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司思 《传媒》2015,(15):63-65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作为文化产业重要载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逐步发展起来.本文就其中的音乐产业集聚区展开研究,将着眼点放于蓬勃发展的新媒体背景下,探讨传统音乐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和瓶颈,并尝试借助互联网优势找寻其转型、升级、创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赵海峰  闫芬 《东南传播》2014,(12):91-93
本文立足于当下微文化的发展实际,结合影视、城市营销相关理论,以微电影营销较为成功的城市为例,论证微电影城市营销的可行性、优势。同时重点探讨枣庄城市微电影创作、发展微电影文化的必要性、措施及文化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潇湘晨报》作为强势媒体力量,倾力策动长沙车展,为中国文化产业跨界争锋创造历史标高与市场神话。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实施影响力资源二次营销的一次成功探路,是影响力转化成生产力,文化产业优势嫁接于会展行业的一个业界传奇。  相似文献   

4.
田蕾 《新闻界》2013,(13):61-65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借助产业价值链的视角,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上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分销传播和交换消费等环节的渗透与融合态势。针对我国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发挥自身文化特色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探寻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最优战略路径,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李世举 《新闻界》2012,(2):34-37
辽宁省自然资源、社会历史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加之辽宁文化产业市场和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比较明显。在区域文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辽宁省应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产业优势,改革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构筑文化产业的保障体系,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区域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12,(3):3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跨地域扩张中不断迈出新步伐,楚天快报就是省报集团着眼省域副中心城市、布局鄂西北的战略举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城市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显著提高,必须依据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而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传播推广又必须依靠营销手段的创新。城市营销理念的广泛深入、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广战略以及整合营销的迅猛发展,都促成了旅游目的地城市传播策略中旅游形象片向城市形象片的演进。这个过程中的传播实态及相应产生的问题值得及时发现和规避。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城市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显著提高,必须依据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而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传播推广又必须依靠营销手段的创新。城市营销理念的广泛深入、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广战略以及整合营销的迅猛发展,都促成了旅游目的地城市传播策略中旅游形象片向城市形象片的演进。这个过程中的传播实态及相应产生的问题值得及时发现和规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依靠特殊政策和无偿财政投入发展文化产业的手段,会弱化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并抑制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同时由于人才集聚效应的存在,少数民族地区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比较困难。本文提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建立双面市场平台,以当地高品位的文化资源为杠杆,建立与发达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筹措资金,吸纳人才,从而在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西部文化产业特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何 《当代传播》2005,(2):34-35
本文通过比较"西部文化产业特区"与深圳、浦东"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政治特区",提出"现成优势"观点,试图论证在缩减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语境下,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是西部发展文化产业较之于东部的优势。建立"西部文化产业特区"应首先挖掘和创造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成优势"。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元素运用于广告创意是一种文化自觉,是读图时代中国式创意营销的崭新亮相.倡导创意营销是一种文化自主,中国元素成为广告创意的主要表达符号和信息载体,极大地提高了广告表现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广告营销的独特张力.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营销运动是一种文化潮流,为中国广告业沿着自主创新的文化产业道路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文化产业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多维度扭曲失衡,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失衡、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失衡、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失衡、文化产业发展与关联产业发展失衡、区域失衡.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新理念带动实践新飞跃、赢得发展新优势,通过释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产业融合、实施双向开放,实现文化产业供给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13.
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博物馆需要增强市场意识,引进市场经营机制,充分利用文物资源来大力开发博物馆文化商品,这在提高博物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延展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更是博物馆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应该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开拓创新,培养营销观念.探求多种渠道,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文化商品以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走一条可持续性开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杨何 《声屏世界》2005,(9):44-45
本文通过比较“西部文化产业特区”与深圳、浦东“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政治特区”,提出“现成优势”观点,试图论证在缩小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语境下,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是西部发展文化产业较之于东部的优势。建立“西部文化产业特区”,应首先挖掘和创造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成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2,(7):5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规定: 1.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6.
张弘 《青年记者》2012,(9):38-39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依靠传统优势、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和举办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强调“创新意识”,突出“文化创意”,打造“优势特色”等,依托“世博之城”、“设计之都”的世界级品牌优势,使文化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培训班通过授课、研讨等形式,集中对文化产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讲授.通过对上海张江、宝山文化产业园区和2577创意产业园等的实例分析、参观考察,笔者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7.
徐小平 《视听纵横》2010,(5):103-105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广电系统的共识,是广电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推手。纵观浙江省内城市广电系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是刚刚起步或酝酿起步。笔者认为城市广电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加快冷水滩小康建设进程,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增强中心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永州市冷水滩区近年来紧紧围绕把文  相似文献   

19.
周变丽 《传媒》2015,(7):68-70
近年来,随着城市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来推销自己,和电影紧密结合的城市隐性营销就是其中之一,在电影中植入城市元素让很多城市受益匪浅.本文通过对冯小刚电影中植入的典型城市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电影中城市隐性营销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隐性营销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黄然  罗忆 《新闻世界》2012,(7):228-229
城市的良好形象不仅需要准确定位,还要借助大众媒介传播,同时也需要进行城市营销传播。乌鲁木齐城市形象,由其地缘优势、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建设发展情况而综合得出,在彰显其独特城市形象时也要制定好相应的大众媒介传播策略和城市营销传播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