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歌,是客家民歌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是古代人民劳动生活的真实记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我们的祖先从不会说话,到能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扛木头觉得吃力时本能地发出一些有规律的"哼哧哼哧"声,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创作。  相似文献   

2.
刘良华 《教育科学》2007,23(2):8-11
人性主要显示为三种本能以及与之相关的三种"欲望".一是占有欲,一般称之为"自私",二是爱欲,一般称之为"性欲",三是探究欲,一般称之为"好奇心".符合人性的教育是尽可能维护并促进人的本能发展,非人性化的教育是破坏人的本能.  相似文献   

3.
"黑盒"是控制论中的科学术语.如何研究"黑盒",控制论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打开黑盒法,如医学上的解剖;另一种是不打开盒的推测法,是从黑盒外部收集和分析黑盒自身发出的信息,或是从黑盒外部向黑盒输入一些信息,观察研究黑盒所发生的反应,从而推测、探索其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4.
"有意于佳"是书法创作的基本方式,"无意于佳"是书法创作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在书法创作上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两者无法分开,没有"有意于佳",书法创作无规律可循,没有"无意于佳"无法涵盖另书法这门特殊艺术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杨国枢教授"双Y理论"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中,感到应有一种更合理的解释,来说明人在追求需要满足这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或状态,通过再对各价值观理论进行分析后,得到人在追求不断满足需要的这个过程中,受"类本能"的驱动这一结论,并认为:"类本能"是人追求需要满足这一永恒状态的内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习课上     
"哼哧哼哧--"自习课上,同桌汤子麟一个劲地吸气,还不停地说着"真香啊",说得我有些烦. "你吸什么吸呀!"我忍不住了,朝他大吼一声."哼--哧--"汤子麟又使劲吸了一口气,才说:"你闻闻,你闻闻,宾馆那红烧肉的味道,玉米粉炸虾的味道,烤鸭的香味,啧啧啧--啧啧啧--"让他"啧"去吧,不管他了.  相似文献   

7.
"同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说法.比如我们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常常会发出"我也有同感"的话语.我们读过一段文字后,有时候会拍案叫绝,这也是深有同感的表现.而"通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的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体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看到或者是想到某种事物的形象就会全身不舒服,甚至出现一些过敏的反映,这种现象属于"通感".针对"通感"、"同感"的这些特点,笔者发现,在日常的教学尤其是在地理的课堂和课后的教学中如果可以适当的、适时的应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能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学案"的引导下.在学生学习本能的驱动下,由"自学质疑"、"交流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迁移"四个环节构成,是一个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回归教育本源的高效教与学的过程.它在"备、教、改、评"各方面都进行了实践探索:备课,从一人到人人,变课前为实时;学习方式,从"教师教、学生学"到"互教互学、精讲点拨";评价方式,从"暗批"到"面批",变"行政强制"为"本能驱动".  相似文献   

9.
姜晓娜  陈晶 《文教资料》2008,(35):47-48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对社会影响重大.本文从语篇的宏观结构的视角出发,利用Michael Hoev篇章模式"问题一解决办法"理论来讨论广告语篇,从而得出广告语篇创作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竹鸡哨共鸣器”是一种特别的小声乐器,它是经过特殊设计和加工而创作出来的,可以通过人工吹奏而发出一种和竹鸡鸟的叫声几乎一模一样的声音,它具有其特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都有一些勇于探索者,在"创新"与"狂怪"圈中进行艰辛的演变和追求.从历代书法创作主体、客体以及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来分析书家创作观念和性情、书法创作环境及社会意识对书法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影响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创新"与"狂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祥林嫂和田晓娥是两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不过祥林嫂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灵魂拷问者的身份认同,而田晓娥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本能复仇者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吴愚 《文教资料》2008,(28):229-231
电影观众是期待一部影片真实于某种不成文的成规,而不是真实于真实的世界.虽然涉及艺术的"成规"无法像科学定理那样给出精确的参数,可是看清楚一些事实无疑可以减少一些无谓的牺牲.本文就尝试阐述笔者所理解的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若干事实,比如:严格意义上的或着说是理想意义上的"历史真实"并不存在:"艺术真实"又受到诸多局限.在事实表述时,我们要把握好叙述历史的分寸,而在电影创作中,我们尊重用影片来做判断、提供一种表述历史视角的电影作者,我们也认为虚构的、专心于精彩叙事的电影同样也忠实于电影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随着台湾对外经济市场的拓宽,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也一并涌入,许多台湾作家因此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带上了西方文化、思想的痕迹.通过以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观点解析台湾女作家施叔青的短篇小说<冤>可以看出,作者对作品人物"吴雪"之生与死、意识与欲望、本能与反抗的揭示与精神分析学说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流行歌词的"语病"问题,笔者通过对方文山歌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察角度,认为其中一些"语病"实际上是创作中特殊手法的表现,如超常搭配、语言异化、语法成分的缩略与添加等.方文山的歌词体现了语言艺术创作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被运用到整个文学艺术界,并在世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陌生化"是通过对传统的解构和翻新,使欣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美的一种创作方式.本文从油画创作的角度切入"陌生化"理论,重新整合其中"油画语言陌生化"的内容,发掘其内涵,探讨油画创作中"陌生化"方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意象化"本是现代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意象,并不完全等同于象征那样仅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进行"借喻"、"比喻"而具有某种恒定性.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的我,是一个碰到问题就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小缠人".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总会缠着他们问个不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把爱思考的行为理解成有深度的表现.初学说话的孩子遇到问题就会问"为什么",可见寻根究底是人类的本能.我很担心人类会把这种本能遗弃,可妈妈说什么样的萝卜落什么样的坑,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因此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去想.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重视文章的"味",无论在创作中,还是在他对别人文章的评价中,"味"都具有一种突出的文学价值."味"不仅是我们理解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关键,更是我们研究周作人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我国美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而且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传神"在艺术作品中主要用来比喻艺术作品的形神兼备.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意境"与"传神"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