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在教学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八册《诚实的孩子》一文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姑妈和孩子的对话的:  相似文献   

2.
《诚实的孩子》一文讲列宁小时候打碎姑妈家的一只花瓶,先是说了谎,后来主动认错的事,说明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些内容学生似乎很能理解,其实不尽然。有一位教师在讲读完课文后提问:“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小朋友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要象列宁那样,说了谎就写信给姑妈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按常规,  相似文献   

3.
早熟的苹果好卖这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颇有灵性的孩子之一,她的文字,她的照片,她答记者问,她描述的生活……无不透着灵性少年才有的聪敏明慧以及惊人的可爱,还透露着现代社会中孩子们特有的嬉皮,那是因为她写的文字如同油滑一点的人聊天说话,都用一副调侃的嘴脸以及无所畏惧的诚实。她的文字,是大家公认的好,已经出了《打开天窗》、《青春前期》、《正在发育》、《都往我这儿看》4本书,其中《打开天窗》正被影视公司改编成电影。她写的都是儿童生理与心理成长的经历与烦恼,青春期的好奇、怀疑和躁动。大胆,泼辣,敢言人之…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隐秘世界●中国少年报社刘焰孩子责任心是怎样失去的?知心姐姐曾到山东济南接听短期知心电话,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好,我是知心姐姐。""你好,我是一位学生家长。今天,老师给孩子布置一篇作文题,叫《泉城少年形象》,你看应该怎么写?...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三册4课《诚实的孩子》,写的是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教材为小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可以使孩子们受到诚实美德的教育。但是,列宁打碎了花瓶,当时说了谎,是后来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承认的,为什么还说他是诚实的孩子呢?有学生曾经这样提问过。这个问题,应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读课文,一句一句地理解,最后归纳,明确认识。读、想与讲同步进行,使语言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与发展认识能力结合起来。第一段,只一句话,讲在姑妈家,列宁当时八岁,是个孩子。第二段,是写列宁在姑妈家打碎花瓶的事。怎么打碎的?因为玩得“高兴”,“不小心”,列宁碰了桌子,花瓶被打碎。打碎花瓶固  相似文献   

6.
【案例】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课《诚实的孩子》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第③自然段姑妈和孩子的对话的:  相似文献   

7.
听课实录     
学校 :A小学课题 :语文课 ,《诚实的孩子》讲课教师 :B老师教学过程 :师 :这节课继续学习《诚实的孩子》。上节课 ,大家认熟了生字 ,熟读了课文。现在 ,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那个诚实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生 :(高声 )列———宁———师 :为什么说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呢 ?生 :(高声 )列宁打碎了花瓶 ,先不承认 ,后来自己承认了。师 :诚实的孩子好不好 ?生 :(高声 )好———师 :同学们做不做诚实的孩子 ?生 :(高声 )做———师 :不诚实的孩子好不好呢 ?生 :(高声 )不———好———师 :同学们做不做不诚实的孩子呢 ?生 :(高声)不…  相似文献   

8.
在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语文S版第三册中,有一篇题目为《诚实的孩子》的课文,写的是屠格涅夫小时候诚实的故事。一天一位大作家到屠格涅夫家去作客,问屠格涅夫是否喜欢他写的寓言,屠格涅夫很认真地说:“喜欢,但我更喜欢另一位作家的,因为他写的比你写的更好。”听到这句话,屠格涅夫的妈妈很生气,等客人走了之后,她质问小屠格涅夫为什么当着客人的面说这样的话,屠格涅夫反驳道:“我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难道让我说谎吗?”妈妈听了儿子的话,笑了。对于这篇  相似文献   

9.
三年前,《汇报》曾刊登《儿子的研究报告》一,使人备受启发。作是留美人员,写孩子到美国小学读书写作的事。孩子在国内已读到四年级。转到美国小学后,老师要求作的第一篇章《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家长担心孩子写不出来。可是孩子自己很努力,借参考书,网上查资料、选材、组织,最后居然在电脑上打印出二十多页的一本小册子。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追求什么?台湾一位作家曾经写过一篇散文《世界,我交给你一个孩子》,文中这样追问:"学校啊,当我把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个追问,深深地印刻在了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林业中学朝鲜族  相似文献   

11.
雨天能看到日出吗 ?这样一个只有一个惟一答案的问题却在这堂课上引发了这么多的起伏和尴尬。读完全文 ,我在对孙老师的教学艺术深感佩服之余 ,又生出一丝遗憾惋惜之情。对于孩子的诚实 ,我们又怎么能用世俗的眼光来审视呢 ?诚然 ,就如我所说 ,孙老师对于子杰在阴雨天没能完成《日出》一文 ,并没有立即责骂 ,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 ,在孩子诚实的回答后 ,孙老师对他大加赞赏 ,夸他是个好孩子 ,充分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展示了孙老师机智的教学艺术和对孩子深深的爱。爱孩子是教育的一切前提。而面对其他同学说根据以往的印象而写出来的时 ,…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表彰会在首都召开,在获得一等奖的几名同学中,有一个个子不高的“小不点儿”,登上主席台,站在大同学中间,就显得更小啦。一打听,才知道,他就是来自哈尔滨市呼兰县东方红小学的马山川,才8岁,是获得一等奖年龄最小的同学,也是东北三省惟一获得一等奖的孩子!马山川年龄虽然小,可处处表现得很懂事儿。“新世纪,我能行”活动开始以后,他不仅认真地看了《新语文读本》、《中华传统美德》、《“十五”大进课堂》这些书籍,而且还看了《古诗合集》、《幽默故事》等。他看完一段,就写一段笔记,还把…  相似文献   

13.
理解课文内容训练逻辑思维《灰雀》一课教学尝试□湖南一师二附小汪春秀《灰雀》是一篇充满了童趣又颇耐人寻味的文章,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言行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鸟又放回树林的故事。列宁爱鸟,但更爱诚实的孩子。文章的主题含而不露,需要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仔...  相似文献   

14.
《诚实的孩子》教案安庆市人民路小学张铮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用“互相”、“注意”口头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孩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重...  相似文献   

15.
1.用几个词编一个简单完整的故事。如学了《诚实的孩子》后要求学生用“诚实、承认、表扬、愉快”等词编一个简单的故事。2.看图作文。选择单幅或多幅图,在老师启发下,让学生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然后练习作文。如选用学前班教材中《战胜大灰狼》的多幅图让学生练习作文。学生看得仔细,说得明白,写得生动。3.表演一个内容不复杂的文娱节目,要学生看后把故事内容写出来。如我请学前班师生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中彩那天》是一篇外国小故事,写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中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还给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富含哲理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理解水平相对低下,且故事长,内容多,未必能轻而易举读懂。尤其是文中雄日手中的空花盆,是一个与文本内涵紧紧相连的焦点,它隐含了雄日对人生的选择:宁可放弃做继承人,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份诚实是多么沉甸甸呀!  相似文献   

18.
在给幼儿写评语时,用《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来对照幼儿各方面的表现,写出这位幼儿做到了些什么,没有做到些什么等等,这是需要的。但我认为这种写评语的方法面面俱到,容易一般化,不易反映幼儿的个性。写评语要抓住能反映幼儿个性和主要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意在以小见大,突出某一点,而且富有启发性。比如有这样的一段评语,它描述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后取得了进步的事情:“冰冰,这学期你做了《龟兔赛跑》中的小兔子,是不是?希望你以后向《咪咪》中的咪咪学习,坚持天天锻炼身体,知道吗?”冰冰的家长看到这里自然要间孩子《龟兔赛跑》中的小兔子是什么样的,《咪咪》中的咪咪又是什么样的,孩子会把老师讲给他的故事讲给大人听。一方面家长知道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幼jL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显得很丰满,充满了亲切感,幼儿容易接受。还有这样的一段评语,它描述的是一个天资不足,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认真做好清洁工作的事情。象这样类型的孩子评语一般不易写好,因为他各方面的表现不太突出,老师用扬长避短的方法这样写道: “老师夸我好,进步真不小。不是值日生,照样把地扫。”当这个孩子的父母把评语读给他听的时候,他竟羞红着脸笑了,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水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学生写片段的凭借是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读课文中的段来认识构段规律,掌握构段方法,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一、分析目段范例,认识构段规律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从写段的目的出发,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段落,逐渐将构段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构段的规律。构段的形式多种多样,中年级课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总分关系,如《课间十分钟》第四自然段;(2)因果关系,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H段;(3)并列关系,如《富饶…  相似文献   

20.
翠鸟,还是不捉的好刘宗武《翠鸟》是一篇很美的课文,如果它的最后一段不写“真想捉”翠鸟的话,就更完美了。《翠鸟》分三部分。课后习题提示,本文是写“我们”“喜爱”翠鸟的。前两部分分别写了翠鸟的美丽和敏捷,“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第三部分即最后一段却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