1卷第50页)事  相似文献   

14.
人性问题现在越来越引起我国学术界与文艺界的广泛注意。几十年来,由于不加分析地一个劲地批判人性论,在我国曾经造成谈“人”色变这样一种极不正常的局面,似乎只有地主、资产阶级才讲人性,而无产阶级是从不讲人性的;其实大谬不然。地主、资产阶级固然有他们的人性论,我们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人性观。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性问题就颇为重视,有很多论述。现试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人性化思潮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人性化思潮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复杂的思想文化背景.教育人性化思潮由不同思想倾向构成,其中抽象人性论思想倾向占有主流地位,左右着整个思潮的基本发展方向和主要理论特征."新课程理念"和抽象素质教育论是教育人性化思潮中抽象人性论倾向的主要体现.个人全面发展是最完善的人性,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才是真正人性化的教育.应该区分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两个不同层次上的人性化,努力提升教育的人性化水平.加强和深化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是克服教育人性化思潮中抽象人性论倾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发展脉络,徽州学者人性论的传承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南宋:朱熹人性论的形成。朱熹在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作了全面的阐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性二元论体系。元代:方回、陈栎、胡炳文对朱熹人性论的继承。方回、陈栎、胡炳文等人对朱熹性二元论的遵奉可谓不遗余力。明代:汪应蛟对朱熹人性论的改造。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新安理学内部出现了分歧,汪应蛟对朱熹的性二元论作了部分改造。清代:戴震对朱熹人性论的颠覆。戴震从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与朱熹截然不同的观点,从而使徽州学者的人性论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发展脉络,徽州学者人性论的传承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南宋:朱熹人性论的形成。朱熹在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作了全面的阐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性二元论体系。元代:方回、陈栎、胡炳文对朱熹人性论的继承。方回、陈栎、胡炳文等人对朱熹性二元论的遵奉可谓不遗余力。明代:汪应蛟对朱熹人性论的改造。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新安理学内部出现了分歧,汪应蛟对朱熹的性二元论作了部分改造。清代:戴震对朱熹人性论的颠覆。戴震从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与朱熹截然不同的观点,从而使徽州学者的人性论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孔子人性论所蕴含的矛盾引发了孟、荀的人性论之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特定的人性概念内涵,既在理论形式上互相对立,又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秦汉以降的人性论大多沿着调和孟、荀的路径发展。考察孟、荀的人性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反思当代中国人性沉沦与道德价值观冲突的实质、表现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9.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和世界观,它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尽管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性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如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自我完善”、“自爱”、“求乐避苦”……等等),但它的核心则都是人性自私论。爱尔维修的人性论是其中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一种,剖析一下爱尔维修人性论的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和失误原因,对于我们认清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卢梭从人性自然演变出发,基于霍布斯、洛克等人的人性观,提出自己的人性论思想并发现人性异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并渐渐找到摆脱异化出路的过程,即由自然人到社会人,再由社会人到自由人,并最终通过契约的建立,使个人成为集体的过程。每个人的意志成为公共意志,思想获得解放,人性在集体中得到真正的释放。人性由扭曲异化后而得到重生是卢梭人性论的终极指向,揭示出人之为人的根本,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