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入门课,同时该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学好和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是中学地理教师智能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展开教学实践与探索讨论,内容涉及课程的教材和教辅、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在全球化、国际化、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新的教学理念必然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为了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研究提出了函授专升本地理科学专业新的课程模块体系,以达到提高受教育者从师技能和专业素养,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师《中国地理》课程的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中国地理》课程的前导课自然地理课程进行了教改探讨,认为自然地理各要素课应适当合并,应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并开拓知识面,应加强实际环节并密切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为后续课程《中国地理》教学提供科学的必要的自然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且指出了《中国地理》课程应接人口、资源、环境来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系统论及其结构功能理论,以师专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为例,进行教学系统应用研究。从课程体系、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及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等方面论述了《自然地理》教学系统的功能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将来的中学地理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因而有效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了讨论,内容涉及课程设计思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综合野外实习的自然地理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野外实习的自然地理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对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型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根据多年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将实习区域由内陆山地、平原扩展到海岸带,增加海岸带自然地理研究性实习内容,各门自然地理学课程增加研究性教学内容,以研究报告、论文代替实习总结报告等自然地理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7.
试论《地球概论》的地位和作用方明亮近年来,有些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取消了《地球概论》课程,其基本内容合并在《普通自然地理》中,只作为地球的基本知识,讲授6个课时,以应付学生将来在中学的教学需要。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的,它不利于地...  相似文献   

8.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先行专业基础课程,但当前教材建设中面临着知识陈旧、体系老化、地理特色不明显、缺乏实践素材等诸多问题。《地球概论》教材建设应遵循"新颖"、"特色"和"实用"的基本原则,形成适合时代要求和地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和新教材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全面的了解,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根据《地球科学概论》的课程特色和所学专业特点,探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地质认知和地质思维,搭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框架。  相似文献   

10.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文回顾了《地球概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对未来的改革途径进行探讨,提出《地球概论》与其它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合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师地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创新型地理教育人才的培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要职责的高等师范地理专业,必须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和内容,从地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实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重新审视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中中国地理课程占有重要地位,但它面临着地理科学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冲击及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挑战;中国地理课程建设要更新教育观念、体现地理科学的综合性特点,面向实际问题,加强研究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继承和发展原有内容,组建区域地理课程群;中国地理课程内容应突出基础(地理结构)、重点(地理过程)、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上应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参与式教学和强化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军校课程教学改革对培养新型作战力量军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电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是军校理工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电路基础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就如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和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现代教育目标。区域地理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前,高师地理区域地理课程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高素质创新型教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高师地理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地理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它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着重要的课程地位。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必须将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改革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程的系列化与配套建设,建立科学的考察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自然地理思维过程的培养和实践性环节教学,加强综合性、系统性思维教学活动,培养创新能力,以求使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出其“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的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16.
基础地理教育改革集中在课程性质及学科地位的重新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地理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评价方式的发展等四个方面,据此,提出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措施:根据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地理基本课程的教学,扩大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建立完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2+1”教学模式是一种两年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年顶岗就业实习的教学模式,被高职院校经常采用,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力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许多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适应“2+1”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要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素质;改革教学理念,适应职教形势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湖北文理学院提出“211”人才培养模式,应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顺利实现教育内容与对象的对接、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具体实际的对接、思政课与专业素质课的对接,贯彻学科交叉、大类培养、淡化专业、增强交互、鼓励创新等思政课改革理念,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规划、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课程建设、能力素质考评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一级学科及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大学化学”已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知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多年“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和收集到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反馈意见,提出了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性,以案例教学方式加强体现化学与专业相关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展示前沿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增加实验开放时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表明了地理学科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环境教育概念的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结合地理学科知识特点和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地理教育中“关于”、“通过”、“为了”环境的教育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