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读者的差异性和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内容复杂而需要个性化解读。个性化解读的方法和路径:名作重读、名文共赏、名作续写改编。个性化解读的基本原则:立足文本、整体把握、还原创作意图、联想和想象。课堂上,师生互动,解读《老人与海》《白鹿原》,评价、认知文学作品里西天取经的人物形象——唐僧,解读康桥的象征意义,结合《于丹〈论语〉心得》、课文《论语十二则》和高中选修即将学习《先秦诸子选读·论语》,讨论、探究、认识和评价《论语》的意义和现代价值,学生体验、感悟并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合理想象,独特理解,有个性地解读自己心中的"桑地亚哥""白嘉轩""唐僧"和"康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作,迄今为止《论语》的英译本已达30多个版本。对于《论语》的英译,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翻译目的。论文将安乐哲译本与理雅各译本进行对比,对安乐哲译本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正>《论语》博大精深,微言大义,专业研究者甚众,但因年代久远,学界对各类涉及该书的研究成果很难形成共识。何伟俊老师另辟蹊径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去解读《论语》,挖掘其中深厚的教育资源,智慧的选择与个性化的解读成就了这本《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该书获得了很多教师的青睐,获选《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最受教师喜欢的100本书。认真拜读这本书,何老师研读《论语》与写作《论语里住着的孔子》的很多密  相似文献   

4.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史及哲学史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典籍之一,至今已被译成英语60余次,译者身份多样,既有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哲学家,也有国内学者。哲学家刘殿爵翻译的《论语》有着其它译本难以企及的销量。本研究立足于刘殿爵《论语》英译本,基于自建平行语料库用Wordsmith5.0软件对译者风格进行数据统计和定性分析,以探讨刘殿爵有别于其他译者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目的性对其译文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译者的主体创造性对提高译文质量和读者接受度至关重要;译者的主体限制性为译文设置了底线要求;译者的主体社会性又使译作具有译者社会性的烙印。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论语》译文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在成人教育视角下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能丰富成人教育内容,促进国学健康发展,有利于建构学习型社会。研究是在心理学、学习理论与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还原时代是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关键,学习经历对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产生重要影响,生活经历影响个体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方向,注的内容是学员理解的难点。在解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无效解读与教学媒体的不恰当使用。  相似文献   

7.
《论语》编撰思想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的编排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而要使这种逻辑显现出来,关键是在解读的方法上有所创新。在体悟中整体把握《论语》的内在精神是文本解读的前提,贯穿《论语》全书的主线是孔子的人格精神,《论语》标题是解读论语的内在密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自建《论语》与理雅各、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的平行语料库基础上,探讨《论语》核心词“仁”“义”“礼”“智”“信”的英译。通过对这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译者的文化身份与造成这些差异的联系,指出三位译者的生活时代不同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势必会在《论语》英译本中留下不同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9.
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对它们进行语言翻译的同时,译者也对中国形象进行了塑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论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深刻哲理,突出反映了中国形象的本质特点。在诸多《论语》的英译本中,土生土长的中国译者由于对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风俗文化都有着深刻的了解,更容易在翻译中塑造出真实的中国形象。以中国译者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中的几个具体例证为语料,分析形象学视阈下如何在翻译中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崇高"是译者翻译中国文化经典《论语》的出发点和使命。17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传教士运用基督教的概念词来翻译《论语》并非刻意将《论语》基督教化,而是在译文中追求"崇高",以提升译文的文化品格。但由于《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其年代之久远以及思想内涵之深刻,历来对某些词句的阐释存在争议,影响了译者的理解深度和宽度,导致其译文在文化品格上有了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思想方法论进行审视,历代注家对《论语》的解读,至少有10多章存在谬误。”华东师大一附中数学特级教师刘定一在一场名为“人文与科学的美丽邂逅——《论语》解读报告会”上语出惊人。刘定一曾在中学教了38年数学,他解读《论语》秉承了乾嘉学派严谨的治学风格。并以其深厚的数学、逻辑和系统科学背景,从独特的现代视角对名家的《论语》注释进行内部检测与外部评价,找到了《论语》近20处长期以来被误读的“病灶”。  相似文献   

12.
于丹对于《论语》的接受,不是通篇的囫囵吞枣,而是有所选择的。这种选择建立在于丹对《论语》全面理解的基础之上,并最终以主体经验参与完成了文本的重构。这种重构,是在解读《论语》过程中,是她使用修辞技艺将《论语》解构为零散的状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建构为新的文本《于丹〈论语〉心得》。作为主体的读者,也是以主体经验的形式,实现了对作为客体的《于丹〈论语〉心得》的解读,融入了主体的价值判断,最终实现了主客体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中国典籍著作之一,其特殊语言和名言警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以及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在韦利英译本《论语》中误译上的体现,得出翻译成败的关键就是看译者主体性能否正确发挥。译者不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文化、把握原作者意图,还要考虑到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误译,充分再现原文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典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本精髓,其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且是构建本土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论语》作为系统记载孔子言行的唯一著作,集儒家思想之大成,是中国文化身份的强大支柱。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层见叠出的《论语》复译本时代特色更加鲜明。一方面,价值取向、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译者文化身份定位进而影响翻译活动,《论语》译本被赋予的含义与期望同样时移事易。另一方面,《论语》外译在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通过传递文化信息、塑造孔子形象等构建中国文化身份的同时,也获得了从"他者"角度审视自身的能力。本文选取辜鸿铭、刘殿爵两个颇具影响力的《论语》译本,通过比较分析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化身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语》英译的概述与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英译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传教士、汉学家和海内外华人纷纷加入这项传播中国文化的伟大事业,产生了众多的英语译本。通过对这些译本进行概述分析,可以找出《论语》翻译的一些特点以及中外译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以大众化的解读方式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其撰写的《〈论语〉心得》一度热销,造成了所谓的“于丹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关于“于丹”的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大多停留在于丹对于《论语》的解读的水平高  相似文献   

17.
对《论语》英译及其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西翻译及哲学文化学者们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年代较近的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论语》译本为研究对象,对译者的文化视野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对它的解读格外引人注目,其中重要的一面即是方法.本文认为用文本解读文本的方法来解读《论语》,即用孔子的话来解释孔子,更能维护古典文本中孔子思想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论语》对汉语几千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丰富的比喻实为其语言的一大特色,本文及选取其比喻的翻译进行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中,中外译者对《论语》比喻的不同处理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中国古典的翻译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早期英译《论语》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在西方的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本文认为,其“以西释中”的英译策略是历史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文章从译者的生平、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辜鸿铭的《论语》英译误读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典籍英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