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录音报道音响形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特点应该是三方面,即广播的快、广和声音。近几年,广播界在快和广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对广播的最基本的特点——声音,却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就发挥广播声音特点的问题,作一探讨。一、声音——广播最富有本质特征的特点广播是靠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它要经过声→电→声的转换过程。从声音开始,又复归到声音,这是广播传播的基本过程。所以说,声音是广播原生的、最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在多媒体的发展中,声音永远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媒体大竞争的背景下,广播一定要把握“声音”这个市场,特别是蓬勃发展的车载收听市场,笔者认为一个中国式的大交通领域、大车载收听市场的类型化广播格局正在形成。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核心是:把互联网的精华内容变成广播的音频;把广播的优质音频用互联网扩大传播。  相似文献   

3.
广播的特点是声音。“声”是广播最根本的优势。这个“声”,不仅是指播音员准确、优美、恰到好处的播音表达,更多的是指新闻事件的实况音响和新闻人物的活动、讲话等声音。广播要发挥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刘敏 《记者摇篮》2008,(8):80-81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讲求的是听觉形象,不同的声音带给听众的感受是不大相同的。人们往往会从广播主持人的声音上去揣测他的容貌、体态、特征、风度和魅力。应该说声音是充满个性的,但又是最容易形成先人为主印象的因素,所以广播主持人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所主持节目的成功与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声音形象是塑造广播主持人形象的“硬件”,它既要讲究语言的规范义要感情饱满、富有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广播新闻播音这个大家庭中,通讯播音和评论播音是最能展现播音员个性特征和个人魅力的两种体裁,而这种展现都是基于原作者的报道和编辑之上的。在这个由文字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的过程中,播音员的再创作能力是一篇广播通讯或一篇广播评论成功播出的关键,广播通讯是体现这种能力的最佳例证。  相似文献   

6.
徐洲 《视听纵横》2003,(4):60-60
声音是广播的惟一物质材料,声音也是广播的独特优势。在声音上动脑筋,在耳朵上下功夫,善于捕捉美的声音,创作出好的录音报道,是对每一个广播新闻工作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算得上是美的声音、美的音响呢?  相似文献   

7.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从传播内容和信息的媒介与符号看,报纸靠文字、照片、图表、线条,电视靠声音和画面,广播靠声音。很显然,相比较,广播传播手段单一——只能靠声音诉诸听觉。既然这样,说“广播,不能忘记声音”,岂非废话?不然。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不少广播媒体近些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甚至忘记了对声音的关注。 一般说,广播声音由三部分构成: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声音,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声音,文艺性节目中音乐、曲  相似文献   

8.
世界充满着声音。声音无时无处不有。“万籁俱寂”,只是形容。新闻工作者总的职责就是反映和报道这个世界。办报纸的用文字(包括少量的图片)去完成这个职责,办广播的就不应只用文字而应更多考虑用声音去反映和报道这个世界,因为这是广播这一  相似文献   

9.
有一首唱广播的歌,名字很浪漫,叫《空中的梦想家》,也有很多人用“飘荡在这个城市上空的声音”来形容广播电台。可见,广播是极具人性化特征的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0.
世界充满着声音。声音无时无处不有。“万籁俱寂”,只是形容。新闻工作者总的职责就是反映和报道这个世界。办报纸的用文字(包括少量的图片)去完成这个职责,办广播的就不应只用文字而应更多考虑用声音去反映和报道这个世界,因为这是广播这一工具的特长。如果给世界上的声音分类,大体上可分三类:  相似文献   

11.
声音的力量     
阚霞 《新闻窗》2012,(4):107-107
声音是有力量的。声音可以唤起大爱,可以抚慰心灵,可以伸张正义,可以讨伐邪恶与不公。广播,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工具和手段,作为典型的声音形式,更应该以权威的公信力,为政府、为百姓、为全社会传递和谐的声音、真实的声音、文明的声音,打造声音的力量。广播的声音应该有怎样的力量?广播的声音如何才能有力量?  相似文献   

12.
当今,在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冲击下,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广播面临的挑战日趋激烈。广播这个有着辉煌过去的传统媒体靠声音独揽受众、纵横天下的时代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如何在新的挑战中生存、发展,是摆在所有广播从业人员尤其是广播记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生存课题。如何破解?有篇关于“八倍辛劳”的文章或许对从事广播事业的记者能有所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去年年底,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推出2002年冬春新版节目表时,不时在播放这样一条广告宣传带,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把最美的声音奉献给广大听众。那么,什么样的声音是最美的呢?大家知道,广播是以电波为载体,诉诸于受众听觉的媒介。声音是广播与受众进行交流、沟通并产生共鸣的唯一元素。因此,声音的特点也就构成了广播的特点。我们常说要按广播的特点和规律来办广播,其实也就是要按声音的特点和规律来办广播。  相似文献   

14.
江婷  李卫红 《视听界》2007,(3):95-96
“声音是广播的惟一媒介,广播是声音的广阔舞台。”当声音通过电波发散开去,舞蹈着的声音精灵蹁跹起舞。在广播节目中合理运用声音元素,可使之更富自然、和谐、立体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竖起你的耳朵──广播写作中的通感运用刍议李学愚众所周知,支撑广播传输最基本最直接的表现符号是声音。广播中的一切情节、情感、场景、事实都必须借助声音来实现其传播目的。广播传输的这种特殊性,要求从事广播写作的记者编辑,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熟悉声音符号特...  相似文献   

16.
薛建蓉 《新闻界》2005,(3):129-129
在所有传媒中,只有广播是通过听觉而达到传播目的的。在听的过程中。听众唯一能感觉到和广播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声音,而声音则是由各种各样的音响组成。可以说音响有着胜过语言的长处,主要在于它比语言的叙述描写更具直感性、生动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广播是通过声音来表现自我的传媒,用好、用巧、用活声音是挖掘广播潜能,增强广播可听性的一大课题。 音响是体现广播优势的主要手段,也是创立有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的广播风格的重要标志。在采编节目时,最大限度地使用音响,既可以增强节目的真实性和形象感,又使广播的个性鲜明,是增强广播可听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提倡写视觉新闻,这虽然是新闻界提了多年的老话题,至今却仍有现实意义。广播新闻是写给听众听的,难道也提倡写成视觉新闻?广播的声音,听众难道能看到么?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虽然是写给听众听的,是诉诸听众听觉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视觉形象。广播新闻所提供的具体形象的东西越多,诉诸听觉的内容越具有立体感、画面感,它所能转化成的视觉形象就越鲜明生动,就越能打动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同样要写得有视觉感、立体感。笔者拟从听觉形象转换为视觉形象的物质基础、转换的具体过程和转换的必要条件等方面,对这个问题略抒浅…  相似文献   

19.
杨涛 《视听纵横》2005,(5):109-109
广播电台记与报纸字记的最大区别在于广播记可以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广播报道的一大优势。广播记出自己的声音,现场感强,有自己的声音魅力和个性特色,它比播音员播报更能体现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可听性,更具感染力。广播记必须善于用自己的口述和音响把听众带入现场。  相似文献   

20.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广播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其优势之一在于以声取胜,以声感人。带音响的报道即录音报道,才具有广播的特色。广播新闻只有充分发挥声音的特色和优势,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