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综合导师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综合导师制是充分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结合体,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思路,是实践“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途径;是最适宜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学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用“学生主体论”的教学理念来审视我们前面走过的路,规划明天的作文教学。我们指导的着力点还需进一步端正和明确,实施策略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忧患之一: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没有,是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每个环节,是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仅仅是种认识活动的做法,树立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念,把获取间接经验建立在获取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并加以融合,为学生创造实践中学习的契机。是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做法,树立学生自主探究的观念,指导学生集体研究性学习,围绕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贺春萍 《青海教育》2006,(12):29-29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实“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呢?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以下转变。一、转变教学思想新课程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地意识到教师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表现于传递  相似文献   

5.
温学书 《文教资料》2011,(10):170-171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本质要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全面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实现“以学生为本”.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把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薛之平 《上海教育》2007,(10A):54-55
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支配下,我们确实要在面批作业上动些脑筋,想些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我以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绝不是“以教师为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8.
张凌 《中学文科》2007,(5):34-35
所谓“以生为本”,一般来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本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革新》2005,(4):31-31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所发展,并且是可持续性的发展。为此,我们思品课的教师就应该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观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人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校本管理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从以前单纯的“以校为本”转变为“以教师为本”,进而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教研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好花难开”的尴尬的局面!缘何至此,笔者以为,形式化的校本教研败坏了老师们的胃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理念主张在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本前提,以学生为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以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根本目的。“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可以保证信息化教育环境促进能够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教育环境过程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如何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从育人观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课程观看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从教学观看要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学习观看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应融会贯通,就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学生实行人本教育是教育落实党的这一战略思想的体现,也是教育活动在现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笔者循着“以人为本”这一现代社会理念发展的脉络,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人本教育”还是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核心思想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化.大学生是高校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对象,高校教育者必须理解“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内涵和重要性,在El常工作中切实进行落实,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加强思想引导,改进教育改学,完善常规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17.
胡丽君 《中学理科》2007,(12):78-79
《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明确指出,科学课程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活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是以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本人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和一些具体实践,发现活动式教学效果好.下面将我在科学课进行活动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生本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科学教育理念。在“生本教育”模式下,我们教师始终“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笔记”的应试教育模式。在“生本教育”中,通过我们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校里最小的一个“家庭”,但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因为它的成员是来自四面八方,而且思想较为复杂并且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因此管理一个班级无疑不比管理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容易。然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也并非无规律可寻。“以学生为本”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根本途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团结协作、互相监督等渠道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实践证明,班级管理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杨存文  苟耀宗 《教师》2010,(6):44-44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而进行修订和调整后的新教材。新教材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兴趣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在认知基础上进行实践性学习活动,重视“知行合一”,关注社会生活问题,重视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在完成一系列实践环节的过程中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而新教材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征。这对于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实现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