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至少有两大弊害:一是教师疲惫不堪,二是学生受益甚微。用叶老的话说,叫做“徒劳无功”。鉴于此,我认为作文批改原则是“师生同批同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固有的和极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写作能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效果,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我感到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做到“七要”。  相似文献   

3.
钱文河 《甘肃教育》2005,(10):20-20
作文的批改是一个大难题,不少老师受传统影响,至今仍沿用“精批细改”的老做法。然而作文发下后,学生只是粗略浏览一下得分和评语便将其束之高阁,其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那么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这种被动局面呢?近年来,我尝试了“互动批改法”,即在作文批改中让学生唱“主角”,师生、生生之间互动配合,对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很有益。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了不少的优秀的作文批改方法,其中就有香港何万贯教授的“利用录音批改作文”,以及江西黄上庚校长的“滚动快速作文”,在学习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思考了这两种作文批改方法以后,我摸索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合理高效的作文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 ,我选择了“点”为作文批改的突破口。原因有三 :一是学生完整的作文最能准确反映学生在语感方面的弱点 ,因此在作文批改中的“点”更具有针对性。二是学生在写完一篇作文后最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 ,若及时“点”醒学生 ,就抓住了最有利的施教契机。三是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教师“点石成金” ,增强了写出好文章的信心 ,更有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教师的“点”睛之处往往能穿透学生语感中钝感的表面 ,直达“灵性”的深处。那么 ,怎样“点”出“灵性”来呢 ?   1 “点”情操。学生由于思想深度或生活阅历的局限 …  相似文献   

6.
蒋丽霞 《考试周刊》2012,(76):49-49
批改作文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学生作文数量多,批改中的少、慢、差现象时有发生,即便是认真批改了的,也缺乏很好的针对性、激励性、启发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老师批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地改.可是劳而少功。”那么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批改,避免“劳而少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很多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却经常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笔者据此提出,作文批改必须针对学生具体特点,以最适合的策略和形式进行,方可收到实效,由此又提出“当面批改、精写批语、指导自改、互相批改”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殷会荻 《现代教学》2005,(12):41-42
有人说,语文教师的工作中,最烦最累的活儿莫过于批改作文,更令人烦恼的是,教师劳心劳力批改的作文学生往往看也不看,一扔了事。我却觉得,换一种思路和方式去批改学生的作文,让老师单向的“评判”变成师生双向的交流,“苦事”也会变得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作文批改中,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若无其事。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探讨了一种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下面将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通常的做法是“大包大揽”,即独自批改。教师勤勤恳恳地一字一句批改,结果事与愿违,大部分学生在收到作文本后,或漠不关心,草草看一眼,或干脆不看,径直塞进书包。可见这种批改方式收效甚微。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批改。这种批改方法分五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少教师头疼的事。许多教师花大力气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最多看看分数和评语,然后就丢在一边,束之高阁。作文批改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我发现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所得到的结果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批改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检验作文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在作文批改时,教师应重视习作的“粉刷”“装饰”,建立新型的评定形式,改换批语的“冷情”面孔,创设展示的广阔舞台。通过改革作文批改的方式,让作文批改呈现新气象,借此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重树其写作信心,提升其写作的层次,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面对将来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3.
说到作文批改,语文教师往往头痛,花不少精力“精批细改”,效果却不佳。我以为,个中原因之一就是只关注了习作而忽视了学生这个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批改中倾注爱心,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灵的桥梁,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那么每次作文学生都期待着教师的鼓励和启示,作文批改就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共同感受,那就是批改作文真难,真累!其实,对作文批改,叶圣陶先生有过很多论述。他说:“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我看值得研究。”他还指出:“可以这样说,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  相似文献   

15.
或是评分式,或评级式,或是评语式……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是,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呢?笔者在教学改革中构建并运用了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批改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衡量一种作文批改方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芳春 《文教资料》2013,(22):41-4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作文批改应另辟蹊径,走出作文批改的困境。改变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应变教师全包大揽的“独唱”为学生互评、学生自改、家长参与的多声部“重唱”,这样才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作文批改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作文一写好后就交给老师,误以为批改不关自己的事。而教师终日埋头在学生的作文堆里,尽管批改得很仔细,出力甚多,学生仅仅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抛到一边。这种教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下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费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种教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工作之一,老师累的精疲力竭,然而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那么,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呢,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