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将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一种过程。这种内化过程,需要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对传统化学教学提出挑战,化学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选择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从而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直接影响新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改革成效。知识获取的教学实践研究要让学生获取活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亲身体验、发现疑问、主动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认知策略出发,让学生发现疑问,主动参与新知识获取的每个学习环节,重视  相似文献   

3.
陈小刚 《考试周刊》2011,(85):190-191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单纯的“注入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关键在于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需求,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进而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需引入”的教学方式能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重视结果产生的过程,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方面作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念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提出了在思政课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贯彻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让课堂活跃起来,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另一方面还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现象内化化学知识以及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颠覆并优化了知识内化过程,在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加重学生认知负荷的风险。为响应“双减”政策,本研究以学生认知负荷为视角,在厘清翻转课堂知识教学发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和“知识打开、知识内化、知识外化”两个维度的机制的基础上,分析认知负荷的来源,发现其来源于知识的呈现与传授,来源于知识的浅层内化与深层内化,来源于知识的过程外化与结果外化。优化各教学环节的知识教学,有利于促进翻转课堂的实践发展,通过教师设计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通过教师引导体现吸收内化的优越性,通过教师指导凸显知识外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要“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因此,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8.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所起的作用还必须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表现出来。新课程提出,课堂上关注的不应该仅是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所以教师既要关注自己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我认为,为构建英语教学新课堂,须从加强学生三“动”开始。一、参与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内化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学得知识和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提高,都不是靠教师讲解得来的,而是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得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不应该是“压抑式”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也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一言堂”。化学教师要让化学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优化教学情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领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主要局限在教师的教上,从新课程的发展性教学核心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而言,主要局限在知识技能教学和教法上。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教学观,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相比较,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新的课堂教学观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先学后教"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制定、调整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以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当堂训练,内化所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活动;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学的各种定理、定律、公式及推论,还要让学生经历这些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因”,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去揭示数学原理,体验知识生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3.
九年级化学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科目的学习,作为启蒙阶段的化学教学,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重“学会”轻“会学”的教学理念显的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学会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习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调查、搜集证据,并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得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是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对初中化学教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的学爿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动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片段中,能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设计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物理,会学物理和乐学物理,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高中新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创设有意义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教学观注重的是以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认知结构为基础进行教学,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从学习知识到学会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把教学的立足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教学案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的过程、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中要敢于“放”,促进学生在“学”中逐步具有开放型的思维品格和知识结构,使学生逐渐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翁。笔者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刘琛 《现代语文》2009,(6):65-66
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的。“情境”是作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的“教学刺激”和“学习条件”而存在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学情境设计成为语文教学设计中关键的一环,也是考验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教学必须体现“教”和“学”的双边性。“教”必须与“学”相适应.“教什么,如何教”与“学什么.如何学”应当相互适应。教学过程是以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相互适应和把知识、能力、人格转化给学生为特征的运动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建构“课堂教学生态”的问题.建构合乎新课程理念的、有较高实效性的化学课堂教学生态,应该成为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