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德育中层次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人们在道德教育中习惯于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整体性灌输,却很少关注人,尤其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这种"人本缺失"的德育观,过于青睐德育在目标、内容、评估和对象要求等方面的整齐划一,却忽略了接受主体在认知方面的可能性和如何根据人的  相似文献   

2.
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德育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德育是一种新的学校德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反思当前高校德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反人本"倾向,从而建构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的的现代德育人本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模式.进一步明确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具体化,以推动现代人本德育思想由理念层次向实践层次和操作层次的转换,致力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大学德育的开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应注重辨明本末、分清层次,即强调德育的层次性.大学德育应遵循由己达人,再及世界的基本层次,循序渐进,同时加强德育内容的实践性,讲求德育方法的多样性,才能真正达到沟通人己、平衡物我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是德育美学观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提升大学德育层次的重要举措、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等价值意蕴。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要以德育主体审美化、德育内容审美化、德育载体审美化和德育方法审美化为实施路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开拓大学生活化德育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程逊  王志洲 《成人教育》2009,29(8):34-35
德育内在理念以“人是目的”,学生的需要满足与学校的德育实效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学校德育应在满足学生需要层次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是隐性德育的最大特点。仪式活动是隐性德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日本现代成人礼的源流、类型和特征进行解读和分析,来探寻仪式中存在的隐性德育。笔者认为成人礼背后的隐性德育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成人角色教育、民族认同感教育和生命·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利于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实施重点,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德育目标过高或过低影响德育效力,德育目标的多元化也直接影响德育效力.提高德育效力,要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体系,德育目标要有层次,要关注德育目标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学校的德育目标要培养爱自己、关心他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相似文献   

9.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十分注重德育元素的有效融入,以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德育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对个人层次、群体层次、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层次进行德育元素选择中体现不同的侧重点,对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德育功能的发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小学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便于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实施重点,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地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德育目标的层次、域分问题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它内在的要求二者实现辩证联结。所谓德育目标的“层次”.主要是指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及相应的目标要求而形成的不同水平或者不同阶段的标准。所谓德育目标的“域分”.主要指德育目标按其内容的不同方面所形成的领域标准。同一层次的德育目标,往往是由不同域分的目标构成的,同一域分的德育目标,又是由不同的层次连接而成。只有实现这两者的辩证联结,才能真正形成德育目标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在德育课程开发中关注的主要是传递哪些规范以及怎样呈现这些规范,而对规范本身的层次体系及内在关系缺乏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的规范层次分析,尝试探索符合德育重心和规范层次的德育课程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德育目标的层次、域分问题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它内在的要求二者实现辩证联结。所谓德育目标的"层次",主要是指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及相应的目标要求而形成的不同水平或者不同阶段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德育功能层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德育功能讨论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指出:第一,要立足于学科发展来提出问题,提出“真”问题;第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相对区分。作者认为,要把德育功能研究推向深入,目前应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德育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多种德育功能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每一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文章提出,德育功能的实现,受到德育期望、德育结构和德育效果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陈庭  陈再新 《中国德育》2013,(19):56-57
微型德育课程是指选取生活中直观反映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而设计的,通过对事件的内涵剖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多方位渗透的多功能课型。与传统的德育方式比较,它具有切入点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结合我校德育的困局,我们确定了"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德育目标,并努力通过微型德育课程予以实现。一、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内容我们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按年段、分层次确定了课程工作的目标和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在德育课程开发中关注的主要是传递哪些规范以及怎样呈现这些规范,而对规范本身的层次体系及内在关系缺乏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的规范层次分析,尝试探索符合德育重心和规范层次的德育课程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基于此认识,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分层次教育为突破口的。分层次教育正是按照人和社会发展的层次性,实行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它有效地克服了班级授课制要求学生整齐划一的弊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一、分层次德育 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的精神,有效地开展了分层次教育工作,加强了德育建设,建立了校长…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首先从观念层面入手。一、树立人文性的德育观。德育行为的载体是人,德育过程是人教育人的重要过程。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人文化和人性化的设计,并使其更加对象化和个性化,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需要。也就是说,树立人文性德育观的实质就是服务。要以学学生生为为中中心心和和本本位位,,常常存存服服务务之之心心,,常常怀怀服服务务之之情情,,常常谋谋服服务务之之策策,,常常做做服服务务之之事事。。二二、、树树立立发发展展性性的的德德育育观观。。发发展展是是整整个…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学校德育不尽人意,德育实效性不强。其原因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德育理论自身的困惑是德育低效的理论根源,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具体做到: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使德育向发展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素质转变;德育观念要向以人为本转变;德育目标定位要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几年来在德育改革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建立一个能够体现中国国情与特色的德育新格局而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丰富了德育的内容,补充了德育方法之不足,而且使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它各育获得了更和谐的统一,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着提高人的素质,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