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试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现象或教育模式,它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一种非正式的、隐性的制度,由一些包含了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隐性规则系统组成,深刻调节着人与人、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特质——天人协调、取象比类、崇德利用、贵和持中,以及其衍生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决定了应试教育制度的生成,制约了应试教育制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隐性教育方式出发,价值观隐性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教育活动,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意图和目标,更需要将这些意图和目标融合在隐性教育所需的各类传播载体当中。信息时代孕育的各类新传播载体,其特点恰与隐性教育契合,形式灵活多样且为社会各类人群广泛、自主、便捷地接受和传播,以实现潜移默化而高效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一鸣 《教育研究》2005,26(12):72-75
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历史上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价值观。事实上,数学在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当代数学教育的价值是多元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推进数学知识的应用,还在于为人类文明传承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着教育目标与实践错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结构、师资力量、课程分布不均衡,隐性课程缺失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通识教育理念内涵认识不清、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片面需求和应试教育制度的深入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定位通识教育理念、优化专业资源和学科结构、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指导和支配。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规范文化,既为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提供了伦理价值基础和导向,又为教育制度的运作提供了伦理道德担保。  相似文献   

6.
探寻价值观问题的制度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日益突出的价值观多元与冲突问题 ,本文在重新审视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思路、政治思路、发展思路及市场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制度解答的新思路 ,认为无论就价值观问题的要求还是就制度的内在本性而言 ,这一思路都有充分的存在根据。制度的习惯、规则、规范、思维方式使多元价值观的协调和主导价值观的生成得以可能 ,而制度思维方式的培养、价值观科学的建立、知识分子建设性作用的发挥 ,则构成价值观问题制度解答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先后经过了“酝酿期”、“建立和遭受挫折期”、“恢复和改革期”的变迁过程。高考制度改革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文化原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构成了高考制度变迁的深刻背景。如果教育制度与其背后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匹配,教育制度就难以高效的运行。文化的内核——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本质上规定了教育制度运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 ,超前作用。只有教育具有超前行为 ,才能培养出有超前思维意识的人 ,才能推动社会超前发展。1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 ,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 ,它偏重知识的传授 ,在学科中偏重考试科目 ,偏重分数 ,偏重尖子生的培养。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就使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变为迎接单纯的考试 ,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为追求目标 ,以分数高低优劣 ,考试成绩论成败 ,以升学率论奖惩。它严重摧残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思维是人们借助网络工具及网络技术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自觉做出的网络化思考方式.它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逐步被人们认可的,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场域与社会结构的同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思维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度思维,消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性思维,以隐性教育思维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思维的不足.在当代中国,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应当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关系性思维,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形成良性互动的网络生存方式,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把教育对象同他们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把满足网络参与者的心理需求与发展需求同提高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多维度地引领他们确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存在决定着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恰恰体现和适应了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之所需。和谐思维具有科学内涵与合理外延,它强调了发展是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内的全方位的的发展,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不少人认为美国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国家,学校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道德约束与道德灌输,其实并非如此。美国虽没有明确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学校却普遍重视德育,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研究和加强德育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校利用一切可能的课外途径来实施德育,这些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即采用隐蔽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隐性教育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奥渥勒于1970年提出的。澳渥勒认为,校园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逻辑上论证这一命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倡导这种主流价值观的精英人物。决定着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与变迁方向。我们首先将人在具体行动上的理性特征、人生的展开受价值观所引导、和人对潜在终极价值的追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行为特征,统一到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以此分析社会精英的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考察价值观与法律层面的制度安排之间的联系方式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方式。按这一理论逻辑,本文区分出四种类型的制度变迁。并且分析了相应的四种变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入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指导和支配。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规范文化,既为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提供了伦理价  相似文献   

14.
就业价值观影响着个人对于自身在就业求职中的定位和判断,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外开放后国外各种思想的涌进,高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方面发生着变化。文章将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作为切入点,阐述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呈现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文化带来不一样的思维模式,由此引发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每个民族不一样的社会习俗、不同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通过对汉英隐性否定表达的语用分析我们发现,遵守或是违背某一种原则往往和说话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故此,要更为全面的了解汉英隐性否定表达的异同,了解汉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影响汉英隐性否定表达的相关文化因素进行探讨。从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及社会环境方面具体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对成长成才的需求、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因素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要求将宏观指导性与现实针对性相结合、感悟教育与体认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路径包括:凝练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核心价值观、巧妙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整合育人资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实效性,更具渗透力、附着力、整合力。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对立统一.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只要求教育者格守传统,并不重视启迪受教育者去开拓、创新.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推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同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正因为如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尽管目前我国教育界说法不一,但大体相同,体现到政治课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从而培养其适应时代的能力。为此,新课程重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扩展,以此来充实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得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种现象。一、考试与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改掉考试。考试作为一种制度,通过对人的评价来规定人或转换人的社会地位。人要取得某种社会地位的确认,就必然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考试来确定。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仍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民俗文化的理论意蕴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行革命性变异和传承。这与社会、学校教育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隐性课程”是相通的。我国民俗学者对民俗文化理念探讨互为启发或不约而同的视点,给社会和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研究拓开了两相沟通的渠道。教师教学信息传播方式、隐性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与课程模块的交叉完成教师所应当遵循的民俗。民俗文化的隐喻意义与隐性课程的隐喻意义形成民间的教育文化对学校课程多元的隐性化渗透。  相似文献   

20.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师就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固有观念、思维方式、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开放的知识结构、兼收并蓄的大视野、创新的思维方式,全面提高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