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查阅过大陆出的三种“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以下简称“王著”),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以下简称“白著”),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以下简称“李著”),写了《读“金瓶梅词典”札记》一文(载《语言研究》1994年2期),意犹未尽,再作续记.  相似文献   

2.
研究汉语史、汉语方言的,既重视我们悠久文明所留传下来的浩瀚文献,也重视我们现在日常所用的方言俗语;既需要研究古人著作中的语言,也需要研究个人作品中的用语,特别是那些少见于甚至不见于典籍、词书的方俗口语。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就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马桥方言以及整个湘语极为宝贵的丰富资料。笔者以为,作个《马桥词典》的词典,其功当不在《水许词典》。《金瓶梅词典》、《儿女英雄传词典》之下。限于篇幅,只能拾掇其中一些,以为《<马桥词典>方俗口语词例释人参考用书是鲍厚星等《长沙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中的聊城俚语俗语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 ,《金瓶梅》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本文从中撷取当今仍在使用的部分山东聊城方言中的俚语俗语加以例释 ,略作考证 ,从一个方面为《金瓶梅》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释义校补拾遗赵景波《金瓶梅词语》整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八五版,以下简称《金》书)问世以后,注家蜂起,释者如云,堪称卓跞冠群者,当推《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八八版,以下简称《词典》)与《金瓶梅词话鉴赏辞典》(上海...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金瓶梅》中的部分词语的确切含义进行了细微的考释,并对王利器、白维国、黄霖等人编著的《金瓶梅》辞书中的误释部分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6.
1996年 9月 ,笔者在《昆明师专学报》上发表《 <金瓶梅 >与云南方言集序》。序中讲了全集分语音、词汇两部分。本文即词汇部分。文中收集目前能见到的多种词典中对近八十个词的解释 ,为方言研究提供该词来源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相关工具书对是的一词收列、解释的情况大致是:《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均未收列;《金瓶梅词典》、《近代汉语虚词词典》收列了,但义项的罗列极不完备;《现代汉语词典》收列了似的,却忽视了该词与是的的历史联系。本文拟在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背景下,以万历本系统、人民文学版《金瓶梅词话》为主,对是的作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郭璞、字景纯,晋代著名的训治学家、文学家。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及《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的注释工作。景纯注书,往往者义兼注。释义多以个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还记方言以明分别。注中保存了大量晋代语言材料,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参照物。实为研究晋代语百、词汇、语法及方言等语言面貌、了解汉晋语言演变轨迹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具有多方面的描写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价值。在历史方言学方面尤为突出,这与他对方言的深入研究分不开。一、罚由的方言研究方言研究的田野工作开始得很早。东汉应创《…  相似文献   

9.
为《金瓶梅》中大量的方言、俗语和其它词语释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方面,王利器先生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吉本》)和上海市红学会、上海师大文研所合编  相似文献   

10.
丁惟汾《方言音释》为扬雄《方言》独具特色之注本,对《方言音释》"转语"现象作全面分析,有助于理解古今方言的变读规律,把握语言背后的语音实质,可以对《方言》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文选》李善注征引扬雄《方言》的用字材料与《方言校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认为李善注引文的特点主要在于用字方面:所引文字与被释《文选》原文或《方言校笺》用字之间往往是假借、同源或异体关系;引文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2.
李申先生的《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是一部专门系统、全面考释《金瓶梅》方言俗语的著作。它多方求证,义项全面,内容丰富。当然,其中也有少数词语(尤其是疑难词语)存有误释或解释不妥之处。本文择出其中的30余条予以辨析,以求得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咬群出尖踩踏别人,显出自己。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和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皆把这个词语分开训释。“咬群”皆训“倾轧别人”。“出尖”,《汇释》训“出头”,《词典》训“出风头”。均引《金·76》例:“这六姐不是我说他,有些不知好歹,行事要便勉强,恰似蛟群出尖的一般。”  相似文献   

14.
刘小文 《重庆师专学报》2013,(4):127-129,153
四川省荣县有悠久的历史,又有较为封闭的环境,较好地保存了方言原貌。文章选取了当地方言中的部分古词语进行解释,所选词语均为《四川方言词典》《重庆方言词典》未收或虽收而未尽完备者,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谢晖 《学语文》2012,(5):63-6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词诠》、《辞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古汉语虚词通释》、《古籍通假字汇释》、《同源字典》等,都是我们学习和讲解文言文的良师益友。由于文言文使用的是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6.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他“典莫正于《尔雅》,故作《方言》。”《方言》是《输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的简称,是我国第一部综合各地异名的汉语古代方言词典,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汉语史、汉语方言史、汉语词汇史、汉语音韵史丰富的资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正定方言——兼谈其方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金瓶梅》方言研究的必要性、现存问题和研究建议。指出《金瓶梅》中有大量正定方言。正定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的历史状况使其有可能是《金瓶梅》故事的地点和语言背景。文中大致分类举出较多例证,以明其是正定方言。鉴于其方言一般人不甚熟悉,故对生僻者释义说明,其中也间或对某些著述中的错误解释及意见提出适当辩驳。最后得出结论:《金瓶梅》基本上是用正定方言所写  相似文献   

18.
“不”,从古到今一直作否定副词。我国第一部按部首排列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不”为:“鸟飞上翔不下来也。”根据这一本义,以后的字、词典,直到《现代汉语词典》都收有表示否定意义这一义项。然而,“不,能当语助词,无词汇意义”这一义项却被一些字、词典的编纂者遗忘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疏忽。例如,《康熙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新华字典》都没有收这一义项。《说文解字段注》也未注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同时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在相关词典的基础上,参考近代白话语料及现代方言材料,对“当门”、“不防头”、“年时”、“垫舌根”、“擦杠”等几个词典上解释有出入的词语做出多维度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20,(2):31-34
章炳麟先生的《新方言》全书分为《释词》《释言》《释亲属》《释形体》《释宫》《释器》《释天》《释地》《释植物》《释动物》《音表》十一篇,收集了800多条各地方俗词语,以古语证今语,以古语通今语,以各地方言比较互证,语料丰富,书证确凿。其中有15处为"惠潮嘉应之客籍谓(谓之、曰)"的释语,章氏对惠潮嘉应相关的客家方言词语进行分析,有标示读音或说明音变的,有词语溯源,亦有词义解释等。此外,附《岭外三州语》一篇,章炳麟先生对惠州、嘉应和潮州(含丰顺)三地的60多条客家话词语的来源进行考释。对《新方言》中的"惠潮嘉应之客籍谓(曰)"15条释语进行分析和探究,梳理嘉应客家话与其他方言间的关系,挖掘部分客家话词语的来源,为考释客方言本字、准确释义提供了依据。还对《岭外三州语》所释部分嘉应客家方言词语进行探析,追溯其命名的理据,找到其与古语词的联系,辨析嘉应客家话词语与惠潮(含丰顺)客家话词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