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凝集素是一类非免疫来源的能促使细胞凝集、具有糖结合专一性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凝集素依靠结合的糖分子与外源细胞相互识别,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真菌凝集素的生物学活性引起关注。食用菌富含凝集素,并且食用菌的很多生理保健和治疗功效都与凝集素有关。本文对食用菌凝集素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凝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集素包括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它们在医药和农业科学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不同来源凝集素的特点、分布及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凝集素的作用涉及细胞识别、微生物毒力决定子、植物抗虫、根瘤菌识别因子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凝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凝集素包括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它们在医药和农业科学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不同来源凝集素的特点、分布及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凝集素的作用涉及细胞识别、微生物毒力决定子、植物抗虫、根瘤菌识别因子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凝集素及其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凝集素(kctin)是一类可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包括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它们在科学的多个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不同来源凝集素的特点、分布及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凝集素有促有丝分裂、细胞识别、抗虫、抗病毒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糖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因此,糖结合蛋白也必然会受到人们重视,凝集素就是一类能专一,可逆地和糖类结合的蛋白质,迄今已经分离纯化并测定了氨基酸序列的凝集素已有不少,一些凝集素以及它们与配体糖相互结合的复合物的高级结构也已给出,许多工作已深入到基因水平。 凝集素最先在植物体内发现,1936年,Summer第一个分离,纯化出植物凝集素─—伴刀豆蛋白(ConA)。所谓植物凝集素,就是酶和抗体以外的糖结合蛋白或糖蛋白,它们能凝集细胞和/或沉淀糖结合分子的那一类,植物凝集素的结合位点至少有两个以上。能和糖类结合即是凝集素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家鸡、家鸽、家兔、虎纹蛙、猪的红细胞测定法国亮大蜗牛凝集素和白玉蜗牛凝集素的凝集活性,进行糖抑制、热稳定性、pH及Ca2+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法国亮大蜗牛凝集素和白玉蜗牛凝集素都能凝集家鸡、家鸽、家兔、猪4种红细胞,且对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最高,对蛙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最低;两者凝集活性在pH7~8最适宜,它们均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部分糖对蜗牛凝集素产生抑制作用,金属离子能影响蜗牛凝集素的凝集效价,蜗牛凝集素的凝集活性依赖于Ca2+.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拟穴青蟹凝集素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拟穴青蟹血清的凝集素可凝集兔子、鸽子、鸭子、鸡的动物血红细胞,并且对不同的红细胞的凝集效价有所不同,该凝集素的活性受D-半乳糖、麦芽糖、鼠李糖等3种糖所抑制.在温度为30~40℃,pH为7.0,盐度为24时,拟穴青蟹血清凝集素活性最高.拟穴青蟹血清样品的凝集素受Ca2+的依赖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对凝集素的研究进展以及凝集素基因在水稻中转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识别作用的糖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双子叶植物主要存在于子叶中,禾本科植物主要存在于胚中,种子萌发后,凝集素逐渐降低,并主要分布于生长点的表面。在植物细胞中,凝集素主要在粗面内质网形成,并由高尔基体转运至蛋白体贮存。在分生组织细胞中,与膜结合的凝集素特别高。另外,本文还介绍了植物体内的同工凝集素。  相似文献   

10.
福建10种甲壳动物凝集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0种甲壳动物凝集素提取液 ,用 11种天然或经酶修饰的动物及人红细胞进行凝血活性检测 ,同时进行凝集素的糖抑制、热稳定性、pH及Ca2 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 ,每种甲壳动物提取液至少凝集 10种以上天然或经酶修饰的红细胞 .各类红细胞经酶 (蜗牛酶 )修饰后对凝集素的敏感性普遍增强 (人和家鸽红细胞对几种甲壳动物例外 ) .某些种类的凝集素对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可被一种或几种糖抑制 .8种凝集素表现出对 pH值和温度的广泛适应性 ,在pH3- 11、温度为4℃ - 90℃范围内对兔血均具凝集活性 .10种凝集素的凝集活性依赖于Ca2 .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哲学大师,亦是语言大师。《论语》的巨大影响,在于其思想之精深,亦在于其语言之魅力。孔子的语言观具有几个特点:一是言行一致,二是名实一致,三是文质一致,四是时中的方法,五是老实的态度。孔子的语言具有多方面的美学特征:一是匀称美,二是气势美,三是弹性美,四是睿智美,五是自然美,六是崇高美,七是刚力美,八是人格美,九是无言美。孔子的语言观极具原创性,进而影响其思想;孔子的语言美颇有吸引力,进而传播其思想。其语言的深邃和美相得益彰,凸显孔子思想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的人文精神 ,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支柱。数字化时代是人文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 ,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同时 ,数字化时代又存在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 ,主要表现为人在自身发展、文化、道德和心理、人类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新困境。数字化时代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建构要遵循以下原则 :在人文的视野中构建科学精神 ,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 ;要实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全球精神的有机整合 ;在理想的视野中把握现实性 ,实现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统一 ;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完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4.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国外双语教育有明确的国家目标、教育目标和语言目标指明方向,因而双语教育比较成功。而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长期以来目标缺失,导致双语教学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制度性和有效性。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在实施阶段、教学对象、教学结果、学生的动力、后续第二语言支持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双语教学的国家目标应定位于:以多元文化认同为基础,扩大国际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双语人才;语言目标应定位于:习得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学报发展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校学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期刊群.为促进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以及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成果展示方面起到了窗口和桥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学术期刊竞争的日趋激烈及逐步市场化.建设名刊、名栏和独具专题特色的期刊成为学报界的首要课题。这就需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高校学报发展创新所面临的困难及制约因素.采取“以专业、地域文化特色或以名人名作带名栏名刊建设”.取主动整合之途.走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使学报在期刊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甫诗歌所叙唐代陇蜀荆湘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诗歌具有广义的史学价值。杜甫晚年飘泊诗作的相关描述,较为真实而又全面地反映了唐代陇、蜀、荆、湘沿途城市的气候特征。唐代秦州秋阳杲杲,秋雨迷蒙,秋霜凛冽,秋月凄清,同谷岁暮则雨多雪盛,偶见冬虹;成都四季分明,冷热适中,然时有春旱、夏洪发生;夔州夏秋毒热,巫山雾瘴、云雨、霜雪、雷电变幻莫测;荆州及湖湘东南一带春季早暖,夏季酷热多雨、易发洪水,秋季前热后凉,冬季冷热不均。唐代陇、蜀、荆、湘沿途城市的气候与今天上述各地情况基本相符,杜甫夏秋叹热莫过于夔州与潭州,亦与今天的重庆和长沙同列全国“火炉”城市地位相当。另据杜诗所叙剑门蜀道腊月山花开放,通泉冬季蚊蚋活跃,成都四月黄梅成熟,戎州、泸州六月盛产荔枝,江陵正月嫩荷抽叶、飞燕营巢,潭州正月蜂鸣密林、燕舞江滨,湘潭二月南风蒸地、春热黄昏等情况,唐代陇、蜀、荆、湘一带的年平均气温似应高于今天。  相似文献   

18.
新平县是云南省地域广、人口多、民族亦多的山区民族自治县。新平县漠沙镇位于红河谷,在这里长期居住着傣、彝、苗、哈尼、拉祜、回等多种民族。民族分布情况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雷同,基本是或大或小的聚居,而在一个特定的民族聚居区内,又杂居着其他民族。坝区主要居住着傣族,汉族、彝族、哈尼族等,其它民族多居山区和半山区。漠沙各民族与我国民族总体分布尽管有着共同点,但语言使用上却有着不少独特之处。十分明显的是生活在同一漠沙镇的不同民族,大都各自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又普遍兼用汉语,然而语言使用状况,特别是双语类型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本文探究了该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语言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重叠是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用词法上的重叠,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和拟声词等诸多词类中,具有丰富多样的重叠形式,而且还能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表达多种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儒、释、道三教构成了九华山独有的宗教文化现象。道教从汉代传入九华山,兴盛于唐,延续至20世纪。佛教自东晋传入九华山,兴于唐而盛于明清,最终使九华山跻身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儒教自明代传入并兴盛于九华山,至清代衰落。儒释道三教在九华山相融相合,最终以佛教占绝对优势。九华山宗教文化表现出融合性和世俗性的特征,形成了和谐精神与大愿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