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65则寓言》中有一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说的是曾子的妻子上街买东西,小儿子又哭又闹,做母亲的只好哄他说:“一会儿我给你杀猪吃。”小儿子就不哭了。当曾子的妻子回来时,看到曾子正准备杀猪,她就责怪说:“我是和儿子闹着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要学父母的样子,你这样做不是欺骗孩子吗?将来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说完,曾子便把猪杀了。做父亲的曾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有过亲身体会。那时我正上幼儿园,星期天,妈妈和爸爸正在家里剥玉米,让我做数学题。事先说好了,做完题就让我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2.
岗位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国流传着一个曾子教子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要跟去,妻子哄孩子说:“别闹了,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便捉猪要杀。妻子阻止道:“我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你怎么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说的话怎么能说着玩呢?小孩子不懂事,凡事都跟大人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可是大事。”于是,曾子还是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承诺观念、合约观念,做以诚立身、以信为本的好少年。看了下面的节目,大家就会深受启发;演了下面的节目,大家的体验就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7,(5)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相似文献   

4.
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古人很早就注重以行示教。《韩非子》中有个“曾子杀彘(zh(?),猪)以取信于子”的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一斑。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小儿子拉着她的衣服又哭又闹,非得跟着一起去不可。曾妻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儿子说:“你乖乖呆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当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钢刀,便赶紧上前制止说:“我刚才是和孩子说着  相似文献   

5.
一、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家庭教育传统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曾参重视言传身教,为了兑现妻子给儿子杀猪吃肉的许诺,不惜杀掉家中仅有的一头猪,以此教育孩子养成诚实的品  相似文献   

6.
信守诺言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  相似文献   

7.
《华章》2007,(9)
《曾子杀猪》是长春版国标小语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曾子的妻子为了上街,欺骗孩子说回来后杀猪给孩子吃,曾子认为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否则就是让孩子  相似文献   

8.
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哭哭啼啼,吵闹着要跟着去玩。妻子被缠得没有办法,就蹲下身子哄着儿子:“你听娘的话,就在家里玩耍。等我从街上回来,杀猪给你吃肉。”儿子听说有肉吃,  相似文献   

9.
曾子杀猪     
在经典里走出,在智慧中安顿,e时代与古典的碰撞———中国文学中的智慧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东西,但孩子却哭着缠着不让她走,于是她哄孩子说:“如果你乖乖地待在家里,回来后就杀猪给你吃。”当她从集市上回来时,见曾子要将猪捆起来准备杀掉,于是连忙制止丈夫说:“我不过是哄哄小孩而已,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认真地对妻子说:“和小孩子不可以开这种玩笑,孩子还太小,不懂道理,全靠父母言传身教,今天如果骗了他,那就是教他学会骗人,作父母的要是欺骗了孩子,就再也得不到孩子的信任,以后想再教育他们就很难了。”说完这话…  相似文献   

10.
曾子杀猪     
1.古代有一位曾子,他品行端正,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2.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去。 3.妈妈被儿子缠得没办法,就随口哄骗儿子:“你乖乖地在家,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据说有一位曾先生,家有一妻一子一头猪。有一天,因为其夫人搪塞儿子的一句戏言,曾先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杀掉了家中那头正在长肉的猪。曾先生为了这一时的冲动,着实心疼  相似文献   

12.
不会做人     
很多年以前,我们家订过一本杂志叫《父母必读》,当然是我的爸爸妈妈订给他们自己看的。但是,其中有些带图画的内容我也看得津津有味。记得有一期杂志的封底,刊登着一组剪纸连环画《曾子杀猪》。大意是曾子的太太要外出,儿子缠着非要一起去。这位妈妈就哄儿子说,你跟爸爸在家吧,让他给你杀猪吃肉。等曾子的太太回到家,看到老公果然在杀猪,就抱怨,我不过是哄孩子劝他不要闹,你怎么当真了!曾子回答,说到就要做到,难道孩子就可以骗?我对这个故事"心有戚戚焉"。有一次爸爸答应给我买一件东西,好久都不兑现,我就把这本杂志封底朝上放在显眼的位置,居然没有任何效果。真是郁闷呀!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本次选的文章《母亲的作业》。"言传身教"是人们经常说的话题。如何为人处世,离不开父母师长的身教。我们学习做人,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大人的影响。认真读"做人和处世"这组文章,相信你能从中领悟到不少积极的东西。回忆往事的感觉是很温暖的。读这一类的文章,我老觉得应该有一个昏黄的底色,记忆的碎片在文字间沉沉浮浮,熠熠闪光。"记忆碎片"这组文章里,最让我心动的还是《等待》一篇,因为文章描述的"碎片"是有温度、有感情的。或许是个人感受不同吧。你最喜欢哪一篇呢?有兴趣的话可以写信来交流一下啊!  相似文献   

13.
艾威 《家长》2013,(1):10-12
忙碌的工作和频繁的应酬占据了我和妻子的时间,无暇照顾刚上小学的儿子。因为岳父母久居乡下,我的父母身体又不是很好,所以孩子的照看成了一个大问题。那天,我无意中在一个网上论坛发了几句关于养育孩子的牢骚,一个网友回帖说:“现在很流行孩子‘拼’着养,楼主不妨试试。” 我根据网友的建议,怀着好奇心上网搜索,关于“拼养”孩子的“征集帖”果然不少,可惜那些家庭都离我家较远,而且陌生人之间“拼养”也让我很不放心。  相似文献   

14.
一、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因为调换后的句子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内容。而实际上,原句一经改变,它就不能再现生活: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所以,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生活为何要安排得…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还不会系鞋带,因为妻子对他从吃饭到穿衣,事无大小,一包到底。一天,我到学校去接他放学,体育老师对我说:“你儿子今天上体育课,跑步时因为鞋带开了就不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不会系,怕绊倒。希望家长回去教教他。”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提醒她要多给儿子一些劳动锻炼的机会。妻子却不以为然“:系鞋带算不了什么大事,老师也向家长告状。儿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好样的。鞋带开了,老师给系上,不就行了!”我惊讶道“:你可真敢想。要是老师也像你这样溺爱学生,那么,孩子到时不都成了高分低能的蠢材…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故事说理,理解感悟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说理法"。运用故事说理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诚信真可贵》一课时,选取《中华成语故事》中《曾子杀猪》的片段进行播放。《曾子杀猪》讲述的是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  相似文献   

17.
读倪萍的《姥姥语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别舍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由此,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件小事。有一回儿子帮妈妈包饺子,弄得满地都是面。妻子顿时有点烦,开始责怪。这时我在一边提醒:“孩子喜欢动手是件多好的事啊!”妻子一想也是,连忙夸儿子。儿子听到夸奖更来劲了,学着大人的样子认真地包着每一个饺子。家长的一句肯定的话会激发起孩子多么大的动力啊!  相似文献   

18.
语涵 《家长》2010,(10):18-19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都希望他能长得胖一些。这一来说明孩子身体健康,二来说明家长喂养孩子有方。我家儿子也不例外。由于长得胖,儿子还得到一个小名——小胖。小胖小时候因为胖受到宠爱,见到他的人总说:“这小家伙长得胖胖的,多结实啊!他肯定不挑食,也不容易得病。”每次听大家这么说,我心里都美滋滋的,儿子也对自己胖而暗自得意。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美德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让人想起了孔子的弟子曾参的故事: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着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她从街上回来后,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制止道:“我不过  相似文献   

20.
新聊斋二篇     
记账中秋节快到了。油坊五喂的那一头猪也肥了。油坊五想把它杀了,留下一些够自家过节,多的就卖了算了。过节口上,一听说油坊五杀猪卖肉,想买的还真不少。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