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作为一个新的新闻类别.观点新闻在新闻界被关注是近几年来的事。但发展却异常迅速。 本人认为,“观点新闻”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从一般的实践意义上理解,观点新闻就是以传播新闻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新的新闻类别,观点新闻在新闻界被关注是近几年来的事.但发展却异常迅速。“观点新闻”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从一般的实践意义上理解.观点新闻就是以传播新闻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3.
我在新闻学课堂上反复强调记者不可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尽可能减少记者个人的偏见渗透到新闻报道中.这是因为,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怀有一种前提假设,那就是我阅读新闻报道是想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而不是想知道记者怎么看的.  相似文献   

4.
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一般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新闻报道是一个过程、一个系列、一个流程.这个流程中既有传递信息的要求,又有说明、解释、分析事实的意义和内涵的要求.这不仅需要记者创造性地认识新闻事实,而且还要能动地传播这些事实.创造性和能动性这两个方面也就是新闻报道策划的核心问题,其本质就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充分正确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使新闻报道活动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远远落后于新闻报道策划实务界的实际状况.赵振宇先生的力作<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一书,作为首次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正好填补国内当下这一研究的缺失,可谓是正当其时,当仁不让的扛鼎之作.通读这本新书,最大的特色可归纳为: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指导下,作者凭籍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丰富新闻业务经验,在考察大昔新闻策划实例的基础上,阐释和抽象出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可谓从实践到理论,然后又把这一理论一以贯之地运用于当下新闻报道策划实践,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平民视角是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平视的角度,用平民的眼光去寻找、发现、挖掘新闻事件及其价值,提供平民关心和需要的新闻信息。通俗的说,平民视角就是“改变了过去那种直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言论的做法,从具体的、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出发进行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6.
新闻创新就是要让新闻报道更加的吸引人、更加的深入人心.而在新闻报道中,场景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元素.如果能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场景,将有助于新闻故事的讲述.文中,就如何运用场景构建讲好新闻故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策划作为一种体现新闻媒体的报道特色、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事物的驾驭能力的有效形式,一直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和青睐。随着新闻竞争的提速,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策划的社会效益,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革,那就是越来越注重新闻报道的“后策划”,特别是对那些重要的新闻报道选题的策划。对此我们只要稍加留意.便会有所感受。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的失衡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羽 《青年记者》2006,(24):43-44
一篇新闻最重要的就是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在目前的传媒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新闻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2003年5月的“陈杰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证,陈杰人在采访中,片面听取部分人的观点,没有触及到事件的本质,偏听偏信,在没有进一步核实和调查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写出报道。事实上,新闻报道中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记者有时只关注一方观点,而忽视其他看法。但这只是失衡的一方面,为了做到新闻报道的公正平衡,势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读新闻报道失衡的深层含义。新闻报道失衡的原因第…  相似文献   

9.
<正> 突发事件发生后,也是新闻媒体倍受关注的时候。在不久前发生的清华、北大校园餐厅爆炸和“盛福大厦路透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我新闻媒体表现出比以往更加积极的态度,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发布的全面性、权威性上,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好评。事发一个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采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哪些事件可以当做新闻进行报道,哪些可以作为重点事件来进行报道。此外,新闻采编还需要明确新闻报道的角度,因为新闻报道的角度会影响大众对报道事件的看法,因此,角度的选择对整个新闻报道来说极其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新闻采编工作角度的介绍进而探讨其创新措施,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重提新闻专业主义--从媒体报道高枫事件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通过对高枫事件的回顾,提出了当前娱乐新闻报道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残酷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为了吸引更多眼球,赢取最大利益,一些媒体不讲新闻专业主义,不顾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大肆炒作,故意造假,这是当代中国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恶劣倾向,在结合事件的现象深入分析这种倾向的危害性的基础上,本指出新闻事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坚持新闻理念,恪守新闻专业主义是其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常常利用同一事件、同一类别、同一场景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对比方式的新闻采访和报道写作来传递一个新闻观点,这种采访写作手法,对事件的表述反差强烈,观点明确,生动感人,常常会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对事件的深刻反思。以下就几个真实的新闻报道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天天630》栏目的重要特色,就是"会讲故事"。这主要体现在其新闻报道中,把普通百姓作为新闻的主体,突出新闻事件中的细节,注重叙事方法和新闻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中,“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新闻中的真,在意义上囊括了情真、意真、事真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新闻报道必须求真呢?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所写的东西都是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或正在发展着的事情,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如实迅速地向读者报道社会生活的真相,及时准确地反映读者所关心、注目的人物和事件,它具有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真实、及时、快捷等新闻价值和文献价值,对社会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直接而有效地为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信息高速畅通的时代,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和事件的结果.但是什么样的新闻才是一则好的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新闻做了简单的介绍,并结合对新闻报道的理解,总结了一些关于新闻报道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李征  李勇 《新闻前哨》2011,(2):77-78
1.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新闻与舆论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名词,新闻报道在传达消息,满足受众对于新近发生事件的求知欲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一种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报道新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与客观。尽量让新闻报道符合事件本身的事实,尽量不要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艳照门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杨丽娟事件"的新闻报道加以回顾,提出了当今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呼吁媒体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指导,采制更多有社会意义,有价值的社会新闻,从而改观社会新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就是根据新闻的背景,从而剖析其中事件发生的性质、起因,分析其对国际之间的交往、我国的发展以及国民的根本利益的影响。所以,在新闻报道题材的选择是重点。主要围绕新闻报道题材的选择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的特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及新闻题材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客观报道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自古以来,新闻报道客观性一直占据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新闻传播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公众传播新闻事件,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采取客观的态度,不要将自身的情感因素加入其中。我国新闻报道一直颇为重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下文主要分析客观报道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并探讨其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提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1]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既强调了在第一时间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又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