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典故三则     
破天荒 唐代荆州举业不振,每年解送举人,均未中试,时人称为“天荒”,刘蜕以荆州解送的举人而考中进士,人称“破天荒”。后来多用此语比喻从来没有的事或第一次出现的事。  相似文献   

2.
破天荒     
破天荒“破天荒”一词,旧时常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据说,唐代的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解送入京城应试。当时荆州南部地区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人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解送的考生称为“天荒解”。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或指荒远落后的地区。把荆南地区称作“天荒”,是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能考上一个进士。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有个叫刘蜕的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据此,后来人们用“破天荒”表示突然得志扬名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解送入士。每当京城会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地方上总要解送一批考生赴京应试。当时荆州南部地区四五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解送的考生称作“天荒解”。其实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或指荒远落后的地区。把荆南地区称作“天荒”,是讥笑那里几十年没人能考上进士。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有个叫刘蜕的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破天荒”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记叙,唐朝时期荆州每年解送举人,都考不上,当时称为“天荒解”。后来刘蜕考上了,人们称之为“破天荒”,指从未出现过或第一次出现。南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四·梅花》“堆金难买破天荒”就是形容此举不易。  相似文献   

5.
蔡建芳 《现代语文》2004,(12):42-42
“破天荒”一语的由来与封建科举考试有关。唐朝的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必须由地方上解送入试:因而,每到京城会试时,各地方便选送一部分考生前去应试。那时,湖北荆州南部地区的文士书生不少,可是,四五十年间由州府送到京城应试的人,竟没有一位榜上有名。因这地方多年来没有出过名人,人们便嘲笑那里偏僻落后,并取名为“天荒”,而把荆州选送人京应试的人叫“天荒解”。  相似文献   

6.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记叙,唐朝时期荆州每年解送举人,都考不上,当时称为“天荒解”。后来刘蜕考上了,人们称之为“破天荒”,指从未出现过或第一次出现。南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四·梅花》“堆金难买破天荒”就是形容此举不易。一般人从“破天荒”的成语来源都可以找到上述依据。我从江西地方志上则看到“破天荒”这一成语的另一来源。江西新干是一个古县,历史悠久,文化昌盛。隋、唐时期它属于庐陵郡(亦称吉州),北宋淳化三年(992)改属新设置的临江军,新中国成立后又回属吉安。可是古代隋、唐实施科举取士制度以来,三百多年过去了,县里…  相似文献   

7.
刘蜕,自称文泉子,是晚唐重要古文作家,学界对其生平虽有论述但缺少系统性。从家世和仕途两个方面对诸家之说进行整理归纳,对刘蜕的生平做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8.
作家李锐说过:"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从作家的创作体会和教育家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难看出: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纪行     
半年前在上海做过一次背包客,对城市的新鲜感已被冲淡。刘索拉说,活着就为了寻找同类。我只好奇这次旅行会遇见怎样的一群人,或哪怕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我们班的阴谋家是谁吗?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和数学老师刘老师。你别不信,要不我来说说…… 前几天的一次语文考试中,尖子生张扬破天荒地被人踢出三甲,这还得了!王老师火了,在办公室里狠狠地训了他一顿,训得他泪雨飞扬,最后让他站在办公室里反省.  相似文献   

11.
刘延陵是五四时期的著名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译介、新诗园地开拓、青年诗人培植诸方面均有积极贡献。五四时期和30年代的诗作,以其内容的新颖和风格的别致,在新诗坛产生过广泛影响。文章对刘延陵的新诗创作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依据信件、访问和史料对其生平作了真实记录,纠正了某些模糊不清的记述(如留学的国度、时间等),全面展现诗人在中国新诗坛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2.
香港细节     
苏北 《大中专文苑》2011,(17):70-70
在香港几日,虽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走马看花,然而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还是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发现香港管理的规范和有序。有些细节,让人感动。香港的所有行人红绿灯都安装一种发声系统,行人过马路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相似文献   

13.
论湖南近代人才群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湖南人才稀少,在全国排不上位置。皮锡瑞说:“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三国时,如蒋碗者,只一、二人。唐开科三百人,长沙刘蜕始举进土,时谓破天荒。至元欧阳厚功、明刘三吾、刘大夏、李东阳、杨嗣宗请人,更没始盛”①。到鸦片战争前后,湖南人才剧增,形成群体,并在全国人才群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道光时,湖南形成了以陶澍(1779—1839)为核心的第一批人才群,其代表人物有魏源(1794—1857)、贺长龄(1785—1848)、李星沉(1797—1851)、唐鉴(1778—1861)、汤鹏(1800—1844)、邓显鹤(1777—1851)、何凌汉(17…  相似文献   

14.
"破天荒"一词在现代通常被用来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其来源究竟如何呢?这就要从唐代的科举考试说起。唐代科举考试制度规定,凡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均由地方政府解送赴京应试。而当时的荆州  相似文献   

15.
朱凯怡 《云南教育》2007,(10Z):40-41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贾母盛情款待,席间一道菜,名为“茄鲞”,刘姥姥死也不肯相信如斯美味的东西居然是茄子制成,还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待王熙凤道出炮制秘方,刘姥姥细品果有茄香,方才叹服。  相似文献   

16.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贾母盛情款待,席问一道菜,名为“茄鲞”,刘姥姥死也不肯相信如斯美味的东西居然是茄子制成,还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待王熙凤道出泡制秘方,刘姥姥细品果有茄香,方才叹服。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蜀汉实行的民族政策最为成功,成效最为显著.在争夺荆州的战争中,各少数民族尤其是武陵蛮夷部落,表现了鲜明的“拥刘”倾向,为蜀汉集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蜀汉之所以能够赢得各少数民族的鼎力支持,是因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改变了过去单纯杀戮的民族压迫政策,执行了以“和”“抚”为基本原则的民族策略;而且消除歧视行为,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民众的人格和文化习俗,采取了汉夷两级官吏共同管理地方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教育》2004,(3):38-39
在重庆东南部的武陵山深处,她用15年时间把三间破庙建成了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用了3年时间让全县300多所乡村学校的危房变成新楼。刘中慧说她这一辈子只做了这样两件事情,但是当地的土家族人都知道刘中慧,说她“为石柱人办了几辈人的大好事”。由于业绩突出,刘中慧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  相似文献   

19.
远古时期,河东刘累族氏是黄帝的支脉,与“黄帝二十五子”一样有着显赫地位的巨姓大族。我们细绎谱牒学史料及相关文献,发现刘累族氏的源流及世袭地望,理当就在中条山北麓的古醒川,即今之运城市姚暹渠流域。  相似文献   

20.
吕丽峰 《大学生》2014,(21):55-55
刘的班长说:"刘美名远扬,‘仙气儿’十足,如果您没有听说过,就是老师您太孤陋寡闻啦!" 这几年,我一直带毕业班的学生,很少关注低年级的孩子, 从大三的第一个学期才接手这个年级的学生。 所有,对于刘,我确实知之甚少。刘是怎样"仙气儿"十足的人呢?得找个理由见识见识他! 这理由不是因为他的仙气儿,而是他竟然旷课两周。 但绝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得先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研究我这个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