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今传媒》2011,(8):137
<正>连日来,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世界各国媒体在批评该事件的同时,也在质疑西方新闻价值观。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题为"卡梅伦、判断力及媒体"的社评指出,连日来电话窃听丑闻的扩展,已使首相卡梅伦处于遭受实质性打击的威胁中。在任用库尔森为新闻助理  相似文献   

2.
《报刊之友》2011,(8):137-137
连日来,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世界各国媒体在批评该事件的同时,也在质疑西方新闻价值观。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题为“卡梅伦、判断力及媒体”的社评指出,连日来电话窃听丑闻的扩展,已使首相卡梅伦处于遭受实质性打击的威胁中。在任用库尔森为新闻助理及他与新闻国际高层关系这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田新玲 《新闻知识》2012,(3):109-110
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揭露了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曾经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以致扰乱警方破案。由此,"窃听丑闻"爆发。《世界新闻报》多名相关人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4日,由于窃听丑闻被揭发,英国《世界新闻报》于7月10日出版了最后一期,终结了长达168年的历史。随后,包括一向以严肃报道著称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镜报》等报纸也相继被披露"普遍"存在窃听电话现象。为了应对窃听丑闻,2012年6月28日,新闻集团分拆为出版与娱乐两家上市公司,默多克也于7月份退出了旗下数家子公司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5.
7月10日,有着168年历史、280余万份发行量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陷入窃听丑闻而被迫关门。英国媒体披露,《世界新闻报》不仅窃听电话,而且截收电子邮件,窃听对象约4000人,包括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伊拉克战争阵亡士兵家属,以及英国各界名流及王室成员。窃听丑闻不仅葬送了这家拥有百多年历史的老牌小报,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世界新闻报》不断因为窃听丑闻进入公众视野,2011年以来其窃听丑闻更是持续发酵,在7月到达顶峰,在这一系列窃听事件中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受到伤害的社会各界人士,和默多克新闻集团高层的各种危机,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窃听与曝光的这些新闻记者,同时也让大家深深反思记者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7月10日,传媒大亨默多克在英国拥有的《世界新闻报》发行最后一期之后停刊了,因为该报记者非法窃听数千人的丑闻东窗事发——在欧美  相似文献   

8.
以散播丑闻起家,又因深陷丑闻而猝死,《世界新闻报》用一场窃听风暴,了断了自己168岁的性命。但是说完那一句谢谢,再见之后,却依旧没有让窃听丑闻走到终点。8月18日,英国警方以涉嫌密谋窃听的罪名逮捕了原《世界新闻报》驻美国好莱坞记者詹姆斯·德斯伯勒,  相似文献   

9.
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日报《世界新闻报》,因连续爆出的窃听事件,激起公愤,在2011年7月10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结束了其168年的历史。但因“窃听丑闻”引发的对媒体职业道德的质疑却没有因为报纸的停刊而结束,  相似文献   

10.
孙健 《声屏世界》2011,(10):14-15
2011年7月.有着168年历史的老牌星期天报纸《世界新闻报》再次陷入窃听丑闻。这一次该报被曝为了获取新闻线索对被绑架女孩的手机进行窃听而影响了警方的侦破工作。这一事件像一颗重磅炸弹一般激起了公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世界新闻报》的关张,7月10日出版的《世界新闻报》是这份报纸所发行的最后一期。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媒体越界出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思索新闻自由的边界问题,新闻自由的边界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对媒体的越界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1.
英国畅销小报《世界新闻报》窃听电话又出大丑闻.警方发现这家报纸曾雇人侵入一名遭杀害女孩手机的语音信箱.并删除部分信息,妨碍警方对女孩失踪案的调查。不仅如此.还有消息爆出该报在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惊天爆炸案后,为取得猛料竟窃听爆炸遇难者亲属电话。《世界新闻报》的老板为传媒大亨默多克.该报曾以打探消息不择手段著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头条爆料称《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这篇报道如同一枚重磅炸弹掀起了轩然大波,并直接导致了这家有着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被迫停刊。在其7月10日出版的最后一期头版以谢谢,再见的黑白大字与读者告别。  相似文献   

13.
7月10日,英国《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这份拥有168年历史的周末小报发行量一度达到600万份,雄居英国各报之首,它与《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同属媒体大亨默多克。  相似文献   

14.
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小报《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于2011年7月10日关张歇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媒体遭遇新闻官司而受到处罚的事例并不鲜见,但这次却有些不同。7月5日,英国的严肃报纸《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爆料:《世界新  相似文献   

15.
窃听丑闻为何会闹得如此大?《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因英国《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的调查而曝光.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公众普遍批评,缘于《世界新闻报》不仅仅窃听王室、名人、权势人物,而且将窃听的魔爪伸向普通民众、弱势人群.在英国,媒体往往揭示公众人物的许多爆炸新闻,这些做法虽然难见阳光,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法也非正当,但较为公众容忍,因为民众多认为权势人物作为强势一方,应该得到适当监督,从而规范甚至制约其行为.比如当年英国公众对媒体对戴安娜王妃等王室成员的"狗仔队"式采访报道并未表现出很大愤怒,而这次却让默多克多少有了点英国"全民公敌"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窃听风暴”愈演愈烈,新闻集团面临拆分。发端于《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已然演变成一场关于新闻自由、道德约束和政府监管的世界性激辩  相似文献   

17.
7月10日,英国传统小报《世界新闻报》因电话窃听丑闻而停刊,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新闻报》及其母公司新闻集团乃至传媒巨头鲁珀特·默多克都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本身竟然成为全球瞩目的新闻,这对于习惯报忧不报喜的西方媒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由此引发了一场对媒体力量与报业监管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金珠 《视听界》2011,(4):16-17
7月10日,英语国家发行量最大的百年畅销“小报”《世界新闻报》出版了最后一期。因该报深陷窃听电话丑闻,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决定“断腕求生”,于7月7日宣布让其停刊。  相似文献   

19.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1,(4):9-9
“感谢你们,再见!”7月10日.已有168年历史的英国周日小报《世界新闻报》发行了关张前的最后一期。就算没广告,《世界新闻报》靠发行也能存活下去;但面对”窃听丑闻”带来的天价民事诉讼赔偿官司.该报回天乏术。该报在整版社论中.为此事道歉:“我们完全走错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2012,(3):25
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新闻国际集团2月20日宣布,将从本周末开始推出《星期日太阳报》,取代去年在窃听丑闻中关闭的周末报《世界新闻报》。英国媒体认为,这是默多克自去年在窃听丑闻遭受一系列重挫以来,首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