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探索中的新课题.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点有关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价值。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正>一、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1.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某些数学问题或实践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5.
杜振义 《考试周刊》2014,(10):54-5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主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定义,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数学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交互式数学课件借助计算机这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让学生亲自操作(对图像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换、度量和计算)完成数学实验的过程,从此过程中发现数学结论,并进一步运用数学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 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必修课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既是数学二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与闪光点 ,也是复旦附中的教学特色之一 .所谓研究性学习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些内容为专题进行研究 ,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而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 (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 ,其二是教学过程探索化 (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 ,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 ) .基于以上认识 ,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 ,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要求教师按知…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弄清概念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宋国永 《考试周刊》2011,(52):85-8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教师如何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而着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出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新的必修课程摆在了师生面前.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研究性学习日渐深入中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和有关知识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正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