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于10月下旬在福州市举行,会议就新闻摄影如何跟上新形势,高扬主旋律,进一步提高摄影报道质量与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次会议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福建日报社承办。首都和全国各地报社代表共140人出席了会议,其中有48位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名誉会长范敬宜,新华社副总编缉朱承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解放日报社总编辑丁锡满等在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读者调查组编纂的《当代中国报纸大全》,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工会发行组正在办理邮购。《当代中国报纸大全》,共收集到1987年1月之前出版的报纸2578家,并对各家报纸的宗旨、简史、特色和发行方式,范围、发行量及社长、总编辑、报社人员状况、社址、电话等,一一作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版面编辑工作已20年,同新闻照片打了20年的交道。这次参加了在银川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受到教育,得到启迪,思考颇多。新闻照片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办报人的重视,特别是报纸总编辑的重视。新闻照  相似文献   

4.
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江坪的新闻论文、通讯选集《心向读者情系万家》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坪同志历任浙江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这本新闻论文、通讯选集,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他走过的新闻之路。《心向读者情系万家》分新闻论文、时评随笔、名家风采、序跋书札等四个部分。汇集文章99篇,共28万字。《心向读者 情系万家》出版@小祝  相似文献   

5.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  相似文献   

6.
用什么来评价和衡量总编辑的“政绩”呢?笔者认为,不是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人的“印象”,也不是本社干部职工的“评议”,而是总编辑主持下的那张报纸,群众爱看不爱看,欢迎不欢迎。因此,总编辑应当把报纸质量放在第一位,以主要精力抓这项工作。一般地说,群众对报纸的评价,也就是对总编辑的评价,进而也可以说是对整个报社工作的评价。因为,一张报纸就是一个报社的缩影,通常可以反映出整个报社的工作情况。也就是说,一张报纸是报社领导和各个部门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读者反映办得好的报纸,一般来说,这个报纸的总编辑一定有开拓精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光有文字报道而没有新闻照片是不能成其为报纸的;同样地,如果一张报纸只有好的文字报道,而没有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也是不能成为一张好报纸的。”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在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的发言中这样说。此次会议于8月19日—26日在银川市召开,62家新闻单位的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要闻版编辑和摄影部(组)主任(组长)会聚一堂,专门研究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这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还是第一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我国报纸宣传工作贯彻  相似文献   

8.
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次报纸工作经验交流会,于4月15日至21日先后在开封和洛阳召开。有17个省市29家报社的负责人和编采人员参加。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报纸的政治方向问题和历史文化名城报纸如何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本刊这期刊登了几篇发言材料,供同行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次报纸工作经验交流会。于4月15日至21日先后在开封和洛阳召开。有17个省市29家报社的负责人和编采人员参加。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报纸的政治方向问题和历史文化名城报纸如何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本刊这期刊登了几篇发言材料,供同行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 1990年8月18日—26日。全国62家报纸的总编辑、总编室主任和摄影部(组)负责人以及新闻界专家、学者144人,为促进我国报纸宣传报道工作中文字和图片“两翼”齐飞而云集银川。这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经中共中宣部新闻局批准的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研讨会就“加强报纸新闻摄影这一翼”,重视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的作用,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和新闻照片质量,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11.
上推十年,如果新闻摄影学会召开新闻摄影研讨会,报名参加的总编辑恐怕很难超过10人;而现在,几十位报纸总编辑云集银川,同新闻摄影工作者一起研讨新闻摄影问题。这件事的本身就反映了报纸总编辑观念的变化。1985年8月,当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委会首次把“慧眼奖”授给中国日报总编辑冯锡良时,许多报纸的总编辑对新闻摄影工作还比较生疏;如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首都报纸的总编辑直接组织和指挥摄影报道,从这些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令人感奋的好照片。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纸和一些专业报  相似文献   

12.
最近,新闻出版署在京为部分报社社长、总编辑举办了报纸专业知识和管理政策法规补习班。这个补习班的宗旨是帮助新上任的报社领导熟悉业务和管理法规,办好报纸。据悉,对报纸质量和管理情况进行年检是新闻出版署帮助报纸提高质量的一条管理措施,已坚持数年。在1996年年检中,发现有54家中央部委报社社长、总编有了变动。这些新上任的同志不少是原先所在行业的资深专家或部门领导,但新闻阅历和办报经验尚嫌不足。这个补习班作为报纸年检工作改革的环节之一,将成为新闻出版署的一项经常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是读者的要求,也是编辑、记者的追求。强调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是为了让读者接受更多的新闻。这就是说,报纸新闻的可读性的强或弱,直接关系到新闻价值的体现,这种新闻价值的体现,表现为报纸社会效益的提高和报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从一定意义上说,报纸新闻的可读性越强,报纸的生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14.
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有其特殊的作用,穆青同志曾将它与文字在报纸上的作用喻为“腾飞”的两翼。优秀的新闻图片,通过画面艺术地表现内容,达到主题鲜明、主体醒目、主次分明的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记得1990年8月,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银川召开时,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好新闻评选活动,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劳动成果是一次很好的检阅,我省送评稿件的报社,去年是47家,今年是62家,其中大部分是出版四开四版地方小报的报社。 1986年度我省报纸好新闻评选的结果,也反映了地方小型报纸的优势:评出109篇全省好新闻作品,70%是出自地方小报;我省向全国送评的15篇好新闻作品,有10篇是地方小报提供的。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四次城市报纸经验交流会于7月21日至24日在山西大同市举行。40多家地市报社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在会上交流了新闻改革中取得的新成果,内容包括:如何搞活经济宣传,发挥地市报纸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的作用;如何改革报社的经营管理体制,使之由行政机关型向企业经营管理型转化;如何改革人事制度,提高新闻干部队  相似文献   

17.
星猎 《新闻知识》2001,(11):34-34,12
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于2001年8月23日至25日在新疆库尔勒市举行。这次会议,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新闻界第一次研究新闻摄影的高层会议。中心议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如何更好地运用新闻摄影这种富于形象特征的新闻手段,报道、表现、记载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如何加强建设适应于新时代要求的新闻摄影队伍。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社总编辑和摄影部主任,围绕中心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研讨。有许多精彩的新论,现选其要者,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2月1日—5日,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广东韶关举行。得党的十四大闭幕不久之天时,会议不仅全面总结了自1990年8月银川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报纸在运用照片、实现图文并重方面的成绩和问题,还着重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报纸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闻摄影报道。来自中央、省市自治区及行业报纸共77家单位的正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摄影部主任及摄影记者160余人出席了会议。他们带来了各自报纸新闻摄影改革的新经验和在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5天的会议紧凑、热烈、务实。  相似文献   

19.
《鄂西报》今年已创刊45周年,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新闻理论研究,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我们把新闻理论研究,不单纯是当作写几篇论文来对待,而是作为提高新闻干部队伍素质的问题来抓,作为晋升业务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把它贯穿于整个业务活动中,而且把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大家搞新闻理论研究兴趣较浓,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空气。具体作法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领导带头撰写论文。报社5个领导成员,除一名分管行政工作的外,其它4位同志都写有业务论文。社长、总编辑近几年来每年都有1—2篇业务论文在省以上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社长张绪辉1991年写的论文《初论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参加全国民族地区报纸新闻研究会组织的论文竞赛,获得一等奖;总编辑吴光明1992年结合上半年的改革宣传,写了一篇论文《加强民族地区的改革宣传》,先后在《新闻战线》,《新闻前哨》、《中国地市报人》、《民族新闻》等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与此同时,报社原来的一些老领导、总编助理都结合本职工作,近年内也先后写了10多篇质量较高的业务论文,对推动报社的新闻理论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促进了报社的业务学习。 二是围绕活动撰写论文。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  相似文献   

20.
自《家报》创办至今7年来,编辑记者就一直在试图了解读者,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闻和服务。因为我们深知,现代报纸从事产业化经营后,对读者的了解更是一个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读者,也就意味着没有广告,没有广告也就意味着无法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