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出版改革的大盘子是定下来了,但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这也给报刊在坚持中央方针下留有一个讨论的空间。比如对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出版单位的划分如何理解,就是值得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于公益性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的研究有两类文献,一类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公益性出版单位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及其有关负责人发表的论文著作;一类是就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公益性出版单位内部改革问题进行的学术研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出版单位划分为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经营性的产业和公益性的事业实施分类改革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近来关于国有出版单位转制的问题成为业界同仁议论的热点.其中作为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正在按照已出台的政策,积极稳妥地进行转制型改革,其间尽管也遇到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未进入试点的书、报、刊出版单位,也处于焦急的期待和不甚明确的担忧之中.将少数单位譬如人民出版社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来办已成定论,而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向经营性企业转变也是大势所趋,可是既有公益性成分又有经营性内容的出版单位怎么办呢?大学出版社是算做事业单位,抑或是企业?即便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党报、党刊和人民出版社,其经营性环节怎么剥离,剥离后怎么运行呢?在一个单位中,这两部分的协调也是一个令人挠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0,(7):54-54
第一,重点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2010年年底前,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具有独立法人的经营性音像电子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任务。积极推进党报党刊所属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年底前完成中央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深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出版单位的社会绩效评价,实质是公共出版服务绩效评价;经营性出版单位有较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但轻视文化影响力指标作用;公共出版服务绩效评价的最重要维度分为服务规模与水平、运作机制、产品与服务创新、品牌力与影响力、社会满意度等5个;由于公益性出版单位的进一步分型,在具体设计和应用模型中需要对维度有不同的侧重.  相似文献   

6.
集群化是科技期刊发展必由之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已明确将文化出版单位划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类.目前,针对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性质的界定尚无定论,但是,面向行业需要的、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行业类期刊无疑属于经营性产业的范畴.因此,行业期刊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在各地展开,学术期刊被安排在最后,且尚未出台具体办法,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数量众多,有四千多种,占期刊总数近半,改革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二是情况复杂,管办形式多样,投入渠道不一,处理难度大;三是性质特殊,社会公益性和商品经营性同时存在,二  相似文献   

8.
陈瑞群 《中国出版》2012,(11):33-38
一、引言2003年年底,国务院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继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也在加紧进行。在2009年8月召开的中国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要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体制改革,实现转企改制。2011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相似文献   

9.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在各地展开,学术期刊被安排在最后,且尚未出台具体办法,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数量众多,有四千多种,占期刊总数近半,改革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二是情况复杂,管办形式多样,投入渠道不一,处理难度大,三是性质特殊,社会公益性和商品经营性同时存在,二者不可偏废,平衡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10.
传媒动态     
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今年全面启动针对阻碍我国报刊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一系列改革措施即将出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近日在接受专访时透露,今年要全面启动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并研究确定公益性报刊的分类标准。下半年将在全国实施报刊评估退出  相似文献   

11.
正确把握报刊业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时政类非公益性报刊转企改制大体分“三步走“。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推进中央企业所办报刊转企改制。第二个阶段,主要对象是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所办的报刊。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党政机关所办的报刊的改革。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也要加紧进行,重点是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新闻出版业融资新大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决定,除保留全国和各省人民出版单位一家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外,其余出版单位一律将由事业单位改为经营性的企业单位,2006年和2007年这一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和深化阶段。作为企业,出版单位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上市融资取得一定进展。截止2007年9月已有7家出版、发行、报业单位上市,  相似文献   

13.
非时政类非公益性报刊转企改制大体分“三步走”。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推进中央企业所办报刊转企改制。第二个阶段,主要对象是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所办的报刊。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党政机关所办的报刊的改革。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也要加紧进行,重点是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传媒     
《新闻通讯》2009,(8):64-64
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今年全面启动 针对阻碍我国报刊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一系列改革措施即将出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近日在接受专访时透露,今年要全面启动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并研究确定公益性报刊的分类标准。下半年将在全国实施报刊评估退出机制。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出版传媒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指出,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文化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的一部分。新闻出版领域改革任务占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2/3,现在,改革既有路线图,也有时间表。公益性出版单位要企事业分开,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经营性出版单位要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业界短信     
《新闻世界》2009,(6):2-2
禁止在广告中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今年中央报刊将完成公益性和经营性划分;财政部将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给予税收优惠;安徽08年十大网络侵权案件被曝光;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与滁州市联合办报  相似文献   

17.
12月2-6日,第二届中国出版高端论坛暨全国人民出版社社长年会、人民出版社市场联盟工作会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是在以所有经营性出版单位、报刊单位转企改制为标志的全国  相似文献   

18.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近日表示,新闻出版总署正在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原则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须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李东东介绍,我国共有报刊11833种,涉及出版单位4591家,绝大多数是非时政类报刊。与去年全面完成的图书出版单位体  相似文献   

19.
全国报刊体制改革座谈会日前在重庆理工大学召开。座谈会围绕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存在的问题、审批政策与原则及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座谈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围绕目前正在进行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提出了四  相似文献   

20.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突飞猛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出版体制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中,报刊准人方面制度较为完善,而报刊退出制度则比较欠缺。有报刊退出行为而缺少报刊退出制度无疑会影响报刊退出机制的实施,本文拟以市场主体法和事业单位法人制度为视角.以公益性报刊和经营性报刊的分类为基本路径。对于我国报刊退出制度的完善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