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苗英 《科学中国人》2014,(2S):140-140
当“应试教育”扭曲着中国教育者的每一根神经的时候,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我曾做过一次关于对语文课满意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令我大为吃惊:38%的学生讨厌上语文课,47%的语文教师越来越不愿上语文课,35%的家长对学校的语文教学不满意。吃惊之余,我陷入了沉思:语文课到底怎么了?不止一次地听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初中时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感觉太美了,好不容易盼到上高中,当教师讲完这篇散文后,却再也不想读它了。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语文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觉得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品德、扎实的知识功底外,还要特别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申长友 《科教文汇》2008,(34):101-101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一定品味的审美情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研究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新课标同时指出“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方式?意义何在?其基本特征怎样?研究性课如何筛选?又如何实施?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孙同俭 《科教文汇》2008,(17):55-55
语文素质教育迁移律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知识向能力迁移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又要重视能力,做到知识奠基,重在能力。心理学家们为我们提出“为迁移而教学”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什么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呢?  相似文献   

5.
<正>本期“科学主角”: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再现: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短短几天,葫芦藤就枯萎了。小小的蚜虫真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吗?它的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动物电视台正在对蚜虫进行专访,快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6.
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作为教育者工作者的一员,我曾无数次的思考着一个被永恒讨论着而又至终无准确答案的一个问题,这就是: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到达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当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学生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我们人类最主要是交际工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彼此之间沟通和交流最基本的方式,从古至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生活中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我国,语文是语言的缩影,我们运用语文的地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比如说:社交、演讲、写作……在诸多方面,语文无不与我们联系密切。那么,语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每天说的话能不能称之为语文,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对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小学教学的课程中,语文这门学科是至关重要的。语文中文体不同,学习的方式也大相径庭,不论是学习字词还是其他,都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老师,要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学术指导,结合小学生自身的条件,着实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让小学语文更加深入生活。  相似文献   

9.
徐吉明 《科学中国人》2014,(4S):143-14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每个学校小学语文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已经成为了让学生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到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并加快学生的吸收知识的速度呢?本文针对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的小学语文形式--问题式小学语文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出人头地?是飞黄腾达?还是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都不尽然。我觉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面对经过了"精英主义教育"的筛选而聚集到一起的职校学生,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师,每每上完一节课,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精神,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效的。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有效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6,(1):6-6
我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一款新的全幅单反数字相机刚刚推出。所谓“全幅”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种数字相机有什么优点呢?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走过了一段曲曲折折的路,从以前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现在的"满堂读".一节优质课一会儿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达标率.一会儿看课文思想渗透程度.一会儿又看教师教学手段的新颖,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标新立异,却往往忽视了学生这一根本.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要学会什么,怎么学,语文到底该怎样教?有些教师困惑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觉得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品  相似文献   

15.
王燕秋 《科教文汇》2014,(20):147-147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各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虽然在所有和教育有关的改革中,学生的需要已经成为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依据,但是到底什么是学生的需要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又到底是什么?本文力图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我校刚刚分来一名大学生支教,教音乐的,她担任了701班班主任,刚好我是年级主任,又代这个班的语文、地方等教学。开学一个多月后,她有点垂头丧气的找到我,说:“李主任,那个郑平平我到底还管不管?他太调皮了!”我接手了这个学生,对他进行了系列辅导,后来他进步了,为人也阳光了,使他克服了自卑和好动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一场多向角度的对话,即学生、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文字信息甄别能力,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为此,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才能走出阅读教学的困境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体验,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每年高考来临之际,都是语文冲刺复习的关键阶段,而如何复习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这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凭我教学的多年经验,觉得高考语文复习要多方位入手才能更有效,学生们不仅要选好资料,老师们还要用自己的切身感悟去指导学生,让他们明确的认识到复习是为了梳理和巩固已学过的语文知识,拓宽视野,将知识变为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倪巧娥 《科教文汇》2009,(13):74-74
大学英语教学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呢?似乎大学英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过四级,在二级学院中尤为明显。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语教学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学生上大学后还是以为英语就是通过期末考试或者四级就达到了目的。那么学习外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外语教学又应该以什么为主要目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