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纠纷不断增加,甚至出现殴打、辱骂医务人员,毁坏医院设施,围攻医院扰乱医疗秩序等过激行为,造成了很大的不良社会影响。造成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部分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作过锚而损害患者等。此外,有些媒体报道不客观,武断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在医患关系纠纷频繁出现的今天,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对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有着重要意义。一、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医院,重视完善档案管理尤其是病历档案和医疗纠纷档案的管理,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病历档案是医院开展业务工作的重要信息记录,是医患关系的原始记录凭证。它记录了病人在医院进行疾病治疗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看病南,看病贵"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医患纠纷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典型矛盾。医患纠纷凸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新形势下要妥善公正地解决医患纠纷,对于证据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病历档案是医院记录接受病人和对病人治疗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的行为。病历档案是病人治疗的原始资料,重视病例档案的保护对于病人的治疗,公正地解决医患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医患双方常因为时间问题发生纠纷,在这种背景下注重病历档案的及时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健康传播视角看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春妮 《新闻世界》2010,(8):213-214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多,是当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运用健康传播理论,改善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红 《新闻世界》2012,(9):232-233
近两年医患纠纷愈演愈烈,事件严重性让人愕然。医疗广告作为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虚假夸张的医疗广告是造成医患交恶的一大罪魁。虚假的医疗广告让病人产生过高期待、助长了医疗圈的浮躁、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这一系列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因此,加强医疗广告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社会齐监管、媒体慎重发布、医疗机构兑现广告承诺是整顿医疗广告、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几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河湍 《兰台世界》2007,(12S):20-21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甚至恶化,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既对医疗安全构成威胁,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常被投诉的医生并非是医疗技术水平最差的,而是医患沟通技巧最差的。我国近年来的医患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统计文献中显示,医患沟通不良引起投诉和纠纷的占26.9%-70%。因此,医患沟通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医生了解和诊断病情、有利于维护患者的权利、有利于密切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也是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的地方。现代医学的疾病观念体系和普通人的疾病认知框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医患互动过程中"暗战"。在这种认知差异之中,往往酝酿着医患矛盾的爆发大约一个月前,安徽和天津两地的医院,先后发生两起医护人员被杀案件。杀医案的频发表明: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程度为世界所罕见。英国的《柳叶刀》杂志就曾专门刊登文章,讨论医患关系在中国的复杂现状。在不同的领域,学者们从社会、经济、法律等角度对医患关系的探讨虽然足够宏观概括,但却时常忽略了一个细微而内在的方面:医生和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不同,往往是医患矛盾发生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省肿瘤医院住院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该校图书馆提供文献服务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79.18%的病人及其家属希望在住院期间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的调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医院事件5.4起,打伤医师事件5人,公众普遍认为医患关系已到了比较紧张的程度。2014年2月21日,广东卫视主持人王牧笛因不满护士在女友手部"连扎四针",而在微博上表态"想拿刀砍人"而遭到网友的猛烈批评;2014年4月9日,江苏丰县协和门诊部一医生被捅身亡;2014年10月22日,盐城一医生医院内被捅伤缝5针。  相似文献   

10.
眼下,医患矛盾已成为国人心头久治不愈的伤痛,伤医事件是行业内外无药疗治的顽疾。本来,患者与医方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而今医患双方彼此却成了被告,甚至媒体也不得不对簿公堂……这些疑难杂症,威胁医患双方的身心健康,阻碍医疗改革顺利进行。政府认为,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添乱而不帮忙;医疗界埋怨,媒体炒作新闻,过度渲染;学者指出,媒体相互竞争,推波助澜;患者对媒体也有意见——医患矛盾如此尖锐,和医患新闻报道的异化不可分离。反思医患新闻报道的异化,检讨以往报道,重建医患关系,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深圳市凤凰医院妇产科发生一起医患纠纷,产妇的丈夫陈默认为助产士张吉荣由于嫌红包给少了,而把产妇的肛门缝上,而张吉荣认为她是在产妇生产后,发现产妇患有痔疮出血而进行正常的伤口处理。双方各执一词,在当地几家媒体的介入下使一起看似普通的医患纠纷,顿时甚嚣尘上,这就是哄动全国的所谓"缝肛门"事件。事件发生一年半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12.
从道理上说,医生和患者之间本来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患者离开医生,便无法战胜疾病;医生离开患者,便失去存在价值.医患关系互相依存,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医患之间只有相互依存,发生了问题商量解决,共同对待,才是正常的医患关系.但道理归道理,如今的医息之间却较少做到这一点,相反在现实中医患纠纷时有发生,有时闹到剑拔弩张的程度.如何减少甚至消除医患间的"紧张因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医患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维护健康人生、共享美好生活。然而今天,医患矛盾却愈演愈烈,2013年10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更是要求每20张床位要配备一名保安,以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在医患矛盾的发展中,媒体能否给予正确引导,在医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医患纠纷近年频频发生。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起患者恶性伤人事件让人痛心。安徽《铜陵日报》在促进医患沟通、理解,建立互信方面做了一些很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养生保健"板块开辟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轰动全国的医疗事件,医惠矛盾不断加剧.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和监督时,应扬长避短,发挥正确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避免因炒作和制造负面舆论而产生的消极作用,引导医患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繁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媒体的报道对医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能忽略,特别是一些媒体对医患矛盾的过度报道、失实报道,甚至刻意炒作,使得医患双方陷入了互不理解、互相对立的错位之中。针对这些问题,在纠纷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该提高专业素养、尊重客观事实、正确报道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17.
黄璐 《报刊之友》2014,(9):62-64
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事件,除了医生态度不好、医院管理不完善、医疗体制缺陷这些原因,新闻媒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负面报道过度、在报道中袒护患者、新闻炒作等都是导致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的“凶手”。要想修复现今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媒体需要从把握好报道的“度”、积极疏通患者情绪、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这三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医患关系恶化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今天,本研究从医患期望及医患沟通角度切入,通过对医生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医患双方的沟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来探究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医患矛盾多产生于情感层面,初次见面时双方的态度是后续沟通顺畅、产生信任的关键.在中国医少患多的特殊情况下,良好的就医秩序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医患关系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认为自己在信息提供、信息接收、信息确认以及社会性情绪交流方面做得比对方要好.成对样本检验中则发现,在社会性情感交流方面更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在医患沟通中,医患都认为自己在积极构建医患关系,面对方投入的情感则不够.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是医学实践活动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重要的社会关系,医患关系和谐与否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传媒信息的广泛和迅速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必定导致人类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自我认同以及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发生变化.探讨在传媒场域中医患关系的发生、发展、影响机制和建构对策,将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医患关系是当今社会传媒界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媒体医患报道样本的主题、报道类别与消息来源、标题导语命题及结语部分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医患冲突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