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个比较重要成语翻译原则,然后解释了如何很好地翻译成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从成语的特点出发,还要注意成语自身的背景,避免望文生义.针对不同的成语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而且还是各个民族文化和地方语言精华的载体,同时也明显的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先了解这门语言的精华所在——即成语的文化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成语也就成了学习外语者的一大难题。不同文化对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对成语和部分谚语的翻译和理解不同,引用某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成语和谚语的原语及译语,来体现语言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成语学习,并从汉英文化对成语及谚语的理解和翻译中,了解成语和谚语的翻译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和影响,加深我们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3.
贾凤伦 《科教文汇》2010,(28):137-138
成语谚语是一国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谚语用字精练、含义深刻,是人们生活、劳动、智慧的反映。在日语里,除了借用的汉语成语谚语外,日本人自己还创造了大量的成语谚语。由于这部分成语谚语的喻体和典故出处与汉语不同,翻译时,切不可望文生义。本文就这一类成语谚语的典故、出处、喻义进行了分析,并就翻译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张红梅 《百科知识》2021,(30):63-66
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是最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精华.如今各国间跨文化交际十分频繁,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把汉语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变得十分重要,这也对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语成语的翻译不仅是字面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文化,以使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和交流.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学领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对翻译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动态对等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目的,要求翻译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以获得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等的阅读理解程度.本文立足于动态对等理论分析《西游记》俄语译本中所翻译的汉语成语,探究有效的汉语成语俄译方法,试图在翻译汉语成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文化交际途径,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韩娅娟  李银美 《科教文汇》2008,(22):253-253
由于历史、宗教信仰、传统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汉英两族人们之间的认知图式必然会有着不同之处。而认知图式的不同,势必会影响到汉英习语的翻译。本文试从认知图式的角度来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成语翻译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成语翻译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任青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181+116-181,116
英语隐喻成语是英语词汇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广泛应用,因此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非常重要。每一个成语都有其渊源,所以了解这些成语的来源是我们正确的理解和翻译这些成语的前提。对隐喻成语的来源进行简介,并从隐喻的角度对中英隐喻成语进行对比,据此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今天在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各国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多文化趋势。而随着中西文化纵深发展.翻译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是最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不同的语言.蕴含并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色彩。成语在文艺作品、政治、科技文化中经常用到.因而成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如何处理好成语翻译中的民族色彩、传递本质含义、使译入语读者理解和品味原文文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成语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文章从比喻、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的不同加以分析,针对其特征探讨了直译、意译、套用、直译意译兼用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社会的互动交流,汉语成语翻译也在对应的市场经济交流过程中,逐渐受到相关翻译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也使得大量文化进行对接和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如何能最大程度的将相关的汉语成语翻译在对应有效的社会符号的运用当中进行对应的使用,也成为现今汉语成语翻译的关键问题,此次,就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在其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产物,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很多与当地的习俗有关的一些文化。成语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都是历史传统的积淀,语言的精髓体现,它的产生和形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内涵。此文通过对藏汉民族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等进行对比分析,运用藏汉文学翻译中的大量成语实例,剖析藏汉文学翻译中成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柴祯祯 《科教文汇》2015,(3):170-171
随着国际贸易和交流的日益发展,中国古典文化越发受到关注。其中汉语成语的翻译变得极为重要。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文章对两类汉语成语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浅论。  相似文献   

12.
杨江 《科教文汇》2008,(30):240-240
成语翻译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至关重要。本文拟从文化意象的失落、文化意象的错位、文化意象的保留三方面探讨对成语中文化意象的处理,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寓意的成语。由于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定式和文化背景,有时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相似文献   

14.
金代 《科教文汇》2008,(8):181-18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寓意的成语。由于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定式和文化背静,有时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相似文献   

15.
英语成语是英语词汇中的精华部分,使用非常广泛。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探索了英语成语的翻译技巧和翻泽中应注意的事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志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301-301,328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使语言增添文采和感染。拟就英语成语的来源及翻译做一简单探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关于汉语数字成语的英译问题,笔者概括总结了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希望能为汉英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李卓华 《科教文汇》2008,(22):252-252
成语是语言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其特点是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表达思想、感情、风格的交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对比,结合中英成语的来源及其语言特点,总结出中英成语互译的几种方法,以求弥补在成语翻译中可能出现的文化缺失部分,使两种语言的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艳 《科教文汇》2007,(7S):185-187
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是对比语言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本文拟从语用学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研究英汉成语在来源、形式、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性。对第二语言教学、文学欣赏、翻译实践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