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文章对比了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2.
《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道”与“名”的关系、“道”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历来是阐释老子思想时的难题,诸多老学研究者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解答。隋唐之际,唐玄宗李隆基在注疏《老子》时立足于其“妙本”思想,对以上诸问题进行了合理的阐释,指明“德”与“名”等概念皆是低于“道”的次一级概念且不具有实体性质,从而理顺了“道”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春芳 《科教文汇》2013,(35):46-47,76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开端之作。托尔斯泰在其思想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与老子不期而遇,老子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吸引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解构老子思想的过程是通过对《老子·道德经》可分成三个阶段的研读实现的:研读翻译、选择性解读和最终的升华。融汇老子与其契合的思想到托尔斯泰主义中,并在其中实现了对“道”“无为”的动态阐述。托尔斯泰在东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方式,使得其作品凝聚了东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多元思想。  相似文献   

4.
老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互相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但他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最终坠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相似文献   

5.
李朦 《科学中国人》2015,(9):123-124
说起“道”家,其开山祖应该是老子,先秦时期道家的音乐文字实在过于简略,老子其人对于音乐究竟如何看,难求答案。因此要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观不得不从《庄子》谈起。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大家、文学大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道家思想的开拓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音乐思想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它的核心思想是“道”。除直接论述的内室外,其余可说是“道”论的展开,是“道”的运用。在哲学上的确提出“道”的概念,老子是第一人。“道”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下面结合建筑艺术谈四点。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生于约公元前571年,他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探讨。老子认为世界万物是按照道来运行,这个道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既生养万物却又令人不易察觉,是万事万物运行的特定方式。赫拉克利特生于约公元前540年,是与老子同时期的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世界的始基、本原,赫拉克利特相信世界是按照“逻各斯”运行的。他认为万物处于流动状态之中,但是变化是根据一种不变的规律发生的,并且这种规律包含了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但是这种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了和谐。对中国古代的老子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上的横向对比,意义在于做到更加客观、历史地理解什么是“道”与“逻各斯”,继而了解两千多年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哲学家,探讨的同一个话题---宇宙的生成与运行的形而上的命题。以及这一命题对人类认识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七十四次。以往学者多从本体论、宇宙论、生命哲学路向来探究老子道的思想,而笔者尝试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道"。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得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不可认识的,是异于经验知识的认识本体,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直观来把握道。  相似文献   

9.
<正>老子的“贵柔”思想以“水”“婴儿”和“母”三个不同的意象为出发点,分别说明了“柔”不同的特征及其与“道”之间的关系。老子将人们都能接触到的这三者作为论述“柔”的关键,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的特性。所以老子关于“柔”的论述,最终都要落足于“道”。老子的“贵柔”思想,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和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对于中国的哲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老子哲学最简要有力的人生哲理就是“无为”“,无为”虽然也是一种处事的方法,但在很大程度是针对“君人”而言,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就用“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一言以概之。本文以《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说起,谈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分析其提出的背景,阐述其内涵,并结合现实说明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子在《道德经》中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相似文献   

12.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理解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这句话出自柏拉图《智者篇》(244a),海德格尔为了确立“存在”问题的合法性,曾将其置于《存在与时间》的开篇。但是,令人茫然失措的不仅是“存在”,“客观性”亦然。人们不假思索地将“客观性”运用于各种场合:有时候,外部世界被称作“客观世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危琼辉  王建设 《科教文汇》2007,(2):172-172,174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思想之所以能在齐国传播,并成为战国中后期的主流思想之一,主要原因是:“士”阶层的出现和兴起为老子思想进入齐国进行传播提供了捷径,而齐国的历代国君为了治理国家而对“士”的重视,尤其是稷下学宫的出现和繁荣,更使得老子思想成为了战国中后期的主流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4.
和老子相遇     
今天,我穿越时空来到了春秋时期,想看一看当时的世界。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围着一个老人,倾听他讲话。我好奇地走了上去,只听那老人讲道:“道可道,非常道……”咦?这话好像是老子说的,莫非这个糟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形而上学?只有先行拥有了超出形而上学我,才能进入此一发问。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就是受逻辑一理性原则所支配,总以“正确性”为原则,而遗忘了“存在的真理”。海德格尔《什么是形而上学?》的深刻意义,恰是通过让“无”进入发问而使形而上学在渊始处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16.
乔昱 《今日科苑》2021,(10):34-40
历来多有学者对《老子》中的"愚民"之说加以指摘,我们或可将老子的治民思想称为"愚民",但此"愚民"非彼"愚民".老子提出的"愚民"思想,并非愚弄生民、刻意阻碍民智之开化,更不是所谓的"反智主义"."愚"在《老子》一书的语境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愚"的状态正是老子所希求的.老子所说的"愚"并非富有贬义的愚蠢、痴傻,而是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表现.老子的"治论"与其"道论""教论"一以贯之,"愚民"并不是诈伪的帝王心术,而是老子在周末"文敝"的背景下以"道"之所导向的"朴"为世道人心所作的开示.  相似文献   

17.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罗晓光与申静合著的《‘老子'中的管理思想研究》从一个很独特的视角入手,研究管理的理念与思想。《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典籍之一,其深邃的思想已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浪潮中,研究几千年前的哲学家的思想,并试图寻找其对当代管理的意义,似乎有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然而在本书中所提出的管理念与思想却恰恰适应了新经济环境下对管理的要求。 总结全书,《‘老子'中的管理思想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该书以《老子》的哲学观点为依托,提出…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最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老子的全部思想,都可以完全地包容在其天人之学之中。他的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自然”,其“天人合一”之“一”就是“自然”。将探求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以有益于当世。  相似文献   

19.
仲思丹 《科技风》2023,(27):56-58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代表,具有玄妙、意蕴悠远的特点,老子也是较早论述德育的大家,虽然他并未直言德育,但是通过《道德经》可以发掘出诸多的德育珍宝。我们解读老子深邃的德育思想,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老子思想的延伸,我们希望在老子的深邃思想里挖掘出重要的宝藏,更好地指导我们当前的德育实践。因而本文简单梳理了老子主要的德育思想,从老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主要的德育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阐述其对当代教育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一直坚信并实践着从亚里斯多德起源,并经过洛克,再到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完善的三权分立的平衡制约思想,但实际上,我一直怀疑先哲们的这种制衡下产生公正的思想是从自然得到的启发,因为在早于亚里斯多德两三百年前的老子已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找实例来证实当然是很多的,不过现今没有什么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