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多评价指标,学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流大学的水平.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是以学生为本,以造就一流人才为己任,而一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学生工作.所以,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所大学要想跻身于国内一流大学或者世界一流大学,那它不仅仅要有一流的科研设备、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因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才能赢得一流的学术声誉、社会地位,才能更好地吸引一流的学生前来深造。要想成为一流的大学,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到底如何体现本科的地位与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必须妥善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科研与学科、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专业与就业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应有之义,一流大学应该是一流学者、一流学术和一流学生的有机集成。  相似文献   

4.
制度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保证,保障学术自由与严格规范管理是一流大学的普遍规则。在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的学习中,对世界顶尖级大学——耶鲁大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感触很多,受益匪浅。耶鲁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环境,对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很有借鉴意义。一、在实现大学使命与战略发展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大学是社会中一个极为独特的组织,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耶鲁大学现任校长理查德·雷文…  相似文献   

5.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提出,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校正,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相契合。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社会、教育,都起引导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而且是以一流学科为基础而建成的。在当前"双一流"建设中,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应该体现多元化的选择,促使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普通高校和应用型大学分别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恐怕是一流大学以及由此"衍生"的大学排行版。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文件,一流学科又进入了大学人的视野,并且其重要性似乎开始超越一流大学的概念。从关注一流大学转向一流学科,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由于大学在社会组织体系中的独特性,仅仅强调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还远远不够,或者说只是从一流学科的角度解读和建设一流大学,只能表明一  相似文献   

7.
学科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水平。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吹响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号角。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拥有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因此,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突破口,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书架     
《教育》2012,(14):59
大学一流之道作者:张杰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大学一流之道"系列活动,是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实施国际化战略,与世界一流大学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十位来自世界和中国一流大学的校长,以一流学者和一流领  相似文献   

9.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被列入2017年乃至今后多年教育工作要点.这其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指,主要学科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出产生世界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创新型大学.较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队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及政策(即软环境).而一流学科则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那么,“双一流”建设是用钱“砸”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国家相继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对于增加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设施"是"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