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指向的阅读鉴赏教学创优设计,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价值取向,为学生准备丰富的阅读鉴赏内容,并提供丰富的阅读鉴赏方法,通过快乐阅读、创造阅读、自由阅读、生活阅读充分激活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儿童指向的阅读鉴赏要契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唯有展开趣味性设计和发动,才能形成崭新的阅读鉴赏契机。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鉴赏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问题进行分析,摸索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鉴赏课的教学策略,通过鉴赏的角度、鉴赏的兴趣与鉴赏的方法三方着手,致力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情操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吕文忠 《教师》2016,(4):89
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理所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其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袁娟 《成才之路》2013,(35):95-9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最有韵律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优美的旋律、跳动的文字拨动了儿童的心弦,走进了儿童的心灵。因此,培养学生儿童诗的赏析能力便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文学鉴赏是建立在阅读幼儿文学基础上的欣赏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使他们在幼儿文学领域有所造诣,通过品味童趣、激发美感、引起共鸣,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在其审美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学一直没被人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不应该进行审美建构,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来说不仅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建构,还应较大力度地进行这项教学工作。阐述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构建的重要性及必然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一些教学方法锻炼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最终实现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所以通过文学鉴赏 ,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 ,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 ,而且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 ,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 ,教师自身应在文学鉴赏方面下一番工夫 ,那种“字词句章 +段落大意 +主题思想 +写作特点”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必须予以改革。应该给学生以极大的空间 ,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上指定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邢吉霜  宋杰 《天津教育》2024,(10):156-158
<正>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文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针对语文阅读的审美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审美教育,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对"美"进行感知、鉴赏和创造,使学生能够通过在阅读学习过程,丰富文化知识的存储、增强优美崇高的感情同时能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是一个热情激荡、天性爱美的群体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作为融科学、文学、艺术于一体的语文课 ,应肩负起培养这些青少年学生必要的审美能力的重任。文学阅读和鉴赏是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 ,它更具有提高学生美育水平的职能。笔者就中学语文文学鉴赏课中的审美教育的有关阅读谈谈拙见。(一 )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从而使他们得到陶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优…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散文、诗歌、戏剧等其他文学形式,小说是最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文体。鉴于中职小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鉴赏水平较低等现状,笔者设想从兴趣入手,借助设疑、阅读、写作和教师课堂"布白"等手段,延伸阅读兴趣,加深阅读深度,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体现了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高度重视。但是,这些教学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常显得苍白而空乏。文学鉴赏作为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在教学中有其特殊的任务,课程标准要求"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凭借教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和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掘美、导入情境体会美、想象意境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诵读课文抒发美、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  相似文献   

14.
<正>文学鉴赏,是语文能力中较高层次的一种能力,是语文基础能力的提高。文学鉴赏是从审美、享受文字快乐的角度去进行语文阅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指出:"学生应该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也提出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语言和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要求。高中语文新教材也加大了  相似文献   

15.
邹金平 《读写月报》2022,(16):36-39
<正>高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胡琏 《成才之路》2013,(35):34-34
中学生除了完成好课内阅读任务,应对中考,还应丰富课外阅读,尤其是加强古诗词方面的欣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意义重大。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创造丰富多彩的阅读机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去鉴赏更多的优秀作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畅游书海,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7.
<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之一,也是音乐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鉴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在鉴赏中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就从以下几种鉴赏活动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素养。一、在鉴赏歌词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歌词是歌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歌词,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词中的内  相似文献   

18.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地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还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因而,从小学开始,教师就应该注重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本文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对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保翠 《甘肃教育》2023,(23):96-99
新课标中提出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从而能够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语言能力。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知识储备。基于此,文章结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核心内涵,探索“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到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高中小说教学,其目的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育学生的文学形式意识,问题意识和语言意识,使学生认真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切实体味语言的丰富意蕴,提高他们的文字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