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寸草心     
卢俊乐 《阅读》2008,(7):37-38
小时候,我生病了,总是爸爸抱着去医院;上学了,总是妈妈背着书包送我去上学;撒娇时,奶奶总会对我说:“呀,我的心肝,快让奶奶疼疼。” 现在,我长大了,我要用我的爱,去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2.
赵方圆 《阅读》2007,(7):41-42
小时候的我,最爱问爸爸:“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总是认真地告诉我:“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我吐吐舌头:“怎么能快乐呢?”“自己找呀!”爸爸点着我盯鼻子回答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韦芃 《阅读》2009,(7):46-47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想送给妈妈一份生日礼物,就是对她说一句:“妈妈,我爱你!”可是,就那么生硬硬地说出来,真是太尴尬了,于是我便开始想办法:写在贺卡上,但如果她看不到呢;发短信,可我又没有手机,偏巧爸爸这几天出差在外。  相似文献   

4.
我的新发现     
倪泽豪 《阅读》2011,(5):25-26
爸爸每天都开摩托车载我上学。周五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爸爸的摩托车后面,两手抱住爸爸的腰,爸爸大喊一声:“抱好,出发咯!”摩托车随即轻巧地开出了小区。  相似文献   

5.
江李瑞麟 《阅读》2009,(9):30-31
我的奶奶住在乡下老家。每到农闲的时候.爸爸就会接奶奶到南京住几天。从小我就感觉奶奶的眼睛不太好,一到晚上,奶奶走路总是磕磕碰碰的。长大后,爸爸告诉我,奶奶患有“夜盲症”,天一黑,没有了光线,奶奶就看不见东西了。  相似文献   

6.
书虫T型如     
《阅读》2013,(6):F0002-F0002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课余时间,你总能看到我手捧着书,专心阅读。《格林童话》《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海底两万里》……这些书陪伴我一路成长。一走进书的世界,我便开始了奇妙的旅行。我在书中体验快乐,汲取营养,陶冶性情。我愿与书一生相伴。  相似文献   

7.
步蓉 《阅读》2010,(10):1-1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看书的,只记得小时候《小朋友》《儿童时代》是我每个月期待的杂志。我读的第一本小说好像是一年级时爸爸买的《木偶奇遇记》,也就是匹诺曹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1):F0002-F0002
我很爱看书。我读过《格林童话》《窗边的小豆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图书,目前正在读《意大利童话》。  相似文献   

9.
《阅读》2010,(5):30-31
根据省文明办《关于开展“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动的通知》,由江苏教育报刊社的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初中生世界》和《阅读》编辑部承办的“我爱我们的节日”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0.
在教科学课《时间》单元第4课《用水测量时间》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一次性纸杯、铁架台、闹钟和量筒等实验器具,做“100mL水在底部有孔的杯子里多长时间流完”的滴漏实验。正当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忽然,从学生处传来声音:  相似文献   

11.
《阅读》2014,(5):4-5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喜欢读书.我成了我们家有名的书呆子。 我读家里那个旧式书柜里花花绿绿的旧报纸,读从同学家借到的古色古香的线装《西游记》《红楼梦》,读一摞又一摞的连环画,读从简陋的教室里拿到的,老师放到书架上的每一张报纸,每一本书刊。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以至于有一次姐姐说出了一句:“你看到书比看到窝窝头还要亲!”  相似文献   

12.
李慧 《阅读》2007,(4):6-8
同学们,提起童话,我们自然就会想起丹麦作家安徒生,想起《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我们还会想起德国作家格林兄弟,想起《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小红帽》……直至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童话从脚底下的泥土地里,终于冒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童话人物——稻草人,中国文学的园地里,终于诞生了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叶圣陶。这位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童话第一人”,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成为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在暖暖的春风里,在融融的春日下,让我们放飞心灵,一起来读一读《稻草人》吧,那朴素自然的风格,那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叶圣陶童话既有安徒生式的诗情画意,又有本土文化的质朴纯真,定会让我们得到爱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朱桦 《阅读》2010,(5):25-26
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去上课了,我倚在门框上。望着爸爸,心里有一种兴奋的紧张.因为周末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这是我从小到大一直藏在心里的话,但讲出口就难了——我实在害羞!虽然我上午就有时间完成这项“作业”,但由于胆怯,我一直没有动口,现在我必须马上说了。  相似文献   

14.
《阅读》2012,(4):F0002-F0002
我爱读书、爱思考,《小飞侠彼得潘》让我梦想着永远不要长大,《夏洛的网》让我认识到了最真诚的友谊,《大林和小林》让我体会到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长生殿·例言》曰:“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洪昇对此种说法亦表示“世以为知言”。同为“至情”主题的两大明清昆腔传奇戏曲,《牡丹亭》与《长生殿》亦见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闹热”一词进行阐发,从情节结构、主题意蕴和排场布局三方面刍议“闹热《牡丹亭》”一说。  相似文献   

16.
《阅读》2008,(9):6-8
罗尔德·达尔,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一位了不起的童话魔术师。在他的笔下,诞生了《好心眼儿巨人》《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女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许许多多让全世界的孩子们痴迷疯狂的经典童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六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作品中的人物已成为许多电影、电视连续剧、音乐和诗歌的创作源泉。达尔曾经说过:“我热衷于教孩子们学会读书,使他们对书感到惬意而不是畏惧。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让人受益无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神奇和魔力吧!  相似文献   

17.
我国“80后”作家安东尼的作品《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深受法国著名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小王子》的影响.两部作品均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并创造了销量神话.通过比较两部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从受众角度来分析作品热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杨树亚 《阅读》2008,(4):15-16
学习完《赶海》一文,杨老师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有的同学写道:“赶海真是太有趣了!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赶一次海!”有的同学写道:“等我去赶海的时候,我一定也去捉一只‘武将’。”还有—位同学兴奋地说:“我准备跟妈妈学唱《大海啊,故乡》这支歌!”  相似文献   

19.
陈晓秀 《阅读》2012,(9):18-18
儿子:爸爸,今天我学了《拉萨的天空》一课,文中说“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爸爸:儿子,称拉萨为“目光城”名副其实。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  相似文献   

20.
    
蟾蜍坐在一片沼泽前面。来了一只青蛙,问:“什么事呀,蟾蜍?看来你很伤心。”“是的,”蟾蜍说,“每天的这时候,我都在等邮件到来。但我总是不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