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莉莎 《山东教育》2005,(16):12-13
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将全班的座位重新进行了调整,把学习差的学生与学习好的学生合理搭配,目的是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找到我,要求我给她孩子调换座位,调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旁边。我把这次座位调整的目的给她说明了,但她坚持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杨丙涛 《班主任》2011,(10):45-47
一般的家长会多是老一套:家长先听领导讲话,然后班主任介绍班里的工作、成绩和问题;各科老师介绍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验成绩;表扬一些学生,评判一些事实(有的老师也会点出学生的名字),等等。往往是开家长会前,学生战战兢兢;开家长会时,师长"斗志昂扬";而会后,家长多是当晚把学生教育或责备一番,之后就"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很难达到教师期望的家校合力的效果。究竟如何开好家长会呢?  相似文献   

3.
相信很多教师在数学课上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有学生无奈地说"不会";每当说要单元考试时,总有学生会愁眉苦脸地说"能不能下次考";每当要默写公式时,总有学生说"又默写,真是烦死了";每当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总有学生在座位上呼呼大睡。作为教师,我能体会到学生的无奈、痛苦,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教师们还常用"学海无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权力给老师"打招呼"、送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措施,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  相似文献   

5.
一、采取合作与交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每次刚接一个新班级,我总是从调整学生的座位做起,无论班主任是怎么安排的座位,我都将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重新搭配成"一帮一"合作学习小组,以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堂合作学习固然重要,但活动不能只限于课堂,更要延伸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贺州市大桂山脉土瑶族1~9年级学生,就某一学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与同年级汉族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随即测试调查和个人访谈,说明政府开设土瑶民族班这一教育倾斜政策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改善土瑶族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策略有: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土瑶族学生在教学上良好的合作性;将数学史融入民族班课堂教学中;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机构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适合的教育需要适合的课堂作为基础,适合的课堂是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课堂。综观当前中小学课堂,仍然存在师生课堂话语权不平等、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均衡、教学时空资源分配不均匀等诸多不适合现象,教师应树立全纳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消除话语霸权,构建交际课堂;改变座位编排,消除"优先定位";共享优质资源,打造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分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大力倡导的诸多重点学习方法之一。所谓合作学习,即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或团队,每一个小组或团队为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互助的学习模式。一、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缺点1.分组不当,忽视学生个体主动性。在进行合作学习的人员分配过程中,许多教师为图方便,往往采取按座位、按学号划分等方式。这种随机分配的方式虽然便于操作,却也不乏缺点。按照座位划分的结果就是座位相邻的学生被分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众所周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座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了情感教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主要从四个部分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想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能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互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4,(11X):34-35
最近,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里,班主任根据学生成绩好差安排座位。每次重要的考试之后都要调整座位,好学生坐前排,差学生坐后排。后来上网一看,类似的做法不少地方都有。对这样的做法,网上也争论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有违公平;但是也有人认为,比起凭权力、凭关系,打个招呼就能让孩子分到好座位,“按成绩排座位”显然更为公平一你想坐好座位就得好好学习,凭真本事,也免得教师在有权有势的家长或关系户面前为难。而且让成绩好的人坐好座位,还可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让人信服。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堂绩位相关性规律有:总体上看前排学生成绩优于中排,中排优于后排。座位很不固定的学生成绩较差;经常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比较接近;经常不和别人坐在一起的学生成绩不是很差就是很好;靠近走廊且为前排中列的学生成绩一般都很好;座位比较固定的学生成绩一般为中等或中等以上。学生座位和成绩相关性规律符合生态位理论的一般规律,且该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生选座位时的学习动机强度。  相似文献   

12.
走出合作学习分组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座位编排"不等于"形式"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的座位排列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合作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传统"插秧式"的座位排列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局限于同桌和邻桌之间,大范围的合作受到限制,难以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适当改变座位排列方式,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具体情况混合编组,例如教师将桌子摆成L型、矩形、圆桌形、方阵形或其他各种新组合方式,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教师,更可以直接面对学习上的同伴,这一形式虽然不是合作学习的关键但也显得非常重要.这种座位编排的形式有效创设了"无威胁"的课堂气氛,常常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解除学生创造性思维束缚、为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最初尝试的时候,教室里可能会出现课堂纪律上的不适应或"盲区",结果往往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3.
每学期对学生座位进行调整,不少班主任的做法是:让前10名的学生自由挑选座位,然后再编排其他学生的座位;编排原则一般是成绩好的尽量在一起,而且尽量往前靠,成绩差的往往在教室后排拥挤成堆。我以为此种排座的办法给学生的印象是:成绩好了就能享有特权,成绩差了就受歧视。如此一来,成绩好的学生渐渐滋生了一种优越感:我成绩好,就该区别对待;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则意识到:人在分数面前不能"人人平等"--班主任排座位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4.
分组教学是小班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也是与以往大班教学最明显的区别。在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 ,把学生按四人小组采用“围坐式”,划分为 A、B、C三个不同基础的层次 :A层学生基础扎实 ,学习兴趣浓厚 ,爱好广泛 ,学习成绩稳定。我把他们放在座位的一号位置 ,由其担任四人小组组长 ;B层学生智力因素好 ,有一定潜力 ,但学习缺乏刻苦精神 ,学习兴趣有偏差 ,成绩忽上忽下。我把他们放在座位的二号和三号位置 ;C层学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 ,学习上感到吃力 ,成绩不理想。这类学生我把他们放在座位的四号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进入微时代,微学习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模式,而微学习必须依托微课这个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案例重点阐述了高中数学微课有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悟,实现"将理论倒过来讲";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翻转的课堂";有利于掌握好必要的知识,让学生"满十分前进"以及微课为"右脑学习"提供了载体等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受到个体素质、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学习的环境条件和家庭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但我从2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其中前十年的中学教学工作和近几年在中学指导教育实习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与上述诸因素有关,而且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坐的座位有关。即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座位效应。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小学,从考虑学生的视力出发,一般采取半个学期对学生的座位轮换一次的措施,并通常是左一一右对调,或中——边对调的办法,即将最左一行座位上的学生与最右一行座位上的学生对调,或将教室靠边二行座位上的学生分别  相似文献   

17.
本来学生的座位应该是随便坐的,只要不影响学习,学生坐在哪里都是应该的。但当学生人数达到或超过教室容量时,学生座位的前、后便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学生分数十分重要的现在,教师、家长、学生便把座位的前后与学习成绩的高低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把这种紧密联系无限制地扩大。无形之中学生座位的前后便十分敏感地代表着学生成绩的高低,甚至更象征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威信和自尊。某些家长不惜动用金钱或关系到学校活动、找班主任谈心,目的只是能给孩子在班中谋一个好座位。某些学生坐在哪里似乎变得应该,而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应该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课题研究过程,顺其自然地重视"学困生";用真诚的赞美与尊重,重树自信与灵魂,提升人文素质,唤醒"学困生";共享从"学困生"到"白天鹅"的美妙心灵感悟。  相似文献   

19.
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除了通过班队会等集体教育学生外,还应细心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既包括优等生的培育和学困生的工作——"两头";也包括中等生的扶持工作——"中间"。一、做好优等生的培育工作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好、思想好,可以作为其他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学生。班主任既要对他们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又要指出他们不够的地方,并采取有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出发,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分层推进的"三段式"复习方法:动员指导,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好初期的"小教师";锻炼提高,让学科骨干成长为专题复习的"小教师";拔尖选优,让学习精英成为综合复习阶段的"小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